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陈祖运

<h3>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夏季的时节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h3><h3> 暑: 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有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的阶段,需要加强田间的管理。</h3> <h3>中文名 小暑</h3><h3><br></h3><h3>外文名 slight Heat</h3><h3><br></h3><h3>代表的寓意 天气开始炎热</h3><h3><br></h3><h3>气候的特点 气温升高,进入伏旱期</h3><h3><br></h3><h3>季节 夏季</h3> <h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署,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h3><h3>暑:表示炎热的意思,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有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h3><h3>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视对身体的养护。</h3><h3>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则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需注意防涝。</h3><h3> 小暑标志 出梅 入伏</h3> <h3>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季雨。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负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h3><h3> 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重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h3><h3> 农村的谚语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h3><h3> 这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和台风带来的降水,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有时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响。</h3> <h3>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余,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小暑,虽不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h3><h3> 小暑真是民间繁忙的时候,种植蔬菜,备注足过冬,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都在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炎热的时候,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h3><h3><br></h3><h3> 热在三伏,此时正式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减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h3><h3><br></h3><h3>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消暑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防暑,但是不要使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的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h3><h3> 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材,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过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h3> 时当小暑之际,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有一定的规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div>  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可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至精神失常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然而,心神受损又必涉及其它他脏腑,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这喜是在不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故夏季养生重点投出[心静],</div><div><br></div><div>心静自然凉</div> 诗云,地煮天蒸望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旱南涝北新天壤,总有荷塘色味同。<div>(左河水)中国的南方地区在小暑时节平均气温一般在三十三度左右,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七月中旬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度,日最高气温高于三十五度。而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的景象。</div> <h3>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七月七日或八日是太阳达到黄经105度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直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有到最热。</h3><h3><br></h3><h3>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个侯:"一侯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 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 七月》中描述蟋蟀的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在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h3><h3> 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h3> <h3>小暑前后,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的季节,常年7、8两个月的暴雨数可占全年的百分之75%以上,一般为三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爆发,甚至引起泥石流。</h3><h3>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的措施,尽量减少危害。</h3><h3> 小暑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雷暴最多的季节,灾害,亦须注意预防。</h3> <h3>  小暑,六月节。《说文》曰: 暑,热也。</h3><h3>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h3><h3><br></h3><h3> 温风至。至,极也,温热之风至此而极矣。</h3><h3><br></h3><h3> 蟋[音悉]蟀[音率]居壁。一名蛬[音拱],一名蜻蜓,即今之促织也。《礼记注》曰:生土中,此时羽翼稍一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h3><h3> 盖萧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知深则在野而鬥鬭。</h3><h3>鹰始击[《礼记》作鹰乃学习]。</h3><h3> 击,搏击也,应氏门曰: 杀气未肃,鸷猛之乌始习于击,迎杀气也。</h3> <h3>  小暑前后,除去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的管理了,早稻处于灌浆的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中稻尾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产。</h3><h3> 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蘖肥,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5至7天施足"送嫁肥"。</h3><h3> 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扠,于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的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玲脱落。</h3><h3> 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实时防治病虫害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个重要环节。</h3> <h3>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h3><h3><br></h3><h3>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h3><h3><br></h3><h3>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h3><h3><br></h3><h3>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h3><h3><br></h3><h3> [唐] 元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