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此次的活动,能真正与陈琴老师面对面交流,请教心中的疑虑,更重要的是,聆听陈琴老师的课,感受大师级人物的课堂,倍感幸福与珍惜。</h3><h3><br></h3><h3>着迷了
<br></h3><h3>学习的第二天,内容丰富充实,活动精彩纷呈。对于孩子来说,最为兴奋的事情就是聆听陈琴老师的课。佩服陈老师的体力和脑力,两个多小时里,不坐不喝水,干货满满。
课后,孩子满足而兴奋的说:妈妈,上陈琴老师的课,真的很高兴,学习了很多知识。晚上写写时又说:妈妈,听了陈琴老师的课,写起来也是特别带劲和高兴。这,是不是源于在课堂上受到陈琴老师的表扬呢?是不是陈琴老师在适时表扬后给的动力呢? 我想:肯定是。
我问:今天受到陈琴老师的表扬,是什么感觉呢?
孩子说: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没有想到啊……
今天,从早到晚都是孩子一直以来梦寐以求要学习的知识,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喜欢和投入。特别是上大课时,那股认真的劲儿,从不远处看到,感动了我。本是嗓音沙哑了,已叮嘱注意保护嗓子。但是,一投入一读起来,什么都忘记了。何等的喜欢啊,当老师问:读到有汗出的请起立。能一气呵成读出来的请起来。能把前半段背出来的请起立。老师问什么都起立,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特别是听了陈琴老师的讲座以后,有几个问题有疑问,课后马上走上前去向陈老师讨教了。
在想:在优美的校园环境里,学自己最喜欢的国学知识,与大师面对面交流学习,课后还有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这是多么幸福和快乐的事情。所以 孩子不累。在陪同的路上,孩子不断的和我分享学习感受,看到在如此大量的学习内容下,依然自信满满,劲儿十足,欣慰。
<br></h3> <h3>两个多小时的站立,不停的说,唱……不休息不喝水,佩服体力之余,更深深感受到:工匠精神</h3> <h3>有幸还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特级教师的课。</h3> <h3>每一个人都具有ta的特色 。不变的是对语文的热爱,对经典素读的痴狂。</h3> <h3>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具有一定教龄的老师,为了孩子的阅读,为了孩子们对经典素读的培养,默默付出自己的努力。</h3> <h3>主要想,敢于尝试,精彩的课堂必定属于你。</h3> <h3>课后与老师进行深入交流</h3> <h3>如此的课堂拓展,孩子乐疯了。</h3><h3>陈琴老师的课是两个多小时,其它老师的课是40分钟,连上的话,也消化不了。但是,孩子每次课后,看着那平静的小脸蛋,那双会说话的小眼睛,似乎告诉了你,他很享受课堂上带来不一样的知识。而这些都是孩子在课后与我分享他的收获,他的经历,他的所思所想。</h3> <h3>《易经》小时候有接触过。这次从陈琴老师的课堂里去认识,深入了解《易经》。为此还下定决心说,回来好好学习它。</h3> <h3>对此也感兴趣,值得鼓励。</h3> <h3>语文的拓展,孩子深深喜欢上了</h3> <h3>走进课堂,与名师们共度美好的学习时光。</h3> <h3>讲得投入,听得认真,各自精彩。</h3> <h3>现场的大课,从幼儿园到初中,真的很赞👍</h3> <h3>既要读又要思考还要做笔记,没有半点的空闲时间。</h3> <h3>小班的自主学习</h3> <h3>要求学过的都要背诵</h3> <h3>一个个出来接受背诵的考验。</h3> <h3>课后,抓紧时间到老师那里检查背诵的情况。</h3> <h3>一个个轮流背诵,争分夺秒的学习态度,为老师和孩子点赞。</h3> <h3>没轮到,课间再继续排队。</h3> <h3>提早预习,一早到老师那里背诵今天所教的内容。</h3> <h3>与小伙伴们在一起学习</h3> <h3>路过,偷拍了小班学习的情况。</h3> <h3>在读书中</h3> <h3>尽管前一天晚上多晚睡觉,还是多累。依然坚持早起早读。</h3> <h3>读得投入</h3> <h3>到读书人群中去</h3> <h3>充满阳光的地方</h3> <h3>聚集读书好氛围</h3> <h3>在熟悉的操场上,读书之余,发现好玩的蒲公英。</h3> <h3>孩子就是孩子</h3><h3>有蒲公英,试试它的魅力。</h3> <h3>还有藏在草丛中的各种动物,好奇极了。</h3> <h3>继续走走背背</h3> <h3>累了,坐在美丽的校园里继续读书。</h3> <h3>大,小孩分开学习,看着远去的背影,长大的孩子。</h3> <h3>要努力好好练字了</h3> <h3>拓展学习,向我展示的画。</h3> <h3>说这是自己独有的作品</h3> <h3>课堂笔记(抽其中的一页拍)</h3> <h3>又是美好的一天</h3> <h3>在柳树下读读书,发发呆,美好而难忘。</h3> <h3>若有所思</h3> <h3>投入背书</h3> <h3>再次经过这里,再次被书上的蝉叫声吸引住了。</h3> <h3>在枫叶🍁如画的校园里,孩子最为开心的是,可以近距离观察各种动物。有到处乱飞的蝉、有又大又红又黑的大蚂蚁、有各种小鸟……不管是地上爬的,天上飞的,都会给孩子带来另一番乐趣。</h3> <h3>当然,还有喜欢的植物,有在科学课上认识的草,如今可以直观看到,还可以摘摘玩玩。特别是操场上的蒲公英,一吹仿佛飞向了四方。如孩子所说的:如我们来这里学习的人们,把经典素读撒向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h3> <h3>利用中午短短的几分钟时间,看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h3> <h3>向舍友借的书,看得津津有味。</h3> <h3>利用中午短短的午休时间,把所思所想快速记下。</h3> <h3>小脚丫随着思考也有相应的动作。</h3> <h3>坐在一旁的我,看着就像舞动的舞姿,有趣极了。</h3> <h3>心有所想,脚有所动。</h3><h3>心手脚相连,笔下的文章也是起伏不定。</h3> <h3>中午写不完,晚修前再抓紧时间完成。</h3> <h3>爬着写,跪着也写。</h3> <h3>写着写着又坐了起来,继续写。</h3> <h3>每天坚持写写的好习惯,点赞一下。</h3> <h3>全神贯注</h3> <h3>夕阳西下,依旧迷恋书……</h3> <h3>睡觉前也要看看……</h3> <h3>早起,抓紧时间阅读一页就是一页</h3> <h3>又是美好的一天从诵读开始</h3> <h3>在热爱读书人的影响下,坚持早起早读书的好习惯,我想,这是最大的收获。</h3> <h3>嘿,读书之余,还可以抓蚂蚁?这是玩中学,学中玩吗?</h3> <h3>好玩的天性是孩子特有的</h3> <h3>补拍经典的环节</h3> <h3>仪式感很重要</h3> <h3>努力,得到老师的赞许。</h3> <h3>这是在网络平台上看到的照片</h3> <h3>经过努力后,被评为优秀学员。</h3> <h3>可爱的孩子和老师在一起</h3> <h3>去之前,就只是想陪孩子追追星,所有的上课事情我不参与。因为,感觉离我好远。</h3><h3>但是,孩子说:妈妈,这些知识你小时候没机会学习,现在花点钱就可以学到无价之宝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再说了,我很想和你在一个课堂上学习。</h3><h3>想想也是。就这样答应了孩子,“难为”自己陪读了。</h3><h3><br></h3><h3>七天的学习对于我来说,真的不容易。理由:</h3><h3><br></h3><h3>1.全是大量的干货,很难消化</h3><h3>由于基础差,听起来很是吃力。但是,心里又很想把所听来的记在脑袋里。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面对孩子好学的劲,不想赤裸裸的展现出来,输给孩子。所以,压力还是有的。因为既然来了,就好好学学。</h3><h3><br></h3><h3>2.非学科的教学,一下子很难适应</h3><h3>学语文不多,用语文的知识也就那样。当看着那些主讲者,在一节课里,要兼顾4至14岁的孩子,难度系数很大。但是,抓住语文学科的共通点,致力于扎实的课堂,看到老师们非一般的基本功。更是触动我的是,这些老师一直在努力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背各类的经典文章。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不管是平凡的一线的老师,还是行政人员(校长等领导);不管是教师行业,还是企业文化者……主要拿出真本领,你就圈粉,受欢迎,真真正正的读书人。</h3><h3>这也深深的触动了我。作为我的学科,我的用心是多少?我的了解是多少?我付出了多少?一连串的思想冲击,让我感到害怕,但似乎有力量前行……</h3><h3><br></h3><h3>3.脑力与体力的对抗</h3><h3>自己也参加了不少的培训学习,但从来没有像这次的安排如此之密,如此之丰富。早上6点起床,8点上课,11:30下课(有时接近12点),12:30回到宿舍,12:45至13:30无休(因孩子在身旁,有时睡不了),13:45离开宿舍到课室,14:00开始上课至下午的17:30,18:00至18:50晚餐和休息,19:00至20:30是晚修,然后回到宿舍轮流洗澡。妈妈们还要洗衣服等之类的,我基本上12:00才睡。</h3><h3>由于天气的原因,第二天开始我就有感冒迹象了。但,必须坚持着。因为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拼命的听课学习。而且还要求几位老师加课,这是多好学多值得敬佩的人儿啊。对比起来,自己感到惭愧惭愧。</h3><h3><br></h3><h3>4.感恩强大的团队</h3><h3>来自全国各地接近1000人的活动,有老有小,有教育工作者,有企业文化者,还有不同岗位的家长们。为了让大家学得开心,学得放心,学有所获,任教的老师不仅要做讲师要备课,还要带班做班主任。一人兼顾多项工作,让我非常敬佩。想想自己的情况,这叫累吗?看着老师们的用心,可能今天嗓子沙哑了,第二天又看到活力的老师们了。而且在遇高温天气下,毫无怨言,任劳任怨,努力奉献着。这就是读书人该有的气质和态度,这无形的榜样的力量对我对孩子来说,都是无价之宝的所见所闻。</h3> <h3>虽然基础很弱,但是很喜欢老师们的讲课,有指导性的教学,有丰富的拓展知识(最为喜欢听诗中作者的故事),还有历史的延伸知识(也许受孩子影响,用了几年的时间,现在也慢慢喜欢上了。)</h3> <h3>对于这样的课堂,孩子享受其中,这是我最欣慰的事情。</h3> <h3>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对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这是今后要不断修正注意的地方。</h3> <h3>这样的学习机会,是多么宝贵。</h3> <h3>这样的整合,有利于孩子对作者更直观深入的了解。</h3> <h3>有幸听到全国牛二的衡水中学老师的课。之前有关注过相关的报道。但,没来得像这次听得有滋味。王老师年轻有为,敢想敢做,大敢尝试,研学精神值得学习。作为门外汗,我也听得津津有味。有些东西,在其它学科也是通用的。</h3> <h3>我也不知听了多少节语文课,不管是新课改,还是最基础的拼音教学,还是最难的写作,文言文等学习,似乎学到一点语文的知识。我似乎是重回到小学,初中阶段,感受老师的教学效果。最后想想:哦,原来这样教的啊……</h3><h3>所以,教无定法,只要不脱离教学大纲,不脱离实际,就可以大胆放手的教。至于方法,哪种来之有效,就可以大胆去实践。</h3> <h3>不同的课型,面对的孩子,采用的导入法等都要与孩子的情况一致,才会更快走进孩子的心。</h3><h3>看了好几节课的导入法值得借鉴学习。</h3> <h3>这难吗?不难,用了老师的方法,一下子的就背诵出来了。孩子可以,我不行,佩服孩子的记忆力。</h3><h3>所以,背诵记忆越小越好。</h3> <h3>有些课,我因生病高烧缺了一天的课。不敢偷懒,第二天好转后,马上跟回了大队 </h3> <h3>每天都有不同的课例,不一样的讲座。而,大连的一位教研员的发言至今难忘。难忘1,是开展或推广一项工作的历程,讲得很透彻,可以有借鉴的地方。难忘2,是一个多小时里,一气呵成,没有停顿,思维清晰,言语表达精炼到位,确实是年轻有为。为什么就这样好呢?我想,最简单的理由是用心工作了,用心思考了,用心实践了,才会有这接地气的走心的发言。什么都离不开“认真”两字。</h3> <h3>提炼得很好,值得学习。</h3> <h3>有大格局才会走得更远</h3> <h3>语文学科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达到高分数,它必须是要沉淀要积累要持之以恒的学习,才会有这素养。</h3> <h3>太多的知识了,我真的一下子还不适应</h3> <h3>而对于孩子来说,哪怕是《易经》都听得津津有味。课后我问:听得懂吗?孩子答:小时候,爸爸有让我读过,背过。今天听老师一说,似乎更明白了。</h3><h3>怪不得和我说,回来后要好好读懂它,消化它。</h3> <h3>看了都晕</h3> <h3>要背诵</h3> <h3>历史知识</h3> <h3>《诗经》也涉及</h3> <h3>《黄帝内经》更是要全面理解</h3> <h3>不管是诗还是词,任何的题材都要会……</h3><h3>不管会不会写,都要多动笔写写……</h3><h3>不管记不记得住,都要多读多看……</h3><h3>不管有任何的借口,读书恒心不可无……</h3> <h3>总有它的精彩之处……</h3><h3>总有它的魅力四射……</h3><h3>总有它的无价之宝……</h3> <h3>尽管我身体不适,也要努力坚持着……</h3><h3>尽管我不太明白,也要认真的学习……</h3><h3>因为,孩子在旁边看着我,监督着我……</h3><h3><br></h3><h3><br></h3><h3> ———未完,请继续关注(下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