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海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h3><h3>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 ,1949年1月10日结束,淮海战役消灭及改编国民党军队55.5万人,解放军共伤亡13.4万人。</h3><h3> 这次战役解放军参战部队60万人 国民党军队先后出动80万人,历时65天。战役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 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是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下。</h3><h3>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最多,政治影响最大 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h3><h3> </h3><h3>为了纪念这场伟大的战争,来自全国各地 的华野中野当年参战将士的后代,齐聚徐州,集合在淮海烈士纪念塔下缅怀先烈,纪念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h3> <h3>巍峨雄伟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h3> <h3>淮海战役烈士英名录</h3> <h3>陈毅元帅为英烈题字</h3> <h3>仰视</h3> <h3>华野九纵26师78团营职参谋,革命烈士李斌良的后代李显玉。</h3><h3>李老哥是专程从山东荣成俚岛来徐州寻找并祭典70年前牺牲在淮海战场的父亲。李老哥说:刚解放接到阵亡通知书时,家人就寻找烈士墓地 ,准备将遗骨迁回老家安葬。寻到烈士牺牲地大院上 ,面对的是一座座没有墓碑莹坟,据当地老百姓说战争刚结束时 ,每一座墓前都插着木牌,时间久了木牌丢失烂掉,就形成了一座座无名烈士墓。</h3><h3>70年来家人也通过多重渠道打听烈士的情况并寻找烈士墓地,都无果,这也成了这个家族70年的心愿。</h3><h3>这次是远在武汉的堂弟李强和儿子李锋专成陪同参加纪念活动,抱着希望和家人又一次来到碾庄圩,来寻找父亲的墓地。</h3><h3><br></h3><h3><br></h3> <h3>革命烈士李斌良的阵亡通知书</h3> <h3>革命烈士李斌良的英名镌刻在英烈墙上</h3> <h3>革命烈士证明书</h3> <h3>鞠维芝——李斌良烈士妻子于1960年捐献烈士遗物的证明书。</h3><h3><br></h3><h3><br></h3><h3>向革命的老妈妈致敬!</h3> <h3>李斌良烈士遗物</h3> <h3>李斌良烈士遗物</h3> <h3>李斌良烈士遗物</h3> <h3>渡江纪念章是与烈士阵亡通知书及遗物一并收到的</h3> <h3> 父亲牺牲时李老哥年仅7岁,他说:听妈妈说过爸爸牺牲前已经有三年没回过家,还听妈妈说爸爸参过昆嵛山游击队,是第五区队副队长,还参加过童子军。</h3><h3> 在李老哥童年那孤寂心里,爸爸就是那一纸阵亡通知书,爸爸就是那幅素描头像,是妈妈的合着眼泪的回忆……。</h3><h3> </h3> <h3>在碾庄圩烈士陵园</h3> <h3> 从左到右:李老哥,李锋(革命烈士李斌良的孙子)李强(革命烈士李斌良的侄子)华野后代,烟台日报社记者曙笑华 大姐。</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大家向海阳籍26师78团1营2连卫生员革命烈士纪奎芝鞠躬</h3><h3>李老哥说这是离父亲最近的战友</h3><h3> 九纵后代赵新华摄</h3> <h3>寻找烈士的队伍(从左到右为:李老哥,常州摄影家协会主席陈亮,李老哥的堂弟李强,9纵后代摄影家华哥——赵新华)</h3> <h3>爸爸您到底在哪啊?您的儿子孙子来看您了!</h3> <h3>看到李老哥失望的背影,让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非常的扎心。每每找过一排我们都不忍心说出来,只能和大哥默默地摇摇头表示寻找无果。</h3> <h3>根据线索分析,只能无奈的确定,父亲的遗骨是由大院上迁入在此664名的无名烈士墓。面对父亲与战友的合葬墓 ,这位战争孤儿,压抑了70年没有父亲的悲痛 ,百感交集,放声恸哭。</h3> <h3>鲜花献给无名烈士</h3> <h3>鲜花面向大院上</h3> <h3>把酒向晴天,洒泪祭英魂!</h3> <h3>取一捧烈士墓前长青树下的土,心里轻轻的道一声:爸爸我们回家吧!</h3> <h3>70年的思念,心里千遍万遍的喊着——爸爸……爸爸,可此时此刻手捂着胸口颤抖的声音告诉在场的我们:“我一直在心里喊着,嘴上说不出来”70多年的思念化作泪水,只能面对这无名烈士墓从心底呼唤着爸爸的英灵</h3><h3>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 <h3>来至济南魏凤鸣大哥的爸爸,革命烈士魏永祥的烈士证明书</h3><h3>革命烈士魏永祥——山东招远人。</h3> <h3>魏凤鸣大哥和他的儿子魏天迪</h3><h3> —— 九纵后代赵新华摄——</h3> <h3>父子祭拜烈士英灵</h3> <h3>魏天迪跪拜爷爷的英灵</h3> <h3>魏大哥说:爸爸只是在自己三个月时见过一面,,爸爸牺牲后,当村干部的爷爷怕他和妈妈悲伤难过,一直瞒着他们母子,家里一直挂着光荣军属的牌子。自己也是在期盼着爸爸回家,也在期盼中慢慢长大 ,有时候也想这么多年爸爸为什麽不回家?哪怕是忘记和抛弃我和妈妈,哪怕是在海峡对岸,只要爸爸活着怎么都行,就是不要爸爸牺牲。直到上高中时才知道爸爸早在淮海战役就牺牲了,自己一直期盼的爸爸已经永远的离开了他和妈妈,从那时起家里的光荣军属牌换成了光荣烈属。</h3><h3><br></h3> <h3>魏大哥说 :可以告慰爸爸的在天之灵的是,自己是山东大学的生物系教授,山东省科学院研究员,儿子魏天迪子承父业,是德国慕尼黑大学留学博士,专攻生命科学,现在是山东大学副教授 ,女儿现在法国读研究生。现在过着幸福的晚年。</h3> <h3>两位战争孤儿相逢在淮海战役纪念活动中,</h3><h3>这又是一个感人的过程:相互询问,“你也是烈士子弟”,“你的父亲也是在淮海战役牺牲的” “也是葬在碾庄圩”两位老哥双手紧紧握在一起,老泪纵横,相互安慰。</h3> <h3>专注</h3><h3> ——九纵后代赵新华摄</h3> <h3>左:李强,中间:李显玉,右:李锋</h3> <h3>九纵后代</h3> <h3>红色传承第三代——李锋</h3> <h3>红色传承第三代——魏天迪</h3><h3> —— 九纵后代赵新华摄</h3> <h3>红色传承第四代——点点</h3> <h3>红色传承第四代——徐子骞</h3> <h3>淮海战役纪念活动结束10几天了,心里一直难以平复,无数牺牲的先烈为了我们的今天,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挡住了黑暗,而他们确永远留在黑暗里,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 ,千千万万个英灵留下一个共同的番号及姓名——无名烈士,英灵永远留在他乡。还有我们从战争走出来的父辈,所经历了多少苦难,有多少母亲盼儿哭瞎了双眼,有多少烈士父亲像魏大哥的爷爷一样深明大义,有多少烈士的妻子含辛茹苦的抚养烈士遗孤,还有像李老哥和魏老哥这样因为战争失去父爱的战争孤儿。他们的悲痛,心酸,困苦是用图片和文字永远也表达不出来的。</h3><h3>纪念这场战争,也是重新拾起这些年所丢掉的,需要我们一代代去传承的一种精神和信仰,就是不让这人间的悲剧重现。</h3><h3>愿天下永远没有战争,愿人们珍惜和平。</h3><h3>愿英灵永驻,家人安康!</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衷心的感谢烈士家人李显玉,魏凤鸣两位老哥提供的烈士资料 感谢烈士后人李强,李峰以及华野九纵后代华哥,董岩,夏兵,秀丽,所提供的照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