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我家的阳台窗台花卉

彭伟欣

<h3>我家的阳台、窗台养着大小四十多盆花卉,有肉质植物、也有木质植物。</h3><h3>我的种花爱好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 1980年春天,文革中被撤销地质部得以恢复,(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成立了海洋地质综合研究大队,以原隶属于第三海洋地质调查大队的地质研究队为班底的队伍,成为海洋地质综合研究大队的五大室站之一—石油地质室,并从外高桥三海大院搬迁至延安西路526号。新落成的海洋地质调查局大楼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一栋非常引人瞩目的建筑。 大楼南侧朝阳的办公室有着较宽的窗台,是养花的好地方,但是当时我对养花并没建立兴趣。 那时,石油室养花的活跃人物首推徐良和老胡(胡必规),真是在他们的带动下,我和一些同事也走上了业余养花之路。<br></h3> <h3>我家的肉质类植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仙人掌类及生石花类植物;另一类为草本类肉质植物(即长寿花类植物)。</h3> <h3>个头不大、其貌不扬的生石花类、肉质类植物,也能开出鲜艳夺目花朵🌺。</h3> <h3>该花每个柱头都能开花,每朵花能开5天左右,依次开放,边开边谢,整盆的花期可达2个月。</h3> 该肉质植物名为五十铃玉,花体由众多绿色肉质柱状体组成。每朵花能开4~5天。<br><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u>仙人球世界</u></b></fon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37, 35, 8);"><b><font color="#1564fa">我家种有十几个品种的仙人球,其中部分是我女儿买的,部分是女儿同事送的。还有部分是我原先就养着的。</font></b></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37, 35, 8);"><b><font color="#1564fa">在这些仙人球中,大部分为小型球,部分为中型球,个别为大型球(如大金虎)。大部分仙人球还是没开过花的幼年球。</font></b></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564fa"><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37, 35, 8);"><b>仙人球生长缓慢,有的数年甚至数十年都保持着同样的姿态。大多数仙人球花色鲜艳,惹人喜爱。</b></span></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该仙人球名为绯花玉。从五月至九、十月间可多次开花,花朵🌺较大、色织鲜红,每朵花可开3~4天。其属中型球,往往不长小球,繁殖较难。<br></h3> <h3>这个仙人球也叫绯花玉,但与上个绯花玉不同的是,她是长出一朵开放一朵,没有几朵同时开放的现象。</h3> <h3>仙人球——星球的开花演绎。星球的特点是5~10月间可多次在球的顶端生成3个花苞,然后逐渐依次长大,并依次开花。其是球小花大的类型。</h3> <h3>花的直径超过了球的直径。</h3> <h3><font color="#333333">该仙人球名为鸾风玉(五轮)属中型球,每年夏秋季在球的顶部中心生成花蕾,然后长大开花,开花时花朵始终处于球的中心位置。花色亮黄。</font></h3> <h3>该仙人球也叫鸾风玉(四轮),中型球,每年夏秋季在球的顶部各球轮脊上长出大小不等的花蕾,然后依次长大、依次开花,花色亮黄。<br></h3> <h3>我家这棵仙人球花龄已有十二年。经查询,该球也是金虎的一种(称其小金虎吧)。</h3><h3>这个品种是上世纪90年代初,老陶(陶寿荣)送给我的,当时他说:“这种仙人球冬天不怕冷,我种了13年才开花。”。<b><font color="#1564fa">本照片的</font></b><font color="#1564fa"><b>这盆是到我手上后的第二代球。</b></font></h3><h3>这个品种在我手上的第一代我约种了5年就开花了,冬天确实不用入室管理,耐寒性极强,属于比较好养的一类球。</h3><h3>这盆仙人球今年已开了10多次,最多一次4朵齐放,通常是隔十天半月1~3朵同时开放。花色洁白如玉,花型精致,不足是花柄太长。</h3> <h3>该小金虎开花小视频摄于2018年6月28日凌晨1:17。</h3> <h3>五龄小金虎开花了。五年前移栽这棵仙人球时其只有2厘米的直径。通过5年的生长,其已长至9厘米直径,并已子孙满堂。这棵仙人球是前面那棵仙人球的子孙(是该品种到我手上的第三代球)。</h3> <h3>视乎导弹就要发射。</h3> <h3>至今年9月,这棵仙人球已两次开花(每次一朵)。</h3> <h3>这棵仙人球名为金虎,属大型仙人球类,原先是我家一个亲戚栽种的幼苗球,在我手上已种了19年。目前,已长至直径20厘米,但仍未开过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鲜红的百子莲花</b></font></h3><h3>这棵花名为百子莲。我家这棵百子莲的特点是花色深红、一支最多能开4朵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盆栽菠萝🍍</b></font></h3><h3>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在延安西路526号上班时,在徐良的指导下用菠萝顶芽种过菠萝(徐良当时说:菠萝都是用菠萝果上面的顶芽繁殖的。实际上也是如此。)。因此,当年在水果摊捡个菠萝顶芽栽种在办公室的花盆中,不久看似已栽活的菠萝芽就烂掉了,此后再也没种过。 5年前,我家外孙子皓皓上学了,小家伙挺爱科普,一次他看到一档科普节目中介绍如何繁殖菠萝。节目中介绍先将菠萝顶芽进行水养,待顶芽长出根须后再移栽至花盆中进行土养。后来,小家伙把他看到的繁殖菠萝的方法告诉了我,我就此重启了30多年前的盆栽菠萝的梦想。按照水养的方法,菠萝顶芽在一、两个月中就会长出根须来。待根须长到一定长度时即可移栽到花盆中,其成活率基本可达到百分之一百。<br></h3><h3>在前几年里,我先后种了多盆菠萝,由于上海气温达不到菠萝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因此,种植的菠萝往往是光长叶子不结果实。有资料显示:在上海能种活菠萝,但难以结果。</h3> <h3>我栽种的这菠萝已达三年龄。由于上海冬天气温较低,即使将菠萝移至室内,菠萝的一些叶子也会被冻坏。因此,今年4月将其移出室内时它已其貌不扬了。但就是这个其貌不扬家伙,被我惊奇地发现在顶芽处长出了果实。</h3> <h3>逐渐长大的菠萝果。</h3> <h3>这棵4龄茉莉花是我用一节小枝插活的,现已成小树状,每年多次开花,可惜香味不太浓。</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艳丽的扶桑花</b></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鲜艳夺目的扶桑花🌺🌼。我家有2个品种3种颜色的扶桑花(1种黄色、2种红色)。 扶桑花花型硕大、色彩鲜艳,美中不足是花期短,每朵花仅开一天,不过其花蕾较多且处于不断生长、开花中又弥补了花期短的不足。每棵扶桑从每年的春天至深秋可开花数十次,甚至在室内越冬的扶桑也能开出鲜艳的花朵🌺🌼。<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 <h3>这棵红扶桑是一个邻居朋友送给我家的小苗养植而成的。树龄约有10年了,栽种以来还没换过盆。</h3> <h3>夜赏扶桑花。</h3> <h3>叶子凋零、在玻璃封阳台越冬的扶桑依然能开出鲜艳的花朵,不过其花型远不如夏季的花型。</h3> <h3>这棵黄扶桑也是上述邻居朋友送给我家的,其有3年树龄了。</h3> <h3>重瓣黄扶桑花雍容华贵。</h3> <h3>红黄颜色的扶桑花朵🌺<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时有</span>相会。</h3> <h3>这棵鲜红颜色的扶桑树龄仅一年,是2017年8月底从天津内弟家的扶桑老株上剪了两支嫩枝,经水养法繁殖而成的。经过一年的培育,树冠已有一定的规模,并于今年8月开始开花,其花型为重瓣,色织鲜红,非常靓丽。</h3><h3><br></h3> <h3>该品种花型、色值可与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媲美。<br></h3> <h3>洁白与鲜红的不同花卉的难得相会(扶桑白天开花傍晚凋谢,仙人球晚上开花次日早晨凋谢)。</h3> <h3>绸绒状花型扶桑花开花小视频(请将手机横过来看)。</h3> <h3>奇葩的玉扇。</h3><h3>玉扇象玉板一样排列着,视乎看不出其有丝毫的生长迹象。今年初夏,从两板之间长出一支细细的嫩芽,在每个枝节上长着一些不起眼的小白花。幼细的枝条能足足长出40~50厘米左右,实属奇葩。</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ff8a00"><b>番茄和彩椒</b></font><br></h3> <h3>由于盆栽环境的限制,因此,盆栽番茄即使开花不少,但结果率不高、个头也不太大。</h3> <h3>收获。</h3> <h3>今年引种的黑色彩椒。该彩椒果实呈圆形,像葡萄似的成串生长,我管这种彩椒叫葡萄彩椒。该彩椒生长期中呈黑色或深紫色,成熟后变为红色。</h3> <h3>这个品种的彩椒我已种了多年。该彩椒形状为宝塔形,生长期间果实呈紫色,成熟后呈红色。</h3><h3>去年石油室老职工聚会时,我曾将该彩椒籽分送给一些同事,因此,估计现在石油室老同事中有多人也养着该品种彩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564fa"><u>只开花结不住果实的石榴</u></font></b></h3><h3>我家这棵石榴约有8龄了,其不是我有意种植的,估计是当年的某一天家里吃石榴时,一粒籽掉入洗菜盆中,然后用洗菜水浇花时石榴籽进入了花盆,翌年她就发芽长出来了。8年来,她始终保持着原始的生长状态,没移栽过、也没换过盆。尽管她花型不好看、也结不住果实(今年6月其开花后已初步形成果实,但最后还是掉了——见第2~第3张照片。),但我还用菩萨心肠伺候着她,任其自由生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u><b>色彩喜庆的长寿花</b></u></font></h3><h3>我家现在种有多个品种的长寿花。有单瓣的,也有双辦的,根据我养植长寿花的经验,单瓣的比较好养。</h3> <h3>说起我家的这棵长寿花还有一个故事呢!其是2012年5、6月份,我还在上班的时候偶然获得的。 一天早晨去上班,在住宅楼下自行车棚推车时,于院子里捡到一根细长的花卉弃枝,估计是楼上某家在修剪花卉时随手扔下来的。凭着养花人的敏感,我捡起带到办公室在花盆里栽活了。在栽后的第一年,该花还是一根独枝,形状不佳,且没有开花。当初我还曾想,也许因为她不开花,故遭到了主人的遗弃。 第二年,这株其貌不扬的花开花了,但由于当年工作较忙,没多少时间关注、养护它,等我看到时花已经谢了,花株形状依然不佳,还是独枝一根。由于花朵不多,所以也没引起我多少兴趣。 2014年5月,我退休时将其带回了家,从此该花也似乎也有了回家的感觉,花株开始粗壮、矮化,当年年末即开出了大红的、一定规模的、由众多小花组成的花束。 说来有点惭愧,在种植该花的前几年我一直把她当着草本海棠花,直到2017年4月通过网络查询才知道了其真实姓名叫"长寿花"(因花期长而得名)。</h3> <h3> 刚形成花蕾时的状态。<br></h3> <h3>开始绽放时的状态。长寿花的花期可达3~5个月。</h3> <h3>盛开时的状态。</h3> <h3>最近两年引种的重辦长寿花。</h3><h3>这棵粉红的长寿花是我用小枝插枝培育而成的。<br></h3> <h3>黄色长寿花是我女儿在花鸟市场买的。</h3> <h3>这棵桃红的长寿花是我用小枝插枝培育而成的。<br></h3> <h3>长寿花群英会。</h3> <h3>这棵是我用花籽培育的二龄长寿花,今年的花期仅长达7个月。其1月开始开花,在4月剪掉部分残花后,又长出了第二茬花蕾,并且开的更加繁茂、火红。</h3><h3>照片为今年一月初该花的情景。</h3> <h3>这是该花2018年2月第一茬花开时的情景。</h3> <h3>这是该花2017年春天开花的情景。</h3> <h3>2018年6月,该花的第二茬花开比第一茬开得更红更旺。<br></h3> <h3>去年9月,在石油室老职工聚会时,我曾带了几棵长寿花小苗送给大家。其中,保姐姐将长寿花种的相当好(见照片)。<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564fa">养花心得</font></b></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aret-color: rgb(176, 79, 187);"><b><font color="#b04fbb">一、花卉是人类的朋友,但她不会主动为你服务,只有你先服务于她后,她才会将美丽奉献给你</font><font color="#333333">。</font></b></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aret-color: rgb(176, 79, 187);"><b><font color="#b04fbb">二、随着当代先进科学技术被应用于花卉繁殖后,花卉的价格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市场上卖的各类盆花的价格也不太贵了。但我还是喜欢自己从小苗培育花卉。有时只要得到一小节花枝,就有可能培育出一棵花来。</font></b></span></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ff8a00">建议经常交流养花经、晒晒好花照</font></b></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564fa"><b>在原石油室的老同事中,不乏养花爱好者及养花技术高超者,能坚持养花几十年的也不乏其人。当然,技术顶尖者首推徐良和胡必规,徐良还有一手非常好的嫁接技术,但这两个夫子不玩微信,在群中交流不了。</b></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564fa"><b>据我了解,除徐胡之外,养花好手还有老刘(刘宗云)、胡糊、宝宝、吴竹玉等等,我也算个养花爱好者。</b></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564fa"><b>上世纪90年代,我曾在老刘家里看到一棵盆栽米兰和一棵盆栽虎刺梅,那都是非常高大无比盆栽花卉,绝对称得上上海盆栽花卉之王。</b></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564fa"><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1, 100, 250);"><b>有好花大家一起来欣赏!建议今后大家家里开出了好花、奇特花,有了花的新品种,有了好的养花经验,经常在群里交流交流,在群里晒晒,使大家都能分享。</b></span></font><b style="caret-color: rgb(21, 100, 250); color: rgb(21, 100, 250);">希望我的这篇美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