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虎丘除了灵岩寺塔和和剑池外,还有许多著名景点,如试剑石、真娘墓、勾践洞、五十三参、小五台、躲债庙等,每一个景点都有一段脍炙人口的传说。</b></h1> <h1><b><font color="#39b54a">四、前山景区</font></b></h1> <h3>1、断梁殿</h3><h3>“断梁殿”,也是虎丘的二山门,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上面的主梁是断的,它用两根木料建成的,它的建成主要是运用了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在这断梁下有一排斗拱相托,通过斗拱将中间所承受的力分散到四周,采用了“挑梁式”的构筑方法,然后再靠两边的琵琶吊、四个角上的棋盘格来支撑四周,从而达到节省大木料的目的,在建造此殿时,全殿不用金属构件坚固,只用竹木钉榫,所以也就显得更为珍贵,它被誉为是千年不倒的断梁殿。</h3> <h3>殿内有四块石碑,上面记载着虎丘的历史和云岩寺塔的修建情况。轻轻敲打这些碎石,有咚咚回声,所以又叫响碑。</h3> <h3>2、真娘墓</h3><h3>真娘原名胡瑞珍,北方人。从小父母双亡,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随同自己亲戚一起逃亡来到苏州,但是很不幸在逃亡途中她坠入了苏州阊门外的妓院“乐云楼”。她虽为青楼女子却守身如玉,只陪客人歌舞书画,是苏州一位绝色佳丽。当时苏州一个大财主王荫祥,用重金贿赂老鸨,企图在真娘那里留宿,为了保持贞洁,真娘上吊自尽了。王荫祥大受震惊,于是为真娘筑了这个墓,并且发下重誓,今生永不再娶。</h3><h3>很多文人墨客同情真娘,在她墓上题写诗词,真娘与杭州另一名妓苏小小齐名,被誉为“香魂”。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海陵陈鐄访得遗址,建亭其上,立石刻书“古真娘墓”四字。</h3> <h3>3、石桃</h3> <h3>4、枕石</h3><h3>相传,晋代著名高僧生公,就坐在这块石头上看经书,疲倦了就睡在这块石头上。这块石头又称“蜒蝣石”,因为它形如蜒蝣,而且以前这块石头有粘质,扔石子上去它能够粘住不下落。 据说尚未结婚的人往上扔石子,石子掉下来者日后生女儿,粘住不掉下来的会生儿子。</h3> <h3>5、憨憨泉</h3><h3>该景点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憨憨是中国梁代著名的高僧,当时他的眼睛不好,患有目疾,也就是现在说的“白内障”,虎丘山的方丈因为可怜他,收他做一个挑水和尚,但是当时挑水的路很远,有一次他挑水途经这里,因为感到累,于是就坐在这里休息,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在梦中它梦见一位高僧对他说这里有一泉眼可通大海,醒后他就用双手触摸这片地,在这里摸到了一些青苔,他想有青苔就说明这地下一定有水,于是他用挑水的扁担在这里挖,大约挖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一脉泉眼涌了出来,治好了憨憨的眼睛,因这口井是他所挖所以取名为“憨憨泉”。</h3> <h3>6、试剑石</h3><h3>“试剑石”在登山石径东侧,巨石中裂如剑截。[4]相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为了争霸天下,召来了当时最有名的铸剑师干将莫邪夫妇为他铸剑。满期那天,他提着“莫邪”剑来到了虎丘山,将此剑献给了阖闾,阖闾为了试其剑的锋利,对着这块石头手起剑落,就将这块石头一劈为二,这就是有关试剑石的传说。当然我们大家都知道再锋利的剑也不可能把这么一块石头一劈为二,事实上,这块石头是典型的火山喷出岩的凝灰岩,久经风化,沿着裂隙形成这样一条大缝,酷似剑劈。[3]</h3> <h1><b><font color="#39b54a">五、东侧景区</font></b></h1> <h3>1、孙武练兵场</h3><h3>孙武是中国著名的军事家,他所写的《孙子兵法》是世界兵书的鼻祖。孙武执法严明,吴王也以国家大事为重,对孙武更加敬重。</h3> <h3>2、孙武子亭</h3><h3>孙武子亭在千人石东土丘之上,为纪念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将领孙武而建。1985年张爱萍同志为此亭题匾,同时题写了“孙子兵法,克敌制胜,娇娘习武,佳话流传”刻在碑上。</h3> <h3>3、仙人洞 </h3><h3>春秋时期称为“勾践洞”。“卧心尝胆”这个成语就出于此地,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后,越王勾践被迫作为人质来到吴国,夫差命令王孙雄在阖闾墓的旁边造一个石室,让勾践夫妇居住,为他养马,相传,此洞即当年勾践夫妇栖身的地方,所以这洞名为“勾践洞”。为何称这里为“仙人洞”呢?相传,在晋朝有一位卖橘老人偶然走进这洞,看见二位大仙在这里下棋,所以称为“仙人洞”。</h3> <h3>相传吴王阖闾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夫差将他父亲葬于虎丘山,但是等墓筑完之后,夫差就要想了这么多的人都知道我父亲墓的所在地,如果有一天他们手头缺钱的话,就很有可能一起结伴而行来盗墓。于是他想了一个奸计,一天他召集了这一千多个工匠,请他们喝酒,并且观看鹤舞,等到深夜,乘他们都醉的时候,命他手下官兵将这一千多人统统杀死,据说当年他们的鲜血把这块石头染成了红色,每到下雨天或阴天时石头就特别的红,现在看这块石头,它仍然是红颜色的,当然不是古代工匠的鲜血,因为虎丘的岩质是酸性流纹岩,它的石质原本就是红色的。最为奇怪的是它中间凸起来的两块岩石,它们的四壁非常整齐,宛若用刀所劈而成,但这却是天然景观。</h3> <h3>仙人石</h3> <h3>4、平远堂</h3> <h3>4、五十三参</h3><h3>五十三参是虎丘云岩禅寺现存唯一的一座佛殿,这里是宣扬禅宗的场所,以小乘教的陈列方式排列的。</h3><h3>上佛殿,一共要走五十三个台阶,“五十三参,参参见佛”。也就是说无论你走在哪一个台阶,或台阶的哪一层,都可看到中间的这位菩萨。</h3><h3>据说善才童子一心想成佛,他向每一位师傅跪头求教,但是拜了五十二个都未能成功,后经文殊菩萨点化,拜观音菩萨为师,终于成佛,这正好是第五十三参。</h3> <h1><b><font color="#39b54a">六、西侧景区</font></b></h1> <h3>1、石观音殿遗址</h3><h3>相传,北宋天圣年间,湖州臧逵臧宁兄弟侍奉双亲十年如一日。臧逵积劳成疾,经济拮据。他洁斋诵观世音菩萨名号,晚上梦见白衣人针其耳,毛病马上好了。臧逵善画,臧宁精刻,俩人发愿雕观音像,但不清楚具体的模样,有一天臧逵又梦见了白衣仙人,醒来连忙追忆,所绘大士容貌清秀,慈祥可亲,体态健美,神态庄重,使人肃然起敬。时人看了无不称好,谓之梦观音。</h3> <h3>2、致爽阁(小五台)</h3><h3>致爽阁,在虎丘塔西南面,位于山的最高点,亦称“小五台”,取诗句“四山爽气,日夕西来”命名。这里高阁幽雅,平台旷朗,俯瞰平畴远野,令人神清气爽。</h3> <h3>3、拥翠山庄</h3><h3>拥翠山庄,在墙的二边刻有“龙、虎、豹、熊”行草大字石刻四方,苍劲有力,气势磅礴,为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桂林陶茂森所书。</h3><h3>拥翠山庄是苏州唯一一座无水的园林,由晚清赛金花丈夫、苏州状元洪钧兴建,依山势分四个层次,每层布局不同,景色富于变化,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独树一帜。</h3> <h3>通幽</h3> <h3>4、双井桥</h3> <h1><b><font color="#39b54a">七、后山景区</font></b></h1> <h3>北门门楼</h3> <h3>吴天蓬郎</h3><h3>巨丽名山</h3><h3>孤峰涌海吴王争霸空今古</h3><h3>一塔擎天剑气冲宵贯白虹</h3> <h1><b>小武当</b></h1> <h3>小武当是后山主要的景区。这里有许多武当山的景致,故有小武当之称。</h3><h3>相传是当年吴王将楚国的武当山胜景移来虎丘,因此而得名。小武当气势雄伟,形象奇特,玲珑剔透。</h3> <h3>青石牌坊上方刻有 吴分楚胜 四字,意为吴地分享楚的景致。</h3> <h3>响师虎泉</h3><h3>梁天监年间(503-519),僧惠响尝居虎丘,寻不到甘泉,俯地侧听云此有泉,凿石为井,泉水涌出三丈,或谓虎为之跑,因名虎跑泉。</h3> <h1><b>躲债庙</b></h1> <h3>通幽轩</h3><h3>据方志记载:虎丘通幽轩为宋和靖书院,后改陆羽楼,清嘉庆时改为牛马王庙,民间呼赖债庙,除夕贫户常避索债人于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