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任丘石油国家矿山公园

春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春歌 文: 中国心 </b></p> <h3>  任丘市是华北油田所在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华北油田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古潜山油田,其成藏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陆相石油地质理论。 任丘石油国家矿山公园是一个以重现古潜山油田在地下的真实状态、展现石油工业开采工艺与技术的<span style="font-size: 1em;">矿山公园。</span>公园的所有景观设计都是围绕石油勘探、开发、冶炼、运输等元素进行,集深奥的石油知识、先进的开采工艺,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于一体。是我国首批28处国家矿山公园之一,于2005年8月由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h3> <h3>  </h3> <h3>  公园内的矿山博物馆展示着古潜山地质地貌和石油形成和先进的开采技术。步入展厅,浓浓的石油气息扑面而来,无不呈现着石油文化的流光溢彩、缤纷多姿。让从事石油石化行业的人们如痴如醉,也让关注石油文化发展的人们倾心向往。</h3> <h3>  公园设计上紧紧围绕“石油文化”,和谐融入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特别是任丘历代名人雕塑群尤为令人注目,彰显着冀中古郡,壤沃物阜,人杰地灵。从“中医之祖”扁鹊到抗日英雄堡垒户,从远古岁月走来,从历史课本走来……</h3> <h3>矿山博物馆内以声、光、电技术,展示着石油开采过程和地下古潜山构造。</h3> <h3>图片解说石油开采工艺和技术。</h3> <h3>一张张珍贵图片引领着游客穿越历史。这是1975年,任4井喜获高产油流,正式宣告了华北油田诞生。</h3> <h3>又一口油井喷发高产油流。七十年代的石油工人的道道服俺们穿过。</h3> <h3>1976年,来自各油田的会战大军云集任丘油田。</h3> <h3>1977年的会战大道。</h3> <h3>2018年的会战大道。</h3> <h3>博物馆里走马观花,在石油英模走廊墙上,偶然发现悬挂着俺们早年拍摄的三幅照片(靳占忠、王小国、王万迅)。</h3> <h3>公园的北门造型奇特,用废弃的石油管线焊接组成。有人说:这些曲曲折折的石油管道代表了石油工人坚韧不屈的创业精神。</h3> <h3>北门进去就是这座由红色岩石构成的主碑,上面的“石油国家矿山公园”大字十分醒目,开始以为是毛泽东的长女李敏所题,后来才知是任丘老县委书记李敏,此李敏非彼李敏也!</h3> <h3>雕像上的人物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h3> <h3>  在主碑背面刻有“任丘石油国家矿山公园记”。原文如下:</h3><h3> 任丘,冀中古郡,壤沃物阜,人杰地灵。三十二年前,擎天井架,千钧钻杆,惊醒沉睡之古潜山,油流喷涌。历三十余载,奏石油乐章,谱工业新篇,催生淀边油城。今逢盛世,乃建石油国家矿山公园。矿业遗迹、自然景观、人文历史、聚于一园,融为一炉兼具浏览观光、科学考察、娱乐休闲之功能。美乎斯园,匠心独具,开世界之先,华夏唯一,独胜其名。美乎斯园,铸城市文脉新魂,异彩芬芳,扁鹊故里,龙骧鹏举,于斯益章,制胜一方也哉!是为记。</h3> <h3>公园里的几个景观雕塑都是用金属制作,用石油勘探、开发、冶炼等元素进行设计。</h3> <h3>红色和黄色的管线分别代表着石油和天然气管道。</h3> <h3>一组用石油管线制造的风笛雕塑。</h3> <h3>独特的管乐器雕塑。</h3> <h3>彩色风车雕塑灵感来源于采油树。</h3> <h3>安静的钢铁兔子!</h3> <h3>公园东北角,一组以外国童话故事人物组成的雕塑惟妙惟肖。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里面有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美人鱼等。</h3> <h3>许愿天使说:“朋友,许个愿吧,我会让风把它传到天上。”</h3> <h3>开始以为这是某少数民族的图腾柱,旁边有人说:这些是世界主要石油输出国的石油大亨们。</h3> <h3>假大亨跟前的真爷爷拿着手枪与孙子捉迷藏。<br></h3> <h3>公园内色彩浓烈。红与黄,永远是秋天的主旋律!<br></h3> <h3>即将过季的鲜花,争分夺秒地怒放着生命!</h3> <h3>成熟了,网红了……然后就被收获了。突然心疼起了范冰冰。</h3> <h3>此景此刻,怎不让人思绪纷飞。</h3> <h3>大美任丘的“小目标”——努力打造“京南第一城”。</h3> <h3>迷宫墙上,图文并茂、生动趣味的讲述着科学知识点。</h3> <h3>公园有了水,便有了生命和灵性!</h3> <h3>整个公园最为精彩的是公园东侧湖边的民族文化人文景区。以英雄主义的人文精神为主线,将任丘3000多年的历史人物通过69组雕塑展现出来。</h3> <h3>在这里,与历史对话!</h3> <h3>  《史记》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神医扁鹊为“渤海郑人”。史家考证此为司马迁之误,渤海郡无郑地,当为司马迁把“鄚”错写成“郑”的繁体字,除《史记》外,其他许多史书均记载扁鹊为“鄚人“,故任丘应该确认扁鹊为“鄚人”。因他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奠定了中医学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被誉为“中医之祖”。</h3> <h3>  任丘(公元前51—公元14),姓任名丘字凤岭。西汉中郎将,出生于武术世家,善骑射,人称射箭王。</h3><h3> 任丘原来不叫任丘,而属古莫。史书记载,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西汉中郎将任丘在此地筑城以防海口,遂以其名为地名,始有任丘之称。另有传说是汉朝一位任大将军(推测就是任丘),能征善战,勇猛无敌。曾救过刘秀的命,很受皇上器重。在南方的一次战斗中,任大将军不幸身负重伤。临终前,他告诉侍从,把他的灵柩向北运,什么时候拉灵柩的绳索断了,那个地方就是他的葬身之地。任大将军死后,手下士兵按他的遗嘱,拉着灵柩向北行,走即现在任丘城的西北角,灵柩的绳索突然崩断。紧接着,天上刮了一夜的大风,刮得地上出现了一道深沟。第二天,任大将军的灵柩被土掩埋了,堆起了两丈多高,三、四间屋子大的一个土丘。为了纪念任大将军,皇上下旨在任大将军坟墓的东南建起一座城池,这座城池就叫任丘。而"任丘"这个城名却被延续下来,一直到今天。</h3> <h3>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张郃原来也是任丘鄚人。张郃(?-231年),字儁乂。原在袁绍手下,官渡之战后,归顺曹操被重用,多有战功,"五子良将"之一(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张郃最为刘备、诸葛亮所忌惮。张郃于街亭大破蜀将马谡,致使诸葛亮进无所据,直接导致北伐失败。成语典故"屈指可数"源于张郃。</h3> <h3>黎景熙(右一),北魏时期著名学者,主修《四方郡国志》,官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黎嶷(黎景熙曾祖父),官至鹰扬将军、燕郡守;黎镇(黎景熙爷爷),官至员外教骑侍郎;黎琼(黎景熙父),曾任鄜城太守。</h3> <h3>明清时期,民间有"任丘半朝官"之称。明代任丘五品以上官员达到近百人,十人担任过尚书职务。</h3> <h3>其中李时,明弘历时期文渊阁大学士、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就是现在的国务院总理)。曾推动任丘知县王齐编修第一部《任丘县志》。</h3> <h3>王维城(左一),1885--1970,鄚州三铺人,曾任北洋军阀吴佩孚属下直系23师师长、第一军副总司令兼第二路军司令、第六军军长、预备队总司令。</h3> <h3>一组抗击日寇的英雄雕塑。</h3> <h3>由于时间、篇幅所限,很多历史人物不能一一上传。最后上来一段视频,看看雕塑林中的尚书群。并为石油国家矿山公园点赞!</h3> <h3>谢谢观赏! 2018、10、2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