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八月,艳阳高照,热浪滚滚,高温天气昭示着盛夏的季节还未过去。而对于成成中学新一届的高三学子来说,奋斗的时节提前到来了。为了给高三师生加油打气,也为了给高三提供高效复习经验,经学校与专家组的共同商讨,决定在高三年级进行一次深刻的教研活动,旨在为高三备课组接下来一年的教学工作指引方向,同时也给2018年新入职的年轻教师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2018年8月15日至17日,学校组织新入职教师和各学科教研组参加听课评课,为高三学子助力加油。</h3> <h3> 为了提高本次教研的质量,学校特意请来省各学科带头人参与本次调研。每次讲课完毕后,各教研组都会围坐一起探讨教学活动中亮点与不足,在专家们的悉心点评下,各位老师获益匪浅。下面是本次成成中学高三历史组本次教研的基本情况。
高三复习不再是简单知识学习,更多的是能力培养,教师除为学生梳理学科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再者就是讲好习题课,精心选取典型题目,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组此次教研活动就是以知识复习与能力培养并重进行了教学工作的探讨及延伸。</h3> <h3> 8月17日上午第三节课,李艳惠老师在1608班授课。本节课围绕“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之城市变迁”为主题进行复习研讨。李老师的设计思路是将古代城市变迁与经济发展串联起来,课前让学生依据学案自主复习,课上就学生的疑难点进行答疑解惑,并辅之以习题训练。课堂上,李老师出示了周、唐、北宋都城的平面图以及唐代和明朝中后期城市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分析古代城市发展趋势。学生们积极讨论,思考分析。</h3> <h3> 8月17日上午第四节课,刘莹老师在1610班授课。本节课也是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之城市变迁”为主题进行复习研讨。基于本班学情,刘老师刚上课,就别出心裁地出示了《清明上河图》局部,引导学生观察,引起了学生与听课老师们的兴趣。这节课的教学思路与李艳惠老师的教学思路基本相同,但刘老师更注重知识点掌握。</h3><h3> 李艳惠老师与刘莹老师同课异构复习课《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之城市发展》,课前准备充分,准确把握设疑方向,课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梳理做题方法,用典型例题完成了对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的探讨。<br></h3> <h3> 两节课后,成成中学历史组老师和娄烦中学老师在市教研室王亚伟老师的指导下,就听课评课内容进行了调研。
首先王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复习课的优点,主要有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清楚。并且两节课上,学生参与性强。同时,两位老师都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和答题的规范性培养。但是王老师也指出了不足,本节复习课学案内容设置稍有欠缺,前后内容有重合。</h3><h3> 除此之外,王老师还针对高三复习给出了中肯的建议,王老师强调高三复习首先要认真钻研高考命题思路和命题趋势,紧扣高频考点和考查角度。其次,教师要根据高考方向学会加减法,加强能力训练,课堂训练的时间再加强,应保证十五分钟~半小时。
<br></h3> <h3> 王老师还指出,当今的历史高考,已不再考察简单的知识性内容,更多是考察在新情境新材料下生成新结论的能力。因此王老师建议老师们多多关注历史学界的研究热点和动向,例如甲午战争,考察的不是课本上的常规,重点在近代化世界局部战争,战前背景,近代化水平的较量,全局性的影响,外交意识和水平。</h3> <h3> 感谢王老师的建议和各位老师的点评,这些建议为接下来的高三复习备考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可能性。未来成成中学历史组会将所学所得落实到教学中,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突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