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提起石龙坝,脑海里就会浮现两段难忘的记忆,一是中学时期学校组织的春游,那时知道了在家附近还有个中国第一水电站,八十年代的昆钢中学生几乎都来此参观过,现在叫进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在2003年元旦期间,小伙伴们每家带着小孩来石龙坝玩耍,在大片的油菜花地里撬野生荠菜、包饺子…… 心生暖意,决定从海口林场回来时去旧地重游一番。</h3><h3> 可惜,现在提起石龙坝,大多数年轻人只知青鱼湾水上乐园,不知还有个中国第一水电站。</h3> <h3> 这次去海口林场回来,专程走老公路来石龙坝看看。看着青鱼湾大大的指示路标,很自然就开到游乐园旁,调头出来再往前开了一小段路,路边很小路线牌子,顺着指示左转向前驶去,道路两旁早已没有当年的田间地头了,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h3> <h3> 车子经过大门时,需在门卫处登记一下人员的信息,接着可一直驶入停车场,路上经过时左边草地上有个雕塑群,右边围墙上是石碑。</h3> <h3><font color="#b04fbb">新建的厂区大门,当年似乎没有哦!</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 再现当年中国投资者、当地群众和德国两位工程技术人员(水电工程师毛士地亚和机电工程师麦德华)在石龙坝进行实地勘测、选址的场景。</font></h3> <h3> 停车场旁有个小园子,就先进去逛逛,看了小门旁的介绍,得知此园的由来和历史。抗战期间,1939年~1941年日军先后四次轰炸石龙坝电站,仍未能破坏供电,其中一枚炸弹落在此处并未爆炸,将此地砸了个大坑,取出炸弹后便进行改造,建成个供职工休憩的小园林,同时纪念此历史事件。</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飞来池</font></h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电站虽小历史悠久开中国水电之始</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水塘不大成因奇特记东瀛入侵之证</font></h3> <h3> 出了园子顺坡前行,在路的尽头就见正前方一块大石头立在翠竹和铁树间,上刻有中国能源局署名“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的字样。</h3><h3> 右前方远见有一中式建筑,一对石狮子立于房前两旁,柏树苍苍掩映了部分建筑。走进一看原来中式建筑就是石龙坝水电站博物馆了(此处原是1910年建造的老办公楼),不巧休息日闭馆不能进去参观,有点小遗憾。</h3> <h3> 原路返回后继续前行,左边设置了一个红色教育基地。</h3> <h3> 继续前行右边是一小广场,供参观者休息,角落里有块徐霞客游历石龙坝的路线牌。</h3><h3> 二十六日鸡再鸣,饭而出店,即北向循西山行。……此山名为九子山,实海口下流当关之键,平定哨在其南,大营庄在其东,石龙坝在其北。山不甚高大,圆阜特立,正当水口,故自为雄耳。</h3><h3> ——《滇游日记之四》</h3> <h3><font color="#b04fbb"> 徐霞客前往石龙坝在游记中写道:螳川之水,自九子母山之东破峡北出,转而西,绕山北而坠峡,峡中石又横岨而层阂之,水横冲直捣,或跨石之顶,或窜石之胁,涌过一层,复腾跃一层,半里之间,连坠五六级,此石龙坝也。生动形象的描述,使螳螂川如石龙奔腾,跃然纸上。</font></h3> <h3> 接着路过战时防空洞、分水闸道等来到了“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纪念碑前,记得十几年前小伙伴们也在此照相留影,这次也不能例外,来个“到此一游”臭美一下啦!应该每个来此的人都会留影吧。</h3><h3> 纪念碑前方就是水电站车间了,灰白色条石砌筑的厂房佩着拱形的大红色的木门、木窗,样式简洁大方,很有特色和年代感,正面门窗之间有两块牌子,介绍了石龙坝水电站成立的简介,侧面大门上方仍然留有“耀龙电厂”字样的石牌。同样休息日谢绝参观,再次遗憾!</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皓月之光</font></h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机本天然生运动</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器凭水以见精奇</font></h3> <h3> 石龙坝水电站座落于安宁的螳螂川旁,螳螂川作为滇池唯一泄水通道,上游滚龙坝至石龙坝一段坡陡流急,集中落差30米,以滇池为天然调节水库,利用15米落差兴建引水式水电站。</h3><h3> 石龙坝水电站于1910年7月开工,1912年5月一机房建设完成,由中国人集资主持兴建,引进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2台240千瓦发电机,两名德国工程技术人员协助建设,是中国最早进行全球招标的股份制企业之一,名气远播海内外。</h3><h3> 水电站建成初期,发电量小、供电量有限,输送到昆明的点量只供市内一些商号、机关和阔人家庭照明;抗战期间电站担负云南军工生产、防空报警和飞虎队机场信号灯等供电任务;目前仍肩负调节滇池水位、防洪抗旱和灌溉农田的使命。</h3><h3> 石龙坝水电站现有四个发电机组车间,一车间的德国发电机组已有百年历史,虽是最高龄但至今安全运行着。</h3><h3> 石龙坝水电站经历护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弹指一挥间,徐霞客已远去,螳螂川的激流仍在这里奔流着,见证中国水电百年发展的历史,不愧“百年沧桑、历史丰碑”的称号。</h3><h3> 石龙坝水电站现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省红色教育基地、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工业遗产,是集“发电、文物、教学、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电站。目前存在认识度低、游客量不多的境况,水电站仍需提速升级,改变服务方式和提高服务质量,争取更多的人来参观学习。</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