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九月,为深入分析柳南区当前的教育教研工作,提高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推进教学研究工作向内涵发展,9月19日,在柳州市第46中学召开2018柳南区化学科中考质量分析会,柳南区教研员罗琳老师、钢一中关宁老师、46中吴理南老师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h3> <h3>会议开场由罗琳老师主持,向与会老师介绍了吴理南和关宁老师。</h3> <h3>吴理南老师在做柳南区质量分析,他从考试目的、范围、要求及命题原则、试题构成、
考试成绩呈现、试题答题情况统计、试题的特点、对今后的教学一些看法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br></h3> <h3>首先,吴理南老师对去年化学中考试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例如第20题:极端解题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是几年来柳州化学中考的导向之一,但今年考得好到意料之外,这说明老师们对此已经有了很好的研究。<br></h3> <h3>其次,像26题,吴老师指出这是高中命题人必出的中考题,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做题时要深入挖掘元素周期表隐含的信息(如: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同位素等),会画出120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通过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并能推出化学式)。<br></h3> <h3>吴老师还从试题的得分情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第21题:化学用语,成绩未达到期望;第27题为工业流程图题:一般考操作、化学式、化学方程式;(1)、(2)不应该考得这么差,成绩没有达到预期等。这些都说明,我们柳南区的化学教师还有更多值得进步的地方。<br></h3> <h3>最后,吴老师对本次质量分析提出了建议和展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中考试卷结构,比较这几年(2014年以来)各年份柳州市化学中考试卷的异同,了解出题人的思想;同时要和同科教师多交流多请教,要突出团队的力量,让1+1>2。<br></h3> <h3>接下来是关宁老师,向我们精彩地介绍了化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专题。</h3> <h3>关宁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参与化学信息技术比赛的心路历程,让聆听的教师了解到什么是教学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与化学融合的魅力,学会现代化技术结合,利用微课和数字故事进行创新绿色化学实验,从而让我们的化学迈向数字化时代。</h3> <h3>关宁老师展示的微课视频让老师们看得津津有味,聚精会神。</h3> <h3>关宁老师与其他老师精彩互动</h3> 与会的老师们认真细致的笔记<h3><br></h3> <h3>本次质量分析既是是总结会,也是鼓劲会,我们要用好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