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村水库赏秋

老扎西

<h3>  昆明的秋天来得晚,立冬后到十一月中下旬才有点秋天的味道。昆明赏秋就两个地方有名,一为省植物园的那个枫叶大道; 另一处就是近年名声鹊起的三家村水庫。</h3> <h3>  三家村水库在马街后山的棋盘山麓,本是一仅有四五百亩水域的小水庫,因库边有一古村名三家村,故曰三家村水库,名气尚不如昭宗水庫。水庫虽不出名但三家村却是三百多年前就入了大旅行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的。当年徐霞客就是沿着马街宝珠寺一路翻山經过三家村去了棋盘寺的。</h3> <h3>  三家村水库七、八年前沿庫边浅滩坡地裁下些水彬,如今水彬长成,风华正茂,立冬过后经霜的彬林开始变红,碧水兰天红彬立于其中刹是好看。</h3> <h3> 当初种林人沿庫边滩地、坡坎随意种下的水彬如今水中、岸上高低错落,或排列有致,或点线有别,或分或拢,或聚或散皆成妙趣,那色彩也是或浓烈似火,或輕淡如纱,完全一幅幅斑烂的秋光油画图,一时间惹得昆明摄影、登山、徒步、骑行人近年立冬过后的周末都往那里去赏秋。</h3> <h3>  水彬的红艳也就是二三十天,随着风吹叶落就失去覌赏性了,因此,一旦错过,就得等来年了。</h3> <h3>  我也是前年才知有三家村赏秋一说,去年天气不好,加之地点不熟故未去成。今年立冬过后的第一个周末便赶了去。</h3> <h3>  去三家村水库没有公交车,有两条道,一是从郊野公园往西七、八公里;另一是从马街上村沿盘山路上行五公里左右。两条道都是三级路面,坡徙弯急,开車须注意安全。</h3> <h3>  喜欢摄影徒步爬山骑行的去趟三家村水库是最好的选择(我俩即是徒步)。</h3> <h3>  到大坝后有环庫的乡道,仅有一車宽,错車十分不易,周末常常发生拥堵。庫南食宿、停車、覌赏道路较好但景点一般,特色不十分明显; 库北、庫西无食宿停车点,覌赏道路崎岖难行然景色宜人,水彬秋姿尽显。</h3> <h3>  我虽未带相机前往,但全部手机拍的百多张照片都取至庫北和庫西。遊人大都集中在庫南,車水马龙,人头窜动,想找块清净之地都不易更勿说取景拍摄。</h3> <h3>  今年立冬以来,三家村水库的秋游已经有些热度了。然而,太热却不是好事,一旦人们蜂拥而至打破了大山里秋天的宁静,那么这片土地的厄运也就随之而来了。远的不说,呈贡万溪冲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原本昆明人一个踏春赏梨花的绝佳之地,热度一来,官商一插手,搞什么“梨花节",好端端的休闲踏春变成了人看人,人挤人; 好生生的古树梨花也被挪来移去整死…</h3> <h3>  当下,三家村水库秋景正浓,官商也还尚未醒悟过来,一旦发現是捞钱的机会,两头一堵,收起门票,搞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象滇池边湿地的水彬,豆腐块一样整齐划一那还有什么看头?!秋光不等人,逝去的美景不再,看着一年是一年,找时间,约朋友赶紧去吧!</h3> <h3>  三家村水庫回来后成“八声甘州 ”词一首,现录于图后作为结尾:</h3><h3><br></h3><h3> 占山麓一角好地方,水杉四边栽。似天公布局,水蓝树彩,妙味须猜。暖阳林蛙草蛐,撩动人情怀。便是神仙顾,不做安排。</h3><h3> 邀得青衫红袖,效庐陵太守,真个悠哉!</h3><h3>老至心何着?只在水云间。付吟哦,人对画屏。趁夕阳、忙摄彩妆杉。清荫下、天容我辈,坐赏和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