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雾化是好还是不好呢?</h3> <h3>国内多个专家共识指出,雾化吸入疗法因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确实具有起效迅速、疗效佳、不良反应小、无创伤、无痛苦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被国内外广泛应用。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毛细血管炎、哮喘、肺炎等的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h3> <h3>2:雾化是面罩好还是嘴含的好?</h3> <h3>使用雾化吸入器时,有 3 种连接装置:咬嘴(口含嘴)、面罩及头罩。</h3><h3>其中面罩的密闭性最好,咬嘴作为首选,头罩适合于婴幼儿。</h3> <h3>3:雾化吸入时用鼻吸还是用嘴吸?</h3> <h3>对于能够配合的孩子,首选咬嘴式雾化器,让孩子双唇含住口含器、缓慢吸气,深吸气后屏气 2~3 秒,缓慢呼气,尽可能通过鼻腔呼出。</h3><h3>如果使用的是面罩式,先要确保面罩的密封性,尽可能地让孩子经口吸入药物。如果孩子不能配合,也只能顺其自然。</h3><h3>备注:雾化吸入的药物在经过鼻腔时,直径较大的颗粒容易在鼻腔形成的湍流内粘附在鼻腔内壁,为了避免药液浪费,气雾吸入经口腔吸入比鼻腔吸入恰当。</h3> <h3>4:宝宝睡着时可以做雾化吸入吗?</h3> <h3>可以。雾化吸入治疗要在患儿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深呼吸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h3> <h3>哭闹时是快速吸气,药物的雾状颗粒更多停留在了口咽部分,只有少部分能够进入到下呼吸道和肺泡,所以,哭闹会降低雾化治疗的效果。尽量保证孩子是在平稳呼吸的情况下做雾化。</h3><h3>需要注意的是:雾化吸入过程中应将患儿安置为坐位或半坐位,切忌置于仰卧位。若将患儿置于仰卧位易出现缺氧症状,如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h3><h3>如患儿在入睡时进行雾化吸入而必须采取仰卧位时,应将床头抬高 30°后方可进行,或将宝宝抱在怀中使其处于半坐位,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有无咳嗽等反应。</h3> <h3>5:只用生理盐水做雾化有用吗?</h3> <h3>不建议单用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吸入。只有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时,加入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一般不单独使用生理盐水。</h3><h3>如果幼儿轻微咳嗽,可以保持室内环境湿润,多喝水(6 个月以下多喂母乳),尝试浴室蒸汽,1 岁以上也可以吃点蜂蜜止</h3> <h3>7: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有哪些?</h3> <h3>1. 控制症状发作的吸入药物:支气管舒张剂是哮喘病人预防或缓解症状的必需用药。β2受体激动剂和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是临床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代表药物有特布他林和沙丁胺醇。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常用的是异丙托溴铵。</h3><h3>2. 控制炎症的吸入药物: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是目前最强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是哮喘长期治疗和慢性气道炎症常用的首选药物。临床上常用布地奈德和(BUD)丙酸倍氯米松(BDP)的雾化剂型。</h3><h3>布地奈德起效迅速,10 min~30 min 即可发挥气道抗炎作用。如果与支气管舒张剂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更佳。就儿童来说主要使用的是布地奈德。</h3><h3>3. 清除气道分泌物的吸入药物:呼吸系统疾病气道分泌物增加,为改善分泌物使其更易清除,可使用雾化吸入祛痰药。</h3><h3>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是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化学名为 N-乙酰半胱氨酸),不仅有祛痰作用,还可以增加肺泡表面活性剂的分泌,破坏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还有抗氧化抗炎作用,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COPD 急性加重期(AECOPD)及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的治疗中,并且疗效肯定。</h3> <h3>8:如何选择雾化吸入器?</h3> <h3>临床常用的小容量雾化器主要分为 3 种:喷射雾化器(又称射流雾化器或者压缩气体雾化器)、超声雾化器、振动筛孔雾化器。</h3><h3>使用时根据病人本身的基础疾病状态、药物性质、吸气流速、气道阻塞程度、病人的认知和配合能力来选择雾化器。</h3><h3>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或炎症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效最好,压缩雾化吸入效果次之,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一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