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三日游

瑞芝堂

<h3>庐山,一个我向往已久的旅游胜地。</h3><h3>我决定独自一人去庐山玩。</h3><h3>事先在网上看过两篇攻略,大致了解去庐山怎么玩。也曾在参团与自由行之间摇摆过,最后还是确定自由行。后来事实证明,这样选择是正确的。</h3><h3>计划安排三天时间游庐山。</h3><h3>14日一早,从上海虹桥乘车到南昌西站,转车到庐山站,约中午1点。在火车抵庐山站前,通过网上滴滴打车约好出租车,并购上下庐山索道来回票145元。出站后即坐出租车到索道下站。在那里购观光车票80元。65岁以上免景区门票。乘索道缆车上庐山,7-8分钟后到山上。网上预定的山城驿站黄老板开车接我到住地。放下行装,老板对照旅游线路图为我筹划了这三天的行程安排。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建议是合理的。</h3> <h3>庐山游分西线和东线。 西线有: 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崖,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芦林湖,博物馆(芦林一号),名人别墅,小天池,如琴湖,天桥,等景点。 东线有: 含鄱口,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 中线有: 会议旧址,美庐。 我的实际行程安排为: 14日下午: 中线,小天池 15日全天: 西线 16日全天: 东线,大天池,龙首崖 17日上午: 名人别墅<br></h3><h3>对于分散的景点,乘坐景区观光车很方便。想在哪个景点玩,可随上随下。<br></h3> <h3>第一天先去会议旧址,美庐,和小天池。下午3点半出发,离住地不远处就是观光车车站。</h3> <h3>庐山会议旧址。1959年和1970年曾经先后两次在这里召开与国家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惊心动魄的庐山会议。如何评价这两次会议,还是留给后人吧。</h3> <h3>凝视橱窗内展出的彭总给毛主席信的原稿。后被称为“万言书”。看得出当时彭老总写此信时也是仔细琢磨推敲。既要把主要意见说清楚,又要尽量不犯龙颜。结果呢,还是大出意外。</h3> <h3>这是按当时原样布置的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会场。</h3> <h3>美庐--蒋介石送给宋美龄的庐山别墅。是从一个英国人手中买下的。</h3> <h3>关于美庐的简要说明。其中提到,毛泽东后来也在此住过。</h3> <h3>蒋在宋美龄的画上题字。</h3><h3>其中说,他们夫妻两人同游日月潭归来,宋画了这幅画。蒋看后觉得画的神韵极似实景。</h3> <h3>这是又一处刻有美庐字样的石头。据说是1948年蒋临离开庐山时写的。<br></h3> <h3>美庐外观</h3> <h3>庐山,一个历史感厚重的地方。国共两党魁首曾都选择在这里,或开会,或避暑。在这里发生的事件对中国的命运走向都产生过重要影响。</h3> <h3>为调处国共谈判,1946年7-9月,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曾八上庐山,与蒋介石在此晤谈。这里是谈判台。<br></h3> <h3>从美庐出来,掉头乘车去小天池。小天池需要爬一个小山。这是庐山对我的第一次考验。感觉还好。</h3> <h3>因小天池终年不干涸,明太祖朱元璋曾屯兵于附近。</h3> <h3>这是小天池顶上的诺那塔。内安放佛陀的舍利。</h3> <h3>从小天池下来,看见竖立在公路上的庐山牌坊,用来标志地界。</h3> <h3>从山上往下看,一栋栋红屋顶的别墅非常亮丽。</h3> <h3>从小天池回去,没有乘坐观光车,而是沿江边走回去。一路风景不错。</h3> <h3>江边看日落</h3> <h3>女儿发来从大众点评上找到的三家庐山饭馆。我选择其中的--牯镇馆美食就餐,有笋干烧肉,味道还不错。 回到住处已7点了。<br></h3> <h3>15日,西线第一站是花径。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九江做官时多次上庐山。现在花径小亭内地上一块石上刻有白居易书写手迹“花径”二字。</h3> <h3>白居易塑像。</h3> <h3>白居易的七绝,赞庐山山中春意盎然: </h3><h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h3> <h3>从花径出来,没坐观光车直达仙人洞,而是穿过小路,先经过一处称被天桥的地方,问路人,因朱元璋曾率兵马路过而得名。又经“无限风光在险峰”一景,也就是“锦绣谷”吧。</h3> <h3>松树从巨石中长出。庐山一景。<br></h3> <h3>随后来到有名的仙人洞。</h3> <h3>仙人洞出口</h3> <h3>御碑亭不起眼。不过它却是重要的历史古迹。内有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书写的碑文。小亭为纪念周颠仙而建,具有独特的明代建筑风格。</h3> <h3>随后坐观光车经过大天池(没下车),到电站大坝站下车,前往乌龙潭,黄龙潭。这段路有点长,而且要爬坡。很消耗体力。最后到三宝树。</h3> <h3>乌龙潭</h3> <h3>黄龙潭</h3> <h3>在黄龙潭小憩</h3> <h3>从黄龙潭上来看见这块石头。</h3> <h3>继续前行到了三宝树,其中一棵银杏树,两棵柳杉树。树龄都在千年以上。相传晋僧所植。三棵树树高30-40米,树围5-6米,冠围约500平方米。<br></h3> <h3>我的两边就是三宝树。</h3> <h3>在三宝树坐下休息了约20分钟,继续爬坡,经过庐林大桥</h3> <h3>大桥的基础像大坝一样。我从下面拾级而上。</h3> <h3>芦林湖一角</h3> <h3>终于从下面经过几百台阶爬到了地面。马路对面就是芦林湖。据文字说明,芦林湖,是冰川时期的冰窖。</h3> <h3>今天最后一站: 博物馆---芦林一号。实际上是毛泽东当年在此为自己修建的别墅。后改为博物馆。</h3> <h3>这里展出的是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默写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琵琶行”。会场内乱云飞渡,剑拔弩张,以前的战友一下子变成敌人。会场外,这里是闲庭信步。至今也没人能窥见毛当时内心深处的玄机。</h3> <h3>观看博物馆里的名人展览才知道,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来过庐山。例如: 王羲之,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黄庭坚,岳飞,陆游,朱熹,赵孟頫,朱元璋,唐寅,王守仁,徐霞客,康有为,等等。</h3><h3>当然,很多国家领导人也都先后来过,墙上挂着他们在庐山的照片。</h3><h3>庐山,这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和现代都具有独特意义的地方,我猛然觉得,我早该来了!我来晚了。幸好,没有错过。</h3> <h3>联合国把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文字说明,庐山也是世界地质公园</h3> <h3>毛泽东的卧室</h3> <h3>这是别墅的内花园。此时桂花香气扑鼻而来。在这里避暑真是神仙过的日子啊。</h3> <h3>卢林一号外景</h3> <h3>庐山各景点位置立体展示</h3> <h3>回到牯岭街。临江有个小广场。当地居民吃过晚饭在这里跳起广场舞。在一块标志性巨石下刻有“牯岭”二字。</h3> <h3>毛主席手书庐山二字</h3> <h3>今天仍去牯岭街美食店吃晚饭。从饭店出来外面竟然是一片重重的雾。5米外啥也看不见。幸亏有手机上的高德地图导航,否则只怕走不回去了。</h3><h3>出门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我更加体会到,高德地图非常有用,离不开它。如果方向走反,地图显示你离目标会越来越远,也能及时纠正过来。</h3> <h3>第三天,直奔著名景点含鄱口。</h3> <h3>含鄱口。鄱,即鄱阳湖。在这里可以看到鄱阳湖。</h3> <h3>游人纷纷站到前边眺望远处的鄱阳湖。</h3> <h3>从含鄱亭往前走,经过不短的一段路,先上坡,再下多级台阶到了马路边的植物园。植物园本身倒没有太吸引我的地方。倒是有一处,我想去看看。</h3> <h3>这就是陈寅恪墓,在山路边一个坡上,比路面略高出约一米,很不起眼。陈寅恪,现在已为不少人所知。他是一位有骨气的真正的大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是他反复强调提倡的。值得后世尊崇。不禁联想到网上晒出某前国家领导人的墓,非常大。不清楚他生前对国家到底有过什么大的贡献,以至他的墓地要占那么大一片农田?一个人真正的光辉形象是竖立在千千万万民众心中的。</h3> <h3>植物园内后面郁郁葱葱。</h3> <h3>终于到了五老峰。</h3> <h3>这是第一峰</h3> <h3>从第一峰,上上下下走了不少路,不少台阶,经过第二峰,第三峰,最后到了第四峰。上五老峰的人不多,前往第四峰的人就更少。快到第四峰时,路遇两个中年人。一路说笑。到了第四峰,他们热情给我照了不少相。第五峰距离较远,就不去了。</h3><h3>今天,因为知道要爬山,上下很多台阶,跟驿站老板借了跟拐杖。后来这根拐杖对我爬山起了很大作用。大大缓解了膝盖承受的压力。</h3> <h3>五老峰,我来了!</h3> <h3>从五老峰下来,坐车去三叠泉站。听了多人建议,考虑再三,决定放弃走到三叠泉下观景。因为台阶很陡,来回有三千多台阶。最后决定坐观光车去大天池。真正想看的是龙首崖。坐上车,本以为要从东线转西线。结果开车的师傅很帮忙,一路不停,直接送我到目的地,最后车上就我一个人。</h3> <h3>大天池。又是朱元璋。一路过来,庐山许多地名与他多有纠葛。据说他曾在此拜佛许愿。后终于打败陈友谅,登基称帝。</h3> <h3>龙首崖,也是一处景色很美的处所。</h3> <h3>除了9月14日是下午3点半出发,15日和16日都是早8点就出发。这三天都到差不多晚7点才回到住地。虽然每天在外面时间很长,因为自己一个人单独行动,走走停停,累了就歇,速度自己掌握。所以并不觉得很累。这就是自由行的好处。</h3> <h3>17日上午,还有小半天时间,乘观光车到香港路口站,寻觅“老别墅的故事”。<br></h3> <h3>老别墅的外形明白告诉你,它存在年代的久远。</h3> <h3>这是耶稣升天大教堂。</h3> <h3>介绍说,庐山会议期间,参会人员曾在这个教堂举办过舞会。</h3> <h3>第一个在庐山建造别墅的英国人在选址。</h3> <h3>当年开发者规划的别墅的布局</h3> <h3>牯岭的开发和测量</h3> <h3>庐山开发者当年的家庭生活蜡像展示</h3> <h3>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赛珍珠女士曾在庐山别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h3> <h3>在赛珍珠别墅前留影</h3> <h3>这次庐山旅游,事后总结有几点成功经验:</h3><h3>1,选择自由行,而不是参团。如果参团,五老峰是不会爬的。上庐山也不会坐缆车上去。自由行能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很尽兴!</h3><h3>2,原购车票15日中午从嘉善南站上车,经南昌西转车到庐山将近下午6点。到庐山太晚不大方便!后改为14日早从上海虹桥上车,这样赢得了半天时间。</h3><h3>3,从庐山火车站下来,由索道上车既省时,又不会因盘山路而晕车。花145元来回索道,值得。如果在九江站下车,那就必须坐大巴车沿盘山路爬上去,需一个小时。</h3><h3>4,选择服务口碑好的住宿地,特别是民宿,对我很有帮助。</h3><h3>5,出门在外,高德地图很重要,网络很重要。</h3><h3>6,17日计划中空出半天留在庐山,不至于玩时太赶时间,又能最后补缺。到临时想去而没去的地方--名人别墅。</h3><h3>总之,事先周密思考对于旅程是否顺利舒适,非常重要。<br></h3> <h3>17日下午三点到南昌。又马不停蹄去参观了滕王阁。</h3> <h3>滕王阁以初唐才子王勃所写“滕王阁序”而闻名与世。其中最著名的名句照录于此:</h3><h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h3><h3>真是一个很有画面感的诗句。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一句,千里迢迢而来。可见,文艺的感染力有多强大!</h3><h3>时代跨过了一千多年,如今虽经精心修缮,滕王阁也被商业气息所包围。那种唯美的意境已难寻觅。</h3> <h3>滕王阁毗邻赣江</h3> <h3>王勃作滕王阁序时场景复原的蜡像</h3> <h3>滕王阁历史上多次被毁,重修。1989年重修滕王阁的碑文。</h3> <h3>唐大作家韩愈为重修滕王阁撰写的碑文。</h3> <h3>去过滕王阁,这次旅行计划就全部完成。第二天一早,我就启程,转道上海去合肥参加母校科大60周年校庆活动。</h3> <h3>这次游庐山与南昌,对我既是一次观景之旅,也是一次历史与文化的洗礼。了解朱元璋起兵之艰,重温白居易的诗,王勃的散文。很尽兴。很满足。</h3><h3>此刻,我想的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还刚刚开始。随后,会更多地去筹划。</h3><h3>拥抱生活 写于2018年10月2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