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镇江我专程来旅游共有三次,金山寺也游览了三次。这座扬子江中的一个岛屿,由于"大江曲流",至清光绪年间便与陆地连成一片。金山也被古人赞为"江南名胜之最"。
金山因金山寺而名闻,金山寺原名泽心寺,建于东晋,康熙帝曾亲笔题写"江天禅寺",但是人们还是称为金山寺。
金山寺寺门朝西,依山而建,亭台相连,以致令人无法窥视山的原貌,有"金山寺裹山"之说。
中国所有的寺庙山门都是坐南朝北,唯有镇江的金山寺朝西,殿宇厅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慈寿塔耸立于金山之巅,拔地而起,突兀云天。面对江水东来,水天相接,气势恢宏大气。
金山寺是中国佛教禅宗四大名寺之一,著名的慈寿塔前后多次毁于战火。现在这座塔是光绪二十年金山寺住持隐儒募捐重建的。当时隐儒奔走南北,沿门托钵,多方募化,经过艰辛努力重新建成,即现在的慈寿塔。
金山高仅四十四米,来到山前,却觉得高耸孤兀,骤生崇高庄严之感,寺塔与金山合为一体,山上寺院殿宇鳞次栉比,楼塔争辉,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杰出的建筑艺术。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明帝,宋代元丰年间,有海贾到寺设水陆法会,东坡好友佛印亲自主持,规模宏大。北宋真宗年间,因真宗梦游金山,便赐名为龙游寺。
元代起,又称金山寺。清康熙南巡时,给金山寺题写了“江天禅寺”。
金山寺依山就势,大门正对长江,寺内所有殿堂楼阁皆散布其金山之上,大雄宝殿、天王殿、迦兰殿、祖师殿、画藏楼、镇江楼、观澜堂、永安堂、海岳楼等。
通过廊、檐、石级的巧妙串联,形成楼上有楼、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布局。
慈寿塔下的“周鼎、金山图、铜鼓、玉带”合为“四宝”,被称为金山寺镇山之宝。只是慈寿塔已不允游人登临。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而使芙蓉楼天下闻名,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王昌龄出为江宁丞时。
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其原建于古镇江城内三山中的月华山上。为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
芙蓉楼系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古建筑,高悬着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芙蓉楼”三个大字,在芙蓉楼的两侧,有两座仿古建筑,与芙蓉楼形成犄角之势,东北面为“冰心榭”,是展示中泠泉的水质和演示茶艺的场所;东南面是“掬月亭”,是观看湖中的三座石塔和明月倒映水中相映成趣的佳地。
金山还有四大名洞。白龙洞与《白蛇传》的故事有关。古法海洞又名法海洞,在慈寿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是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和尚来到金山时住的地方。现洞中塑有法海塑像一尊,洞口横额“古法海洞”。古法海洞,位于金山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是法海和尚裴头陀苦修之处。据说法海是唐朝宰相裴休之子,裴休笃信佛教,便送子出家,取名法海。法海为了创建金山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中泠泉。被唐代陆羽评为天下第一,石栏的南壁上刻着清末状元、镇江知府王仁堪写的“天下第一泉”五字。历代文人雅士对中泠泉颇为向往,所留名诗佳作甚多。“中泠泉”又名“天下第一泉”,原在扬子江心,是万里长江中独一无二泉眼。中泠泉水宛如一条戏水白龙,自池底汹涌而出。用中泠泉沏茶,清香甘冽。相传有“盈杯之溢”之说,贮泉水于杯中,水虽高出杯口二三分都不溢,水面放上一枚硬币,不见沉底。
<br></h3><h3>慈寿塔西侧有个法海洞。法海确有其人,传说他所住的洞原被白蟒所盘踞,于是法海和白蟒斗法,取得胜利,占有了此洞。明朝人把这一神话故事和杭州西湖的神话相联系,形成了完整而优美的民间故事《白蛇传》。许仙被囚和《水漫金山》故事的流传,使金山寺名播四海。
在一般人心中之所以知道金山寺是因为民间传说《白蛇传》。说是有一条白蛇修炼成人,即美丽善良的白娘子,嫁给青年许仙,日子过得很甜美。金山寺法海和尚知道了这事,就游说许仙出家,并把许仙诓藏寺中。白娘子来寻夫与法海打斗起来。白娘子施法术,霎时大水滚滚,虾兵蟹将成群一齐漫上金山去。法海慌忙以袈裟化为长堤拦水,水涨堤也长。白娘子不能获胜,只得与侍女青蛇收兵回去修炼,等待报仇机会。后许仙逃出寺来,法海又使法术将白娘子镇在西湖雷峰塔下。再后来,青蛇击倒雷峰塔,与白娘子一道打得法海躲进螃蟹腹中。白娘子与许仙又恩爱地生活在一起。
提起梁红玉这位巾帼英雄,人们便会想到她击鼓战金山的历史故事。宋高宗时,金兀术率十万金兵,乘数百艘战船,朝镇江杀来,名将韩世忠,驻防镇江,他率八千水师,阻击金兵,夫人梁红玉与韩世忠订下了,利用有利地势,将敌诱至黄天荡,然后围而歼之,为了鼓舞士气,梁红玉在金山妙高台上,为将士们击鼓助威,这一仗韩世忠大破金兵。“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芳。
观音阁旁便是宋代名僧佛印法师的方丈室。佛印曾经是金山、焦山二寺住持,是苏东坡的好友,二人经常在这里吟诗作画,论公案,打机锋。
金山寺为历史名寺,古迹众多,临江背山而建,自古以来就有“江南第一寺”之称,现存的建筑大多为1984年而建,其楹联书法、建筑工艺虽不能称为精美,但也可圈可点。
</h3><h3><br></h3> <h3>金山寺风景区里的拱桥</h3> <h3>东晋文学家郭璞墓葬的石门</h3> <h3>郭璞墓</h3> <h3>著名的芙蓉楼</h3> <h3>芙蓉楼前的湖泊</h3> <h3>第一泉前的休闲亭</h3> <h3>天下第一泉</h3> <h3>进入中泠泉的门亭</h3> <h3>远观芙蓉楼</h3> <h3>慈寿塔远景</h3> <h3>金山寺正门</h3> <h3>江天禅寺的大香炉</h3> <h3>金山寺门前的大石狮</h3> <h3>景区图</h3> <h3>金山寺的大和尚</h3> <h3>大悲殿</h3> <h3>金山寺中的阁楼通道</h3> <h3>皇帝御笔</h3> <h3>山寺的窗户</h3> <h3>宋代的历史文物</h3> <h3>宋代抗金大将韩世忠的军用陶罐</h3> <h3>梁红玉擂过的战鼓</h3> <h3>有苏东坡文字的刻石</h3> <h3>法海洞</h3> <h3>康熙御笔</h3> <h3>金山寺中的刻石</h3> <h3>金山寺中的碑刻</h3> <h3>慈寿塔</h3> <h3>康熙御碑</h3> <h3>金山寺中的碑刻</h3> <h3>妙高台</h3> <h3>从金山寺上俯瞰的江面</h3> <h3>飞檐斗拱的建筑</h3> <h3>花窗</h3> <h3>花窗</h3> <h3>大雄宝殿建筑上的图案</h3> <h3>白娘子传奇故事</h3> <h3>御码头上的石碑</h3> <h3>御码头</h3> <h3>金山寺慈寿塔</h3> <h3>藏有四库全书的文宗阁</h3> <h3>皇帝的宝座</h3> <h3>文宗阁的石碑</h3> <h3>皇帝题写的文宗阁</h3> <h3>慈寿塔</h3> <h3>走出金山寺的小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