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9月8日上午10点从镜泊湖→东京城→牡丹江市→哈尔滨,到达哈尔滨时已是暮色。</h3> <h3>哈尔滨是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为东北北部交通、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总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100万人。</h3> <h3>哈尔滨火车西站</h3> <h3>西站附近的建筑群</h3> <h3>闯关东雕像</h3> <h3>索菲亚广场</h3> <h3> 索菲亚广场右边的圣索菲亚教堂正在维修中。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也是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h3> <h3>像许多其他大城市一样,一进入哈尔滨市区,便是高楼林立,商铺遍街,人流熙攘。不过哈尔滨的建筑別具一格,仿俄仿欧式随处可见,最显著的特点是房顶上总戴一顶“圆帽子"。</h3> <h3>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街,已有百多年历史,这条街上荟萃着许多经典的欧式建筑,每到夜晚整条街被灯光喧染得流光溢彩,俄式西餐和马迭尔冰棍最为有名。</h3> 一美女在街心扶琴弹曲,后面还有陪伴,诗意浓浓。没看懂,这是在做服装广告还是在义演?<h3><br></h3> <h3>这里是中央大街往北走的尽头,穿过地下通道便是防洪纪念塔。</h3> <h3> 走完中央大街就到了防洪胜利纪念塔,即松花江边的斯大林公园内,这里游人如织,非常热闹。</h3><h3> 防洪纪念塔是为纪念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而建的,当时的松花江水位超过1932年最大洪峰0.58米,严重威胁到哈尔滨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全市人民团结一致,战胜了洪水袭击,于1958年建立此塔以志纪念。</h3> <h3> 这是我第二次看到松花江了(第一次是上世纪70年代出差到吉林),并如此零距离在它身边,还亲手去试了它的水温。一看到松花江,那首张寒晖作词作曲的悲壮抗战老歌《松花江上》的弦乐又在耳边响起,勾起了对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回忆。1931年9月18日,日寇打响了入侵霸占东北的罪恶枪声,东北人民流浪关内,饱受苦难,同时中华民族又陷入了另一场灾难……“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h3><h3> 今天漫步在松花江边,再一次看到松花江的儿女们如此安宁祥和,幸福美满。我们不能忘了那段痛苦的历史,它应世代铭记在中国人的心中,</h3> <h3>流经哈尔滨市区的这段松花江,江面非常宽阔,已成为这座城市的重要景观。</h3> <h3>松花江铁路大桥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大桥,也是中东铁路第一长桥,老铁路桥建于1901年10月,新桥建成后,老桥于2014年4月已停止使用,现供市民和外地游人游览参观。</h3> <h3>左为老桥右为新桥</h3> <h3>江中真有鱼,我在旁边站了一会儿就见一垂钓者钓到一条2斤多的红鱼。</h3> <h3>捞小鱼小虾</h3> <h3>市民在江边垂钓</h3> <h3> 坐游轮观松花江两岸风光,岸边高楼耸立,错落有致,一桥飞架南北,宽阔的松花江面波浪起伏,一派大都市的繁华景象。</h3> <h3> 太阳岛是哈尔滨市的一颗璀璨明珠,位于松花江北岸,与斯大林公园隔江相望,总面积为8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保护面积50平方公里),这里夏季是避暑盛地,冬季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以雪为主题的乐园,一到冬天就是雪的世界。</h3><h3> 太阳岛是一处由大面积的湿地景观、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构成的具有休闲、观光、娱乐、科普教育、度假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风景区,主要分为太阳岛湿地公园、太阳岛公园两大部分。里面很大,必须要坐观光车。</h3> <h3>太阳岛湿地公园</h3> <h3>成群的野水鸭</h3> <h3>羊驼,很可爱。</h3> <h3>对面是哈尔滨大剧院</h3> <h3>丹顶鹤</h3> <h3>太阳岛公园</h3> <h3>公园内碧草茵茵,树木葱葱,风景优美。</h3> <h3>太阳桥,游览电瓶车起点。</h3> <h3>栖凤台</h3> <h3>太阳湖</h3> <h3>荷塘</h3> <h3>太阳瀑</h3> <h3>天鹅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