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91年12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导致苏联解体,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换成了白蓝红三色旗。</h3><h3> 我在少年时代就开始阅读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巨著《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以及普希金、高尔基等文学巨匠的作品,对列宁、斯大林、朱可夫等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耳熟能详,这一切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共有的记忆。在苏联解体27年后的今天,怀着向往的梦想和难舍的情结,踏上俄罗斯的土地,寻觅红色记忆的踪迹。</h3> <h3>苏联时期的莫斯科红场,左侧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着红色的国旗。(此照片来自网络)</h3> <h3>6月中旬,来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恰逢世界杯足球大赛,只能远晀封闭的红场,左侧克里姆林宫上空为俄罗斯的三色国旗。</h3> <h3>坐落于红场西侧的列宁墓</h3> <h3>克里姆林宫位于莫斯科中心地带,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我们从特罗伊茨克塔楼(又称圣三一塔楼)进入参观这座宏伟的建筑群。</h3> <h3>克里姆林宫的行政办公区</h3> <h3>列宁及历届国家领导人办公的枢密宫,也是当今普京的总统官邸。</h3> <h3>克里姆林宫的钟楼,顶端的红五星是在1935年以红宝石镶嵌而成,替代了原沙皇时期的双头鹰。二战期间将红宝石拆卸后用以购置战争急需的飞机、坦克,如今的红五星为红色玻璃装饰。</h3> <h3>克里姆林宫墙外的无名英雄纪念碑,是为1941~1945年间卫国战争中牺牲的无名英雄而建。墓碑上镌刻着俄文“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与世长存。”</h3> <h3>纪念碑为军旗、钢盔和燃烧着的长明火炬</h3> <h3>红场北面的国家历史博物馆</h3> <h3>“苏联战神”朱可夫元帅雕塑</h3> <h3>苏联时期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办公大楼</h3> <h3>莫斯科二战胜利纪念广场</h3> <h3>圣彼得堡市政厅大门</h3> <h3>大门内侧关于列宁曾在此办公的铭牌</h3> <h3>市政厅院内的雕塑~马克思</h3> <h3>恩格斯雕塑</h3> <h3>市政厅大楼</h3> <h3>大楼前经典的列宁挥手塑像</h3> <h3>列宁在此挥手:占领冬宫!</h3> <h3>苏联时期修建的莫斯科地铁,深度均在100多米,有的多达4层,在卫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近200个地铁站各有特色,享有“地下艺术殿堂”的美誉<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基辅站的装钸与绘画,最能体现苏联时期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革命热情。</span></h3> <h3>炼钢工人</h3> <h3>模范矿工</h3> <h3>苏联人民团结在列宁的旗帜下</h3> <h3>科学种田</h3> <h3>喜获丰收</h3> <h3>打魚归来</h3> <h3>地铁站~“地下艺术殿堂”</h3> <h3>苏军军人</h3> <h3>技术人员</h3> <h3>地铁站有关苏联海军素材的绘画</h3> <h3>“十月革命”攻打冬宫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h3> <h3>马克思雕塑广场</h3> <h3>俄罗斯是个崇尚英雄的国度,新圣女公墓中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墓地,上方雕塑的是他在临终前臥床状态,下方是红军帽和马刀,人们以鲜花祭奠这位伟大的军人作家。</h3> <h3>卓雅的墓地,雕塑的是她在被德寇绞死前的姿势和表情。我在小学时就读过《卓雅与舒拉的故事》,苏联卫国战争中女英雄卓雅,就像刘胡兰影响了整整几代中国人。</h3> <h3>卓雅牺性后,她的弟弟舒拉进入坦克学校,毕业后参加了战斗,并获得一级勋章和红旗勋章,但在胜利到达的前4天,舒拉也壮烈牺牲在战场上。</h3> <h3>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以“图”字命名的飞机有100多种。</h3> <h3>中间为炮弹专家戈沃洛夫墓碑,他曾任远东苏军总司令。</h3> <h3>这是莫斯科的三杰之墓,分别是多瓦托尔少将、飞行员塔拉里欣中尉和瓦西里耶维奇少将。</h3> <h3>四星级中将列别德,他的一生堪称传奇,战功赫赫,在1996年俄罗斯首轮总统大选中得票名列第三,2002年离奇死于一场空难。</h3> <h3>圣彼得堡二战胜利纪念广场</h3> <h3>莫斯科国民经济展览中心</h3> <h3>正门顶端上方的男女社员手举丰收麦穗的雕塑,以及下方的原苏联国徽图案,唤起我难以忘怀的记忆。</h3> <h3>大门东北侧工人和集体农庄社员手举镰刀、斧头的雕塑,是原苏联电影制片厂的片头。</h3> <h3>当年我国北京、长春电影制片厂也有类似的电影片头</h3> <h3>莫斯科大学主楼,典型的斯大林建筑。</h3> <h3>苏联斯大林时期的外交部大楼,现为俄罗斯外交部办公大楼。</h3> <h3>俄罗斯外交部大楼上方仍保留着原苏联的国徽图案</h3> <h3>列宁雕像。</h3><h3>通过这次俄罗斯的暂短旅行,将拍摄的碎片化红色记忆整理起来,以美图惠存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