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六世祖敬义公墓</b></h3><h3><b> 林敬义公墓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钱坑镇钱西村仙径山圣石側山,东经116。00.04.1",北纬23,24,22.0",海拔50.2米,坐北偏东向南偏西,石结构,建筑面积56.2平方米,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林敬义【义又作毅】,钱阳林氏六世祖,四世祖林钱川之孙,五世祖林恪勤之三子,凤江洋下圩有"敬祖房祠",<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敬毅公:讳纲,字伯伦,生于明正统十二年丁卯(1447年)闰四月廿六日申时,卒于弘治十五年壬戌(1502年)十二月十三日子时。娶上洋罗氏,生于明景泰二年辛未(1451年)九月十六日亥时,卒于正德十四年己卯(1519年)十月廿七日子时。合葬仙径圣石屏边,坐癸向丁。子三:珠、珪、琼。</span>墓碑刻文:"明显祖考敬义处士林公,妣慈亹质人罗氏之墓",大明嘉靖二年孟春吉日筑立,祭案正中图饰作卐字形,林敬义公墓纯用石构件,后包紧挨墓碑,与祭案前側立柱相接,墓手有二个横折面,共有四立柱,二在祭案側,二在最前端,最前端立柱上部作葫芦形,这是首次出现的柱头饰,祭案側的上部则作方壶形,与历来常用方式相同,与同时期其它墓葬不同的是墓手上面的盖石全部不作屋顶形,而作较简单的方梁形,有的末端饰勾云纹,这是从传统的涡文纹直接发展而成的新形式,也是这座墓的特色,全部石结构件,包括石阶石,近50件,配合相当紧凑,朴实大方,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加工组装而成的墓葬,反映地方民俗史研究也有相关的意义,有着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b></h3><h3><b> 林敬义公墓由于是石墓,经历5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且未经以后各时代重修,原状原貌,文物意义尤其好,多年以后,石墓的石构件清晰可算,从祭案側立柱开始算起,每側墓手共有石构件13件,加上后包石10件【后部分遮泥,未十分清楚,或稍有多】,墓碑石3件,祭案石2件,还有三级阶石。</b></h3><h3><b> 林敬义公墓位于钱坑镇中部偏北,在钱坑圩市北側,靠近南山公墓园一带,北側是新架山南麓,榕江南河在西面转向南面,东南面而流,过西面的榕江河,不远便是金山,县级公路经过东南側,东连揭西金和镇,西接河婆镇。</b></h3><h3><b>钱坑地区石构件墓的出现,一般在明代中期,对于钱阳林氏来说,是在第六世祖的时候,钱阳林氏已知六世祖中,便有林南轩,林广业,林巾山和林敬义之墓,都是石墓,始祖林南山公的石墓。出于林鸣鸾时发起的重修,当然也是在明代中期,有着很高的历史文物研究价值,2015年已被揭西县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b></h3> <h3>资料出自黄凡老师著的(广东省揭西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图片由六世祖敬义公后裔阳夏二十三世孙林东旋提供,全文编辑资料由顶联二十五世孙林恬俊在棉湖整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