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从“一大”到“二十大”

邱晓平

中共一大 <h3>  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鉴于当时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决定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h3> 中共二大 <h3>  于1922 年 7 月 16 日至 23 日,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 625 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有一名代表姓名不详),代表全国195名党员。这些代表是:中央局委员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上海的杨明斋,北京的罗章龙,山东的王尽美,湖北的许白昊,湖南的蔡和森,广州的谭平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代表李震瀛,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代表施存统。</h3> 中共三大 <h3>  于1923 年 6 月 12 日至 20 日,在广州东山恤孤院 31 号(现恤孤院路 3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出席大会。党的“三大”所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但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h3> 中共四大 <h3>  于1925 年 1 月 11 日至 22 日,在上海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陈潭秋、张太雷、周恩来、彭述之、李立三、罗章龙等20人(其中有表决权者14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h3> 中共五大 <h3>  于1927 年 4 月 27 日至 5 月 9 日,在武汉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李维汉、毛泽东、张国焘、李立三等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也出席了大会。</h3> 中共六大 <h3>  于1928 年 6 月 18 日至 7 月 11 日,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出席大会共有142人,会议选举了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由委员23人、候补委员13人组成。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项英、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委。</h3> 中共七大 <h3>  于1945 年 4 月 23 日至 6 月 11 日,在延安召开。这次大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会,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此次会议出席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七大”工作方针》的讲话,指出“七大”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h3> 中共八大 <h3>  于1956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 候补代表107人。59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 </h3> 中共九大 <h3>  于1969 年 4 月 1 日至 24 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代表1512人,代表全国2200万名党员。毛泽东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h3> 中共十大 <h3>  于1973 年 8 月 24 日至 28 日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1249人。周恩来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和经修改的党章,选举了由195名委员和12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为副主席。 </h3> 中共十一大 <h3>  于1977 年 8 月 12 日至 18 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到会的代表有1510名,代表着全国3500多万党员。本次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了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其中中央委员201人,候补委员132人。 </h3> 中共十二大 <h3>  于1982 年 9 月 1 日至 11 日在北京召开。出席正式代表1545人,候补代表149人。代表全国3965万多名党员。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上致开幕词。胡耀邦代表党中央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叶剑英、陈云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大会通过决议,批准胡耀邦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及《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李先念致闭幕词。《报告》明确规定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制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提出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高度精神文明,制定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方针,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h3> 中共十三大 <h3>  于1987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1 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出席大会开幕式的共1953人),代表着全国4600多万名党员。赵紫阳向大会作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工作报告。</h3> 中共十四大 <h3>  于1992 年 10 月 12 日至 18 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989人(出席开幕式1965人),特邀(1927年以前入党,并在党内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代表46人(出席开幕式35人),代表全国5100万党员。李鹏同志主持大会开幕式。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h3> 中共十五大 <h3>  于1997 年 9 月 12 日至 18 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应到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出席开幕式的代表和特邀代表2074人),代表了全党5800多万党员。李鹏同志主持了大会开幕式。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h3> 中共十六大 <h3>  于2002 年 11 月 8 日至 14 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应到正式代表2114名、特邀代表40名(共2154名)(出席开幕式的代表和特邀代表共2134人),代表了全党6600多万党员。李鹏同志主持了大会开幕式。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h3> 中共十七大 <p>  于2007 年 10 月 15 至 21 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胡锦涛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p> 中共十八大 <p>  于2012 年 11 月 8 日至 14 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八大代表名额共2270名,由全国40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大会选举了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层,包括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在之后召开的中央委员会上选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中共中央军委等。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p> 中共十九大 <p>  于2017 年 10 月 18 日至 24 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此次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p> 中共二十大 <p class="ql-block"> 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