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12月10日16时03分,武汉市青山区宝钢宝钢股份武钢有限公司一热轧厂内发生火灾。现场为大跨度钢结构厂房一层楼内电池组起火,引燃电缆架桥内电缆并蔓延至二层配电室及地下一层竖井管道,厂房内部结构复杂且有大量电缆燃烧产生的高温有毒浓烟,火灾扑救难度大、事态非常严重。接到警情后,支队长郑西、副支队长陈劲松、参谋长王仕宝、后勤处长方文连等领导相继赶赴现场,支队指挥中心迅速调集11个执勤中队、1个战勤保障大队、1个宝钢企业专职队,共40台消防车、200余名官兵到场处置,支、大队全勤指挥部、指挥中心、战训科、信通科、装备科、宣传科遂行出动,并调派云豹救援队协助处理。同时根据现场情况,指挥中心立即向市局、市政府应急办报告了警情。<br> 12月10日16时38分,青山大、中队及八吉府中队相继到场,青山中队铺着一条干线出一门水炮从厂房正面对厂房内部浓烟进行稀释,协助宝钢专职队出一门水炮对火场内部进行降温。八吉府中队做好供水准备工作。大队指挥长组织两个中队侦查人员协同宝钢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对起火厂房结构、设计等进行全面侦查了解。<br> 17时21分,特勤一中队增援力量到场,利用有毒气体探测仪,监测火场内部有毒气体;组织攻坚组深入火场内部侦查火情,并将侦查情况反馈现场指挥部及指挥中心;在厂房正面铺设好进攻干线,随时做好进攻准备。<br> 18时06分,支队长郑西、副支队长陈劲松、参谋长王仕宝、后勤处长方文连相继到场,并成立火场总指挥部。在郑西支队长的带领下,总指挥部人员先后深入火场最前沿,实地查看火势发展趋势、管道区域、水炮阵地设置部位等。在对火场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下,火场总指挥部迅速召集到场所有力量进行再部署、再分工、再要求。一是明确了"排烟降毒、冷却降温、分割围歼、堵截断料、内攻灭火"的技战术措施;二是特勤一中队攻坚组对地下一层进行内攻,寻找火点并进行堵截蔓延;三是岔马路中队负责消灭厂房一楼南侧明火并防止蔓延;四是青山中队从厂房一楼北侧进入二楼进行内攻灭火;五是八吉府中队从厂房北面进入地下一层进行堵截火势蔓延。六是指挥中心协助信通科在厂房内部架设4G图传观察点,时刻注意厂房结构墙体变化,并适时汇报;七是战训科负责火场供水、装备科负责所需装备调集、战保现场供气及后勤保障;八是武丰、徐东、华侨城等中队做好梯次轮换准备;九是信通科协同云豹救援队通过无人侦察机,时刻监控火势发展情况。同时,结合现场情况,总指挥部对整个灭火战斗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明晰职责分工。厂方人员,主要负责断电、断料、断(熄)火;消防部门主要负责冷却、降温、灭火;二是遵循处置原则。按照指挥部确定战术原则进行灭火战斗,要求参战力量互通信息、互为支撑、通力合作;三是强化安全措施。加强个人防护,设置安全观察点,实施动态监测,防止建筑倒塌、高温灼伤、中毒等意外。四是增调人员物资。事故单位增调专业技术人员到场协助处理,支队增调泡沫车、照明灯等装备器材。<br> 20时38分,特勤中队攻坚组人员内攻进入地下一层,并找到火点,由于内部温度太高,攻坚组采取先控制、后消灭措施,对地下一层内部进行排烟降温;同时其他区域战斗小组已全部将火势控制。按照火场总指挥部要求,各战斗小组继续保持对火场降温冷却。<br> 22时许,武汉市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李义龙,副市长徐红兰,市公安局副局长夏俊等领导相继到场,听取了现场指挥部的作战情况汇报,对参战官兵高效合理的战术行动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给予高度肯定;同时,向宝钢股份武钢有限公司转达了市委、市政府的指示:按照"安全生产高于一切"的要求,全力以赴做好火灾扑救工作,确保火灾能够迅速控制。<br> 11日00时12分,青山中队内攻小组深入厂房二楼配电室,打通内攻通道;特勤一中队、八吉府中队分别在地下一层南北两端通过切断电缆方式,成功堵截火势蔓延,为最后总攻灭火创造有利条件。<br> 11日3时许,厂房内部温度和浓烟明显降低,火势明显减弱,各战斗小组集中力量一举将明火扑灭。为防止复燃,现场总指挥部在地下一层、一层、二层分被设置三个水枪阵地进行持续冷却。11日10时许,现场全部处置完毕。各参战力量清点人数、收整器材,陆续归队恢复执勤战备。<br> 在现场总指挥部正确的指挥下,全体指战员坚决贯彻执行总指挥部命令要求,发扬长时间作战的战斗作风,赴汤蹈火、不怕牺牲,冒雨奋战18小时,成功处置灾情,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事故损失,确保火灾现场零伤亡。</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