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香巴拉‘’是藏语直译。指在<span style="font-size: 17px;">青藏高原雪山深处的一个隐秘地方,有一个被双层雪山环抱的王国,那里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矿及纯净的空气,这个王国就是香巴拉王国。在苯教和藏传佛教中,像“香巴拉王国”这样美丽、明朗、宁静、和谐的“净土”也被称为“香格里拉”。</span></h3><h3>我每当听到‘’香巴拉并不遥远‘’这首歌的时候,心中向往那纯洁的地方。一条悠长奇绝的山路,穿越尘嚣,向天空延伸,一队队无比虔诚的朝拜者,不辞辛劳,艰难跋涉,只为双脚踏上这块圣洁之地,奉献身心地为之叩首。
<br></h3> <h3>多次梦想站在"稻城亚丁"这块洁净的神山净土上,亲眼揭开传说中"香格里拉"那层神秘的面纱。2018.10.9一16日与老伴的中学同学12人自驾终于成行。</h3><h3><b>日程安排:</b></h3><h3>D1:成都一一汶川一(317国道风景线)理县一马尔康一观音桥,夜宿观音桥</h3><h3>D2:观音桥一翁达一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夜宿喇荣宾馆(海拔4100米,住宿条件差)</h3><h3>D3:色达一炉霍(看望同学),夜宿炉霍</h3><h3>D4:炉霍一甘孜上省道217一新龙一理塘一稻城一香格里拉镇,夜宿香格里拉镇</h3><h3>D5:游览稻城亚丁景区,夜宿景区内</h3><h3>D6:游览稻城亚丁景区,夜宿稻城</h3><h3>D7:稻城一理塘一318国道雅江一新都桥</h3><h3>D8:新都桥一康定一泸定一雅康高速(雅安一泸定已通车,康定一泸定正在建设)一成雅高速一成都</h3><h3><b>注意事项:</b></h3><h3>1、行程大多在高原地区,行前在网上购买了</h3><h3>抗高反的药:高原安、葡萄糖口服液、头痛粉、克感敏、西洋参含片等,一切围绕抗‘’高反‘’进行,效果不错。</h3><h3>2、秋天季节温差极大,下雨、下雪、大太阳轮番变化,热时穿短袖,冷时穿羽绒服,带足衣物、鞋帽、雨具。</h3><h3>上图为我们所走的环线,国道G317进,国道G318出。</h3> <h3>一、桃坪羌寨
在理县东40公里处,距成都市约180公里。该寨是羌族建筑群落的典型代表,寨内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坡上垒,其间碉堡林立,被称为最神秘的“东方古堡”。
桃坪羌寨以古堡为中心筑成了放射状的8个出口,出口连着甬道构成路网,本寨人进退自如,外人如入迷宫。寨房相连相通,外墙用卵石、片石相混建构,斑驳有致,寨中巷道纵横,有的寨房建有低矮的围墙,保留了远古羌人居“穹庐”的习惯。堡内的地下供水系统也是独一无二的,从高山上引来的泉水,经暗沟流至每家每户,不仅可以调节室内温度,作消防设施,而且一旦有战事,还是避免敌人断水和逃生的暗道。我们花30元请了个老婆婆带路给我们当向导,介绍寨子,穿越了宽窄巷道、上了碉楼等。<br></h3> <h3>回家的路</h3> <h3>丰收</h3> <h3>远去</h3> <h3>二、国道317风景如画</h3><h3>沿川藏线进藏分南、北两条线路,南线国道318显然比北线国道317的名气要大得多。其实,北线国道317同样景色绚丽迷人,更重要的是走这条线路可以体会到更多的藏域人文气息,可谓进藏前的“高原之旅”、“宗教之旅”和“文化之旅”。这条线路起点为四川成都,终点为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
除去国道317主路之外,沿路还会途经一些不为人知的惊艳之处。是人文、宗教观光为主线的旅游线路,的确是一条非常值得自驾走一趟的道路。三年前这里还是一条土路,烂路,现在已是一条崭新的柏油路了。沿途风景不断变换,一路上会经过河谷、原始针叶林区、草原、牧场、海子、冰川遗址以及雪山等。路过的每一处风景都会让人大呼过瘾,兴趣盎然。
</h3> <h3>在路上</h3> <h3>在路上</h3> <h3>1、观音庙</h3><h3>位于金川县观音桥,登上海拔3685米之纳勒山半坡,即观音庙所在。该庙建于清嘉庆十年,信奉喇嘛教宁玛派,主要研究阐释喇嘛教前弘期经典。老活佛传扬庙中观音菩萨与西藏布达拉宫以及五台山之观音菩萨本为同根三姊妹,故该庙名气颇大,香火旺盛,布施丰厚。
由于到观音桥已夜色黄昏,未到观音庙游览,仅在山下拍了一张。</h3> <h3>2、中国最长高原公路隧道一鹧鸪山隧道</h3><h3>出于对退休前工作的热爱,更是由于该隧道是我所在单位设计,对它特别观注。这次行在317国道,穿过鹧鸪山隧道,感到非常自豪。</h3><h3>鹧鸪山隧道海拔4000多米,是目前我国最长的高原公路隧道。隧道位于317国道四川省理县与马尔康县交界处,最低气温达零下30多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60%,属典型“高海拔、高严寒、低含氧”高原特长公路隧道。隧道沿线地处断层破碎带,地质异常复杂,几乎集中了世界上高海拔地带隧道施工的所有疑难杂症,被隧道专家形象地称为“‘生命禁区'的高原隧道病害博物馆”。2001年6月1日开工建设,2004年12月竣工。参建单位有中铁隧道集团、中铁二院等。隧道顺利连通了四川与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h3><h3><br></h3> <h3>三、色达</h3><h3>一般游览是上午参观五明佛学院,下午肃穆天葬,晚上观看色达佛学院的夜景。色达五明佛学院海拔4100米以上,我的高反很严重,头疼脑痛,吃了药可稍缓解一下。</h3><h3>我们是当日中午达到色达,为赶午后1点半左右开始的天葬观看,我和6个同学匆匆忙忙搭当地小面包车去了天葬台。</h3><h3>色达的天气太阳、雨、雪并存,前十分钟阳光明媚,后十分钟大雪纷飞,由于高反和天气阴阳不定,我已无气无力背着单反四处拍照,只好就近照上几张,以示来过了😄。</h3><h3>提示:如果你想在佛学院拍夜景,可住宿佛学院内的喇荣宾馆,但它不接受预订,自驾车不能进入佛学院,如果你已订好了喇荣宾馆住宿,由宾馆开具相关通行车即可将车开到佛学院山顶。</h3> <h3>1、喇荣寺五明佛学院
简称为“色达五明佛学院”,德将多吉于1880年在此兴建佛学院,树立宁玛(前译)派讲修法幢。1980年法王晋美彭措吉祥贤在第一世敦主仁波切的修行地——色达喇荣沟、即大密乘虹光身静处,创建了修学不偏佛法的大学院,当时仅有30余人。
1987年,十世班禅大师表示赞成在这里成立佛学院,亲笔写信给色达县政府,请求支持。1993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学院题写了校名。1993年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1997年,甘孜州宗教局报请四川省宗教局同意,正式批准设立了“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佛学院分长期和短期进修两种,长期学制为6年,特殊学位却需要13年,学员通过各学科的单科考试,立宗论和口头辩论考试及格的,学院可以授予堪布(法师)的学位。佛学院有不少汉地显宗学生,故也设汉经院,由堪布用汉语讲经。僧人虽来自不同地域,却都平和相处。
色达县是藏传佛教寺庙比较集中的地方,全部为红教,当地人有‘’色达山河一片红‘’的说法。 这里的僧舍很壮观,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绛红色小木棚屋。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建筑规模虽都不很大,但装饰考究而辉煌;身披绛红色僧袍的扎巴(男修行者)和觉姆(女修行者)来来往往,空气中充满生机和祥和气氛。
在佛学院最高的山峰上,有一个金碧辉煌的建筑,叫做“坛城”。坛城的梵文名称为“曼荼罗”,意思是按佛教密宗仪规进行某种祭供活动的道场,平时是人们转经的场所。它的上半部分是转经的地方,据说如果你有什么疾病,在这里转上一百圈就能够好;下面一层是转经筒,金色的圆筒在人们干枯的手转过之后留下一串悠长的嘎吱嘎吱的响声。
<br></h3> <h3>瞬间下雪啦</h3> <h3>阳光下的小木屋</h3> <h3>对面山上小木屋</h3> <h3>小木屋</h3> <h3>佛学院诵经堂广场</h3> <h3>夜幕下的佛学院</h3> <h3>佛学院的扎巴</h3> <h3>佛学院的觉姆</h3> <h3>‘’坛城‘’</h3> <h3>由于高反厉害,没再往更高处去,没有拍转经筒的扎巴和觉姆,故下载此图片以弥补遗憾。</h3><h3>转经筒的扎巴、觉姆(图片来自网络)</h3> <h3>2、天葬台</h3><h3>在色达,还有一处比五明佛学院更神秘的地方,那就是距佛学院仅有3公里的天葬台。关于天葬,大家已多有所耳闻,神秘、恐怖是汉人的印象,高贵、圣洁则是藏人的看法。藏区有数以百计的天葬台,基本都不允许游客前往参观,只有色达的天葬台,秉持着开放与包容的原则,允许游客一睹神秘。色达天葬台,不仅是藏民实施天葬的场所,也是向藏区以外的人们介绍天葬文化的课堂。如果说在五明佛学院你能看破红尘,那么在天葬台,当你亲见了天葬的全过程,你更会看淡生死。<br></h3><h3>话题的沉重和天葬台处弥漫血腥尸体腐烂味道令不少人作呕,不想再写下去……</h3><h3>天葬台全景</h3> <h3>等待吃食的秃鹫</h3> <h3>观看天葬的游客</h3> <h3>色达路上美景</h3> <h3>色达路上寺庙</h3> <h3>色达路上美景</h3> <h3>四、行走在国道G317、省道S217</h3> <h3>1、美丽的卡萨湖</h3><h3>深秋的卡萨湖太美,象五色风马旗缠绕着的一块具大美丽的蓝宝石,静静地躺在群山的怀抱之中,美得惊艳璀璨,美得自然安静,她的美让任何赞美她的词语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们站在观景台上,疯狂的拍照。
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香巴垃,我梦中的天堂,一个可以安放灵魂的地方。面对这天堂般颜色的视觉盛宴,只听见咔咔咔的声音在耳边回响,一张张精美的画面被永远装订在我记脑海中,卡萨湖这个遥远而美丽的香巴拉,被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里。<br></h3><h3>卡萨湖位于炉霍县城出发向西方向大约30多公里的317国道旁。相比起川藏线上的众多风景秀丽的湖泊,卡萨湖则显得默默无闻。但却掩饰不住它的独特之美。卡萨湖面积约1.92平方公里,整个湖泊在被白雪覆盖的马日贡山环绕下,在飘渺的白云间,显得如此安静,不忍心打扰。它水质清澈,若是艳阳天,湖水便倒映着蓝天,一片青山绿水之柔美。
<br></h3> <h3>安静的卡萨湖</h3> <h3>卡萨湖旁的藏家</h3> <h3>2、远眺奶龙神山</h3><h3>奶龙神山位于甘孜县东北的东谷区四通达乡境内,距甘孜县城70公里,海拔4671米。由观音、文殊、金刚手等三座山峰和一条长寿谷组成,转一圈约有十多公里。奶龙神山融秀、美、神、奇、灵为一体,主峰如同开屏的孔雀,屹立于蓝天白云之下。<br></h3> <h3>奶龙神山</h3> <h3>藏家新居</h3><h3>沿线一路走来,藏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是崭新漂亮的民居,旧房基本看不见了。从藏民们喜悦面部表情看到,他(她)们很幸福。</h3> <h3>藏家新居</h3> <h3>朴实忠厚的藏民</h3> <h3>帅哥一个</h3> <h3>淳朴的藏民</h3> <h3>淳朴的藏民</h3> <h3>秋色</h3> <h3>秋色</h3> <h3>秋色</h3> <h3>3、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城一理塘</h3><h3>理塘地处四川省西部,甘孜州西南部。东距省会成都654公里,州府康定284公里。藏语意为平坦如铜镜的草坝,因县内有广袤无垠的毛垭大草原而得名。县城海拔4014米,素有“世界高城”之称。据说已被西藏双湖县所取代。</h3> <h3>广袤无垠毛垭大草原一牧歌</h3> <h3>五、水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一稻城亚丁</h3><h3> 去过稻城亚丁的人都人会说:走进亚丁,犹如走进一幅油画般的仙境。巍峨端庄的"仙乃日",冰清玉洁的"央迈勇",威武勇猛的"夏诺多吉",三座神山傲然耸立于天地之间。这里不仅有壮丽神圣的雪山和碧蓝通透的海子,还有连绵起伏的高山草甸和五彩斑斓的森林,更有一眼望不到边的洛绒牧场,贡嘎河从牧场穿过,成群的牛羊在河边和山坡上悠闲的吃草,一派和谐景象。雪域高原最美的一切几乎汇聚于此......。対于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呐😄,梦中的香巴拉一我来了。</h3><h3><br></h3> <h3>稻城亚丁风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亚丁村境内,主要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神山和周围的河流、湖泊和高山草甸组成,它的景致保持着在地球上近绝迹的纯粹,因其独特的地貌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被誉为“香格里拉之魂”和“最后的香格里拉”,被国际友人誉为“水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景区内不仅有壮丽神圣的雪山,还有辽阔的草甸、五彩斑斓的森林和碧蓝通透的海子,雪域高原最美的一切几乎都汇聚于此,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流连忘返。如当地虔诚的藏民一样,徒步转山是感受亚丁风光的最好方式。不过由于亚丁保护区海拔较高,全程徒步还是需要相当的体力。
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保护区内的三座雪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南北向分布,呈品字形排列,统称“念青贡嘎日松贡布”,意为:终年积雪不化的三座护法神山圣地。藏传佛教中称其为“三怙主雪山”,是藏民心中的神圣之地。</h3><h3>1928年,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到达此地,回国后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撰文并刊登所摄照片,将亚丁介绍给了全世界。<br></h3> <h3>从稻城亚丁景区入口到中心游览区需要坐景区游览车进入,全程40公里左右,因为全是盘山绕行,乘车时间约一小时。我们早上9点从香格里拉镇出发到景区所订民宿已11 点左右,吃完午餐,天下起了濛濛细雨,但是大家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不顾‘’高反‘’,乘车前往中心游览区。</h3><h3>稻城亚丁第一个观景台,远眺仙乃日神山和崎岖的道路</h3> <h3>亚丁第一个观景台拍摄的仙乃日神山</h3> <h3>1、冲古寺</h3><h3>冲古寺位于仙乃日雪峰脚下,意为填湖造寺,海拔3880米,始建于元朝,是通往“三怙主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的必经之处,也是当地藏族人民转山仪式的出发点。传说高僧却杰贡觉加错为供奉神山在此修建寺庙,谁知却触怒了神灵导致灾难降临,于是他日夜乞求神灵免除百姓之苦,降罪自身,终于感动神灵换得百姓平安,他却身患麻疯病就此圆寂。寺院僧人每日薰香念经,希望向后世之人传扬和纪念却杰贡觉加错的功德善举。
</h3> <h3>2、冲古草甸</h3><h3>冲古草坪是天然的盆景,主要由草地、森林、小溪和嘛呢堆而组成此景,站在此地能一睹仙乃日和夏朗多吉的风采,会使你真正感到大自然的雄状、美丽和神奇。这里是大型冰川U型谷(U型谷口),此地原是冰川堰塞湖,由于仙乃日脚下的冰川湖泊决堤后冲垮了这里的湖泊,才形成今天这样的地型地貌。这里同时是到冲古寺,仙乃日脚下和到圣水门、络绒牛场的必经之地。</h3> <h3>金秋的冲古草甸</h3> <h3>阳光下金秋冲古草甸</h3> <h3>金秋的冲古草甸</h3> <h3>3、珍珠海
藏名称“卓玛拉措”,海拔4100米,是亚丁海拔最低的圣湖,面积0.75公顷。很久以前,仙乃日脚下原是一个大湖泊,后来决堤导致湖泊变小,只剩下了卓玛拉措。传说珍珠海是白度母的魂湖,是公认的拍摄仙乃日倒影的最佳地点。雨季时分,仙乃日融化的雪水撞在山石上,经过阳光照耀如坠入玉盘的粒粒珍珠,因此得名“珍珠海”。<br></h3> <h3>珍珠海的倒影</h3> <h3>4、仙乃日神山
仙乃日神山位于稻城亚丁中心景区,是当地藏族心中的三座神山之一。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是守护亚丁藏民的守护神山,北峰仙乃日意为“观世音菩萨”(6032米)、南峰央迈勇“文殊菩萨“(5958米)、东峰夏诺多吉“金刚手菩萨”(5958米),据说若藏民能够朝拜三次神山,便能实现今生之所愿。登山沿途所见景色堪称人间仙境,雪山、冰湖、奇石、高原草场,脚下的每一寸都令人惊叹造物主的神意。<br></h3> <h3>沿着冲古寺指路牌向上攀登,雄伟的仙乃日神山就在眼前,美丽的珍珠海倒影着神山,太美了。</h3><h3>被白云覆盖的仙乃日神山</h3> <h3>5、央迈勇神山</h3><h3>央迈勇神山为“三怙主”雪山的南峰,海拔高度为5958米,在佛教中排在“三怙主”雪山之首。央迈勇的藏语意为 “文殊菩萨”,在佛教中是有智慧的化身,雪峰像文殊师利用手中的智慧之俞直指苍穹,冰晶玉洁的央迈勇傲然于天地之间。<br></h3> <h3>等待央迈勇神山露峥嵘</h3> <h3>6、夏诺多吉神山</h3><h3>夏诺多吉神山是“三怙主”雪山的东峰,海拨5958米,在“三怙主雪山”佛位第三,夏诺多吉山峰耸立在天地之间,在佛教中除暴安良的神甚,他勇猛的刚烈,神采奕奕,跨下围斑斓的虎皮,腰间绕着罪恶的大蟒,</h3> <h3>夏诺多吉神山</h3> <h3>夏诺多吉神山<br></h3> <h3>7、洛绒牛场</h3><h3>洛绒牛场海拔4150米,被三座雪山所环绕,是通往五色海、牛奶海的起点,也是由冲古寺出发的仙乃日小转山路线的必经之处。</h3><h3>贡嘎河从草场穿梭而过,林间溪流跳跃,水声潺潺,高高低低的树木与一间间木屋相映成趣,是附近藏族村民的天然高山牧场。草场中央有大片的沼泽湿地,湿地中又分布着无数个的小水洼,清晨日出之时,这些水洼将央迈勇神山倒映成纯粹的金黄。停驻于此,你会看到成群结对的牛羊,如棋子般点缀于草坪之上,或立或卧,或奔跑或静立,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悠闲时光。如此原始又迷人的景象,让游客们不由自主想要更近一步领略独属于香格里拉的神秘与安详。</h3> <h3>逆光下的神山</h3> <h3>美丽的洛绒牛场<br></h3> <h3>美丽的洛绒牛场<br></h3> <h3>美丽的洛绒牛场</h3> <h3>美丽的洛绒牛场</h3> <h3>仰视</h3><h3>提示:</h3><h3>1、在游览亚丁核心区域时,我们安排是入住当日去徒步去看的冲古寺、仙乃日神山、珍珠海等。第二天一早坐景区电瓶车到洛绒牛场车站,然而沿着两边栈道走到电瓶车下一站点,完成游览。</h3><h3>2、牛奶海、五色海海拔太高,只能走着去,同学们放弃了这两个景点。</h3><h3>3、海拔太高,每爬上几步都气喘如牛,建议尽量不要负重。</h3><h3><br></h3> <h3>六、稻城</h3><h3>1、红草滩</h3><h3>如果不是秋天,这里的景色绝不会特别吸引你的注意力,一个仅足球场大小的水草滩地,但到了每年的9月底10月初,景色就会完全不一样,水中的水草仿佛在一夜之间被点燃,一团团、一簇簇的红草极为张扬地扑向水中,是那种最为艳丽的深红。没有草的空隙,水将蓝天、白云、远山都揽入怀中,给红草滩增加了更加斑斓的色块。
</h3><h3><br></h3> <h3>红草滩,就像是路上的一次最美丽的艳遇。<br></h3> <h3>‘’红草地”的后面是一个小村庄,村庄的周围有一片青杨林,在秋风的熏陶下大都已变成金灿灿的黄色。我将镜头对着天空,那透过阳光的青杨林笑了。<br></h3> <h3>秋天的青杨林</h3> <h3>秋天的青杨林</h3> <h3>2、稻城白塔</h3><h3>位于四川省稻城县,又称尊胜塔林、胜利塔,藏语叫郎杰曲登。据说,当年释迦牟尼涅槃之时,众多眷属祈求世尊法身长驻,佛陀便嘱修尊胜塔,并亲自加持开光,以此代表法身。</h3><h3>进入稻城,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稻城白塔。纯四方形的布置是稻城白塔的底座,白塔分为3部分,塔尖,塔身,塔基座,基座安放着一排排的转经轮,以供藏民虔诚膜拜,塔身分为3部分,顶部供奉着一尊菩萨。
在夕阳照耀下的白塔</h3> <h3>七、行在国道G318、省道S217</h3><h3>318川藏南线在北纬30度线上,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318国道。平原、高山、峡谷、河流、草原、冰川、河流、峡谷、森林、野花、海子、雪山、湖泊、温泉、民居等迥然不同的景象,美到极至,触目可及。<br></h3><h3>318国道起点为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广场,终点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中尼友谊桥,全程5476公里。<br></h3> <h3>1、海子山国家地质公园</h3><h3>它实际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体遗址海子山自然保护区,覆盖稻城北部。总面积328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300-4700米。冰河时期的“稻城古冰帽”在此布下无处不在的巨大砾石。
嶙峋怪石及大小海子星罗棋布,在平均海拔4500米高的山上,1145个大小海子(湖泊)如上帝失手撒下的一千颗钻石一般闪烁在山间,其规模密度为中国之最。海子山上最大最美的是兴伊措,在进稻城方向公路(这时的公路编号已改S217为S216)左侧。夏茹措则就在公路边右侧。<br></h3> <h3>2、夏茹措</h3><h3>夏茹措意为乌鸦海,位于海子山上,海拔4733米。相传是神鸦寓居之地,主司海子山的风晴雨雪,为海子山著名灵湖之一。</h3> <h3>在路上</h3> <h3>在路上</h3> <h3>路上秋色</h3> <h3>八、摄影家的天堂一新都桥</h3><h3>也许很多人来到新都桥,感受到碧空如洗,阳光低低地斜射着,小河泛着粼光,白桦树叶在微风中轻摆,起伏的山坡上牛羊在安详地吃草……这里被称之为“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乐园”。</h3><h3>然而我第二次来到这里已不是两年前的模样,藏民新居遍地开花,各种电线横跨天空,一路上川菜馆子、修车铺子、民宿民居铺天盖地,再没有两年前风吹草低见牛羊、农家吹烟徐徐飘的感觉,很失望😞。
<br></h3> <h3>新都桥打卡</h3> <h3>新都桥打卡<br></h3> <h3>新都桥打卡<br></h3> <h3>九、折多山</h3><h3> 川藏线318国道翻越第一座雪山为折多山。折多山用藏语解释为‘弯曲’,弯弯曲曲奔向云端。有康巴第一关之称。在山顶眺望蜀山之王一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及群峰,山峦叠嶂,白雪皑皑。<br></h3> <h3>运输繁忙的318国道</h3> <h3>折多山风景如画</h3> <h3>折多山代表性建筑</h3> <h3>十、泸定桥</h3><h3>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该桥始建于1705年,建成于1706年,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div><br></div><div>泸定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传统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div><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泸定桥自清朝以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塞。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飞夺泸定桥”,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军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span></h3> <h3>已铺满人行道板的铁索桥</h3> <h3>十一、新二郎山隧道 </h3><h3>‘’歌唱二郎山‘’歌曲闻名全国,素有千里川藏线,天堑二郎山之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川藏公路,每公里就有7名军人献出了生命。二郎山隧道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修建,缩短翻越二郎山3小时之多。</h3><h3>如今雅康高速泸雅(泸定一雅安)段已正式通车,成都到泸定县时间被缩短了2小时。看着川藏线基础设施日新月异的变化,深深感到祖国的伟大,由衷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h3> <h3>十二、同学情</h3><h3>有一种感情,不再浓烈,却一直存在。
有一种回忆,不再清晰,却一直铭记。
有一种陪伴,不在身边,却永在心间!
这就是同学情,美好又纯真,
熟悉又温暖,交情也交心。<br></h3><h3>同学,再会,期待下一次再见!</h3> <h3>在折多山上</h3> <h3>在炉霍的何同学以藏族最热情的方式迎接同学们的到来,喝上一杯青稞酒,献上洁白的哈达,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同学情的温暖,谢谢何同学😊。</h3> <h3>在炉霍与同学相聚</h3> <h3>康定城留影</h3> <h3>再见,折多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