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镇 の 川沙古城墙

良辰

<h3><b><i> 川沙古城墙位于新川路 171号的古城墙公园内。城墙始建于明代,当时是为抵御倭寇入侵而建。现在古城墙尚留东南一角,约 60余米长,占地 2000平方米左右。古城墙及城墙上的魁星阁、岳碑阁等建筑,都是由旅居香港的陶伯育先生在 1987年捐资重建。</i></b><br></h3> <h3><b><i>  川沙古城墙是当时川沙人民为抵御倭寇入侵而建,凭借此城墙,川沙人民成功地击退了倭寇的多次侵袭。据记载,老城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东为镇海门,南为迎瑞门,西为太平门,北为拱极门,各有吊桥,城壕宽 12丈,深 1.5丈。城墙上有月城 4座,雉楼 372垛,炮台 12座,颇具规模。百年风摧雨蚀,城墙己有多处坍塌,呈破败景象。民国时,索性拆下城砖铺设街道。如今还能看到这段城墙,可称川沙城古迹荟萃之处。</i></b></h3> <h3><b><i>  城墙上有一座岳碑亭,是明代时期后人为了纪念岳飞而建。2002年被列为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i></b></h3> <h3><b><i>  岳碑亭内保存着拓刻岳飞手迹的石碑,高 165厘米、宽 82厘米。该手迹是岳飞勉励友人振作抗敌的一首七绝:学士高僧醉似泥,玉山颓倒瓮头低。酒杯不是功名具,入手缘何只自迷。</i></b></h3> <h3><b><i>  魁星阁,位于古城墙东南隅的残墙上。清道光二十九年( 1849年)由川沙厅同知何士祁创建,以祈愿当地文运昌盛。1925年古城墙拆除,魁星阁得以保存。1947年张文魁先生出资重建。“文革”中魁星阁毁于一旦。1987年陶伯育先生捐资重建。</i></b><br></h3> <h3><b><i>  魁星阁为三层宝塔型建筑,六面飞檐翘角,葫芦型塔顶。传说当初建塔时在葫芦塔顶里放置了一颗宝珠,名曰定火珠,以保一方平安。自魁星阁建成后,川沙这个地方从无火警发生,这为魁星阁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魁星就是中国古代神话二十八星宿中的奎宿,“主文章”。</i></b></h3> <h3><b><i>  据资料记载,当时城墙修建完成时共设有 12座炮台,炮台下就是护城河。现在城墙上还象征性地保留了一门土炮。</i></b><br></h3> <h3><i>  古城墙边上的护城河</i></h3> <h3>摄影:良辰</h3><h3>设备:华为 Mate 9</h3><h3>文字:根据网络资料</h3><h3>景点:川沙古城墙公园</h3><h3>地点:上海 浦东 川沙 新川路171号</h3><h3>门票:免费</h3><h3>交通:地铁 2号线(川沙站)</h3><h3>日期:2018.08.28</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感谢您的欣赏与点赞!</b></h1><h3><b><br></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