<h3> 为了更好的依托统编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兰州新区第一小学尝试基于统编教材的"全阅读"教学理念实验工作,为进一步推动实验工作,2018年12月13日,学校特邀请儿童阅读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特级教师吴福雷主任来校开展“用阅读改变世界”全阅读教学理念培训,兰州新区第一小学和兰州新区第五小学语文组全体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h3> 专家简介 <h3> 吴福雷老师,儿童阅读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中小学特级教师工作室首席负责人,安徽省小学语文教研员,全国小语会理事,COSE中华传统文化导师。课堂教学曾获国家级和省级一等奖,赴省内外做学术讲座和公开教学100余场,三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得省级一等奖。</h3> <h3> 吴老师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为什么要阅读”、“儿童阅读中的问题”、“为什么是全阅读”、以及“如何做好全阅读”四个问题展开,引导教师重新认识统编教材和如何应用“全阅读”读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从小就有民族的根基,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和持续阅读,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拥有民族根基、国际视野的大写的人。</h3> 话题一:为什么要阅读? <h3> 吴福雷老师用培根、曹文轩的名言及一组读书数据,告诉我们阅读是人生的一门功课,对每个人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持续的阅读了,每天都是草长莺飞、繁花似锦。</h3> 话题二:儿童阅读中的问题? <h3> 针对当下儿童阅读普遍存在无阅读时间、无阅读推荐、无阅读指导、无阅读评价、无阅读分享等问题,吴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图,建议未来的儿童阅读应该是“全阅读”,要使用好读本持续推进儿童阅读,达成"立德树人",夯实小学生语文基础的目标。</h3> 话题三:为什么是全阅读? <h3> “全阅读”是统编教材的延伸、补充和拓展。“全阅读”力求基于统编教材构建“1+X”的儿童阅读课程体系,使之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核心动力。这里,“1”指的是统编材,“X”指的是“全阅读”中的单篇、群文、整本书和项目阅读。“全阅读”在理念上于统编教材高度一致,但同时也自成体系。 </h3> <h3></h3><h3> (1)有阅读时间,提供了教学计划安排表,统编教材与全阅读教学的对照表,方便家长指导孩子阅读,孩子也可借此自主阅读。</h3><h3> (2)有阅读推荐,给我们解决了读什么的问题。</h3><h3> (3)有阅读指导,专业解决了怎么读的问题。</h3><h3> (4)有阅读评价,解决评价的问题。</h3><h3> (5)有阅读分享,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一环。</h3><h3> </h3> 话题四:如何用好全阅读? <h3> 就如何做好“全阅读”,吴福雷老师从它的定位、内容与特色,指出“全阅读”是一套面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读本。这套读本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中萃选出适合儿童阅读的精华文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分级分类整体呈现。</h3> <h3> 吴老师强调阅读内容要实现多领域、多样化。为解决孩子们在阅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将“全阅读”划分成了四个板块,即单篇、群文、整本书和项目阅读四个板块。这些板块之间内容契合统编教材,能更好地实现课内外知识的互动,将读书与生活紧密相连,最终达到知行合一。</h3> <h3> 单篇阅读,以读懂一篇文章为目标,以经典短文(每册8篇)为例,帮助小学生“一篇一得”,循序渐进地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h3><h3> 群文阅读,精选贴近小学生的48位作家的作品,每册推出四位。每次帮助小学生集中阅读一位作家的几篇诗文,达到初识作家、学读群文的目的。</h3><h3> 整本书阅读,从读图画书到读儿童文学作品再到读经典。在每一册里,帮助小学生读4本书,一共指导读48本书。读了这些书,不仅能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积累丰富,而且能使小读者迷上阅读。</h3><h3> 项目阅读,是探究性的宽阅读。每册安排两项,全套共24个项目。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纲,指导小学生在阅读和实践中,亲近传统节日、季节时令、名山大川、创造发明、国粹国宝、民俗文化,在研究中阅读,在阅读中研究,不断增强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培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h3> <h3><br></h3><h3> “全阅读”设定了基本的教学计划,将学习的内容划定到每个月每一周。课时的安排,也是基于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h3><h3> 整本书和项目阅读的过程在课外进行,阅读的指导与分享在课上进行。单篇和全文的阅读过程与指导在课上进行。</h3><h3> 单篇的立足点在于一篇一得,更多地在“点”上开掘,为后续的阅读提供方法上的支撑。群文的立足点在于横向整体阅读,更多地在“面”上铺展,从而在联系与比较中,习得某个策略,了解某位作家及作品的特点。整本书则在“线”上拉伸,学习并强化相应的阅读策略,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项目阅读则在“体”上建构,让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素养,解决问题,传承文化。</h3> <h3> 如何用好“全阅读”,给了我们以下教学建议:</h3><h3> 1.了解编写体系。单篇阅读体现“一课一得,得得相连”的编写理念。“一课一得”,指每一单元的单篇阅读聚焦某一具体语文能力;“得得相连”,指单元与单元,年级与年级之间的语文能力之间互相关联,先后呼应,从而构建起内在的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序列。</h3><h3> 2.理解助读内容。“阅读文本”选用的是适合本年段儿童阅读需求,与本单元聚焦的儿童阅读能力密切关联的经典文章;“导读”位于文本前,目的在于提示儿童读什么,怎么读,以帮助儿童做好阅读准备;“可以这样学”,以“泡泡”的方式呈现,在文本的关键处设置必要的“打断”,引导儿童边读边思考,可以做读书笔记,也可以找家长、同学或者老师讨论,以提升儿童阅读的质量;“老师这样说”,位于文本后,以教师的角色针对“泡泡”所做的阅读提示进行问题的解答和说明,便于儿童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新的阅读启发。</h3><h3> 3.发现内部关联。教师在引导儿童进行单篇阅读时,先要善于发现本次单篇阅读内隐的阅读能力,在构建“泡泡”内的阅读提示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关联,从而起到引导的作用。</h3> <h3> 为了让儿童阅读扎实、有效的开展,儿童阅读课程中心将利用线上线下结合和培训种子教师等多种途径,在全国各地建立基地校,推出儿童阅读推广人。通过线上开讲座、微课、展示、交流、评价和激励等手段。为培育书香少年,书香家庭,书香学校,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吴老师号召更多的老师加入儿童阅读推广的行列,发扬实干精神,让每个小学生爱上阅读,给每个孩子一个难忘,幸福的童年。</h3> 现场答疑 <h3> 聆听完吴福雷老师对“全阅读”的细致解读,吴老师和培训老师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就老师们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及实施过程中的疑惑,进行了耐心解答。</h3> <h3> 通过本次讲座,老师们明确了在使用“全阅读”读本推进儿童阅读时不必拘泥于读本,可以根据实际教学进度与统编教材配套灵活使用,夯实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今后,兰州新区第一小学会加大实验工作,通过语文教学和持续阅读,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固爱国之本,铸中华之魂,夯实小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练就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让小学生成为读书的种子,用阅读滋养生命,充实人生,改变世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