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土楼、长教古镇和塔下村

老农

<h3>田螺坑土楼群</h3><h3> 田螺坑土楼群,由一座方楼(步云楼)、三座圆楼(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和一座椭圆形楼(文昌楼)组成,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依山势错落布局。田螺坑土楼群的精美建筑组合,构成人文与自然巧妙之成的绝景,给人强烈的观赏冲击,令人叹为观止,当地人戏称“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在基址穴位的选择上,遵循中国的风水文化。步云楼为“扑虎”位,和昌楼为“螃蟹地”位。“四菜一汤”是按古代哲学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论选址建构。</h3> <p>傍晚下的“四菜一汤”</p> <p>裕昌楼</p><p> 裕昌楼建于1368年,是福建土楼中现存最古老的土楼。她是早期股份制的产物,初为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兴建居住,故整座楼设计为间数不等的五大卦,大卦13开间,小卦9开间,每卦设一部楼梯,后来罗、张、唐、范四姓搬走,如今楼中居民都是刘姓族人。楼有五层,高18.2米,房室269间。楼内天井中心建有单层的圆形祖堂,堂前用鹅卵石铺成的一个阴阳八卦图,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裕昌楼最大的特点是柱子东倒西歪,最大的倾斜度为15°,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六百多年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有惊无险,成为古民居建筑的活标本。</p> <h3>怀远楼</h3><h3> 怀远楼是双环圆形土楼,圆中有圆,风格别致,是中型圆土楼的代表,也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h3><h3>怀远楼是简氏家庭住宅,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坐北朝南,大门顶上绘有八卦,八卦下方是大大的“怀远楼”三个大字——怀远楼的名字有两个涵义:一是楼主来自河北怀杨简氏家族,另一个则是要告诫简氏子孙要胸怀远大志向。“怀以德敦以人籍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育人文”。</h3> <h3>受拍摄视角影响,图像有点变形,其实它是一个双圆形。</h3> <h3>和贵楼</h3><h3> 和贵楼又称山脚楼,由简次屏公建造的,总投资一万五千两银子,楼高5层21.5米的长方形大楼,是南靖最高的方形土楼。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松木打桩、铺垫,夯墙,建起了一座五层高的方楼。</h3><h3>和贵楼有四奇,</h3><h3>一奇是因为他是已知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方型土楼;</h3><h3>二奇是因为他是建在沼泽地上的土楼,整座楼像一艘大船停泊在沼泽地上,虽历经了近300年仍坚固稳定,巍然屹立。((它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据传简家当初选址建楼,并未发现这是块沼泽地,楼建了一层,忽然整层楼像沉船一样,慢慢下沉到了烂地里,建楼的简姓族人无可奈何,只好在下沉的楼墙上打了100多立方米的排桩,就从头开始夯墙,建起了一座五层高的方楼))</h3><h3>三奇是因为楼内有二口水井,相距不过十多米,却一口清亮如镜,水质甜美,另一口却混浊发黄,污秽不堪,被人称为“阴阳井”;</h3><h3>四奇是因为和贵楼结构是楼包厝,厝包楼的特征(古建筑中一层为厝,两层为居,三层以上为楼),是南靖土楼中绝无仅有的。</h3> <h3>塔下村</h3><h3> 塔下村是一个中国典型客家村落。这里两座自南而北的蜿蜒大山,如巨臂揽住峡谷,山中古木参天,碧绿如黛,竹林茂密,翠接云天;一道道弯弯曲曲的小溪从山中流出,汇成小河,土楼沿河而建,形态各异,有常见的方形、圆形土楼,还有围裙形、曲尺形土楼,最独特的是还有浙杭水乡模式单院式土木、砖木结构的吊角楼,形成大楼带小楼、高低错落布局的奇妙景观。</h3><h3> 值得一提的是建于明朝后期的德远堂(张家庙),是目前我国最完整的古代姓氏祠堂建筑之一,张家庙前边两侧的石坪上耸立22支高过10米的石龙旗杆,杆柱浮雕蟠龙,腾云驾雾,势欲腾飞,特别醒目。</h3> <h3>德远堂(张家庙)</h3> <h3>从这幢楼可以看出,土楼是这样建成的:先夯围墙,然后从正门向两侧逐栋建造。</h3> <h3>这是用来舂米水碓(石臼),每幢土楼中都有碓臼,四十年前我的老家也在用。</h3> <p>云水谣</p><p><br></p><p> 云水谣古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原为长教村),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和贵楼、怀远楼土楼,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一条百年老街,千年古道。榕树下一条被踩磨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古道伸向远方,是原长汀府(龙岩市)通往漳州府(漳州市)的必经之路。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就是长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脚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罗棋布的一座座土楼。这些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的土楼,目前保存完好就有53座。这些土楼姿态万千,有圆形、方形、椭圆形,楼抱厝、厝包楼、双圆形,还有吊脚楼、竹竿楼、府第式土楼等,土楼风景别具一格。   </p> <h3>据考证,该小叶榕树龄666年,树高大于20m,胸围14.3m,冠幅45m。</h3> <h3>这种“水桥”到处可见,是像长教古镇和塔下村这样依小河而建的村落所特有的</h3> <h3>小河边,榕树下,喝喝茶、聊聊天好惬意</h3> <h3>风景不错,是写生的好地方</h3> <h3>这棵榕树被称作“四不像”。根部像黄山的迎客松,树干有个“疙瘩”像猴子爬树,有个部位像牛头,还有个部位像大蟒!这个回形的树枝就是“大蟒”,有头有眼,还有这个树枝不分枝长叶,长进树干里去了,也可能是举世无双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