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陈萸书</h3> <h3><font color="#010101">"江苏師院附中高三(4)班“——我们的班级!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班的同学来自苏州市、吴县、昆山、太仓、常熟、沙洲各县。当年我们一十七岁,而如今我们七十一岁!当时因文革,我们在校五年,除去假日,近一千五百个日日夜夜,我们同窗共读同桌而餐…… 在此离校五十周年之际,经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这本弥足珍贵的影集终于如约而至!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影集记录了我们离校五十年来历次聚会的欢乐,记录了我们快乐幸福的晚年生活……,无不充满着浓浓的同学情和深深的怀恋!个人页面中的你我,从青年步入老年,瞬间切换。这里展现了同学们当年的芳华,中年的风采,晚年的彩霞。这里珍藏了跨越半个世纪的深情厚谊和我们各自的精彩人生!如今,我们虽都已步入古稀,但我们要象五十多年前一样,至真至善简单快乐! 时光虽老,我们芳心永存风采依旧!</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离校二十年后首次在苏州聚会,留影于苏州大公园</h3><h3>前排左起江可 冯润玲 刘必倩 张秦芬 </h3><h3>虞家骅 潘家琳 陈筠 夏金娣</h3><h3>第二排左起王铭 王凤琴 陈嘉裕 吴大同 </h3><h3>沙德琪 欧阳信 尤桦 仇庆平</h3><h3>第三排左起章元琪 张一鸣 毛铮 杨祖新</h3><h3> 池建础 杨镛声 袁中林 陆坤荣 程言</h3> <h3>一九九七年相聚在常熟</h3><h3>前排左起尤桦 陆丽华 冯润玲 江可</h3><h3>后排左起陈嘉裕 周惠良 杨祖新 虞家骅</h3><h3>张秦芬</h3> <h3><br></h3><h3>一九九八年离校三十周年回母校</h3><h3>前排左起 张秦芬 尤桦 冯润玲 江可 陈筠 </h3><h3>刘必倩 陆丽华 王凤琴 王铭 虞家骅</h3><h3>后排左起 张一鸣 韦鋆泉 池建础 陆坤荣</h3><h3>毛铮 吴大同 杨祖新 秦兆基老師 徐钧康 罗化 周惠良 陈家桢 杨镛声 李兵 王永顺</h3><h3>陈嘉裕 朱养刚</h3><h3> </h3> <h3>离校三十周年回母校</h3> <h3>二OOO年十一月十九日 聚会在昆山</h3><h3>前排左起仇庆平 吴苏生 虞家骅 冯润玲 </h3><h3>王铭 刘必倩 周晓文 陈筠 </h3><h3>笫二排左起章元琪 程言 宋亦可 张一鸣</h3><h3>罗化 陈嘉裕</h3><h3>第三排左起毛铮 杨镛声 韦鋆泉 杨祖新 </h3><h3>池建础 徐钧康 陈家桢</h3> <h3>昆山聚会留影</h3> <h3>二00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校庆一百周年回母校</h3><h3><br></h3> <h3>上山下乡四十周年回母校,高三年级同学合影 </h3><h3> 前排左十起夏金娣 冯润玲 潘家琳 陆丽华 江可 吴苏生 仇庆平</h3><h3>第二排左四 殷明芬 左七起王铭 虞家骅 </h3><h3>张秦芬 刘必倩 在十七 程言</h3><h3>第三排左一 池建础 右一 宋亦可</h3><h3>第四排左二 王永顺 左九 毛铮 左十三 陈嘉裕</h3><h3>周惠良 杨镛声 陈家桢 朱养刚 徐钧康 </h3><h3>后排十三 陈萸 韦鋆泉 陆坤荣 吴大同 </h3> <h3>二OO八年十月十八日 离校四十周年回母校</h3><h3><br></h3> <h3>二00九年十月三十日 聚会在太仓 </h3><h3>太仓明德中学吴健雄科技馆前留影</h3><h3>前排左起虞家骅 江可 冯润玲 吴苏生</h3><h3>刘必倩 陈筠 夏金娣 潘家琳 仇庆平</h3><h3>王凤琴 王铭</h3><h3>第二排左起吴大同 李兵 陈家桢 罗化</h3><h3>陈嘉裕 袁中林 张一鸣 沙德琪 宋亦可</h3><h3>陆坤荣 朱养刚</h3><h3>第三排左起池建础 周惠良 韦鋆泉 杨祖新</h3><h3>毛铮 钱仕钧 章元琪 徐钧康 杨镛声</h3> <h3>太仓郑和公园留影</h3> <h3>太仓郑和公园留影</h3> <h3>二O一三年离校四十五周年聚会</h3><h3>前排左起江可 仇庆平 周晓文 张秦芬 刘必倩</h3><h3>尤桦 潘家琳 陈筠 冯润玲 </h3><h3>第二排左起王铭 吴苏生 宋亦可 吴大同 </h3><h3>陈嘉裕 陆坤荣 沙德琪 袁中林 虞家骅</h3><h3>第三排左起杨镛声 韦鋆泉 池建础 杨祖新</h3><h3>毛铮 徐钧康 周惠良 张一鸣 钱仕钧</h3> <h3>二O一四年四月相聚常熟虞山</h3><h3>前排左起王铭 冯润玲 刘必倩 吴苏生 </h3><h3> 虞家骅 尤桦 潘家琳 陈筠 仇庆平</h3><h3>后排左起张一鸣 徐钧康 杨镛声 毛铮</h3><h3>罗化 袁中林 沙德琪 陈嘉裕 杨祖新</h3><h3>周惠良 陈家桢 韦鋆泉 吴大同 朱养刚</h3><h3>宋亦可</h3> <h3>二O一六年三月 相聚常熟昆承湖</h3> <h3>二O一六年五月十四日 苏州工业园区聚会</h3><h3><br></h3> <h3>二O一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校庆11O周年</h3><h3>相聚在瑞云峰下</h3><h3>前排左起程言 夏金娣 王铭 冯润玲 陆丽华</h3><h3>刘必倩 虞家骅 仇庆平 潘家琳</h3><h3>后排左起欧阳信 周惠良 徐钧康 毛铮</h3><h3>陈兴万 韦鋆泉 池建础 陈嘉裕</h3> <h3>为母校110周年华诞干杯!</h3> <h3>二O一七年四月十二、十三日 相聚苏州太湖三山岛</h3><h3><br></h3> <h3>三山岛留影</h3> <h3>二O一七年十一月十、十一日聚会在常熟</h3><h3>方塔公园留影</h3> <h3>宝岩生态园留影</h3><h3><br></h3> <h3>沙家浜留影</h3><h3> </h3><h3><br></h3> <h3>青春芳华正茂 中年风采绚烂 晚年夕阳也美好</h3> <h3>聚会拾趣</h3><h3> 离校五十载难忘同窗深情,期间我们进行了多次聚会,每次聚会都是那样的高兴,那样的欢乐难忘!我们在一起忘记了年龄,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纯洁、简单、快乐………</h3><h3> 次次聚会令人难忘,张张留影记录了我们聚会的趣事……</h3><h3><br></h3> <h3>太仓郑和公园留影</h3> <h3>太仓明德中学吴健雄墓园留影</h3> <h3>相聚在母校西花园瑞云峰下</h3> <h3> 相聚在母校西花园瑞云峰下</h3> <h3>相聚苏州太湖三山岛</h3><h3>茶园踏青 湖边觅石</h3> <h3>苏州太湖三山岛留影</h3><h3>骑車环岛游 登一线天</h3> <h3>苏州太湖三山岛留影</h3><h3>休闲 购物</h3> <h3>三山岛留影</h3> <h3>方塔公园留个影</h3> <h3>相聚常熟</h3><h3>欢聚一堂 其乐融融</h3> <h3>相聚常熟</h3><h3>游常熟宝岩生态园</h3> <h3>宝岩生态园里的欢歌笑语</h3> <h3>沙家浜留影</h3> <h3>沙家浜留影</h3><h3> </h3> <h3>历次苏州市同学小聚集锦</h3><h3><br></h3><h3>老有所乐 老有所学 老有所养 </h3><h3>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h3> <h3>我们班里的书画家</h3><h3>陈萸同学的书画作品</h3> <h3>虞家骅同学的拳</h3> <h3>刘必倩的功,江可的舞</h3> <h3>快乐幸福之家</h3> <h3>祖孙乐</h3> <h3>健康快乐的第三代</h3> <h3>我们班的旅游达人 李兵</h3> <h3>李兵的攝影作品</h3> <h3>我们都是旅游达人</h3> <h3>我们的攝影</h3> <h3> 我们的影集到此将暂告一段落。</h3><h3> 五十五个春秋悄然逝去。一群同窗共读稚气未脱的孩子,如今都已步入古稀之年。</h3><h3> 为了共和国的繁荣昌盛,为了扛起家的责任,我们呕心沥血,耗尽了青春精力,甚至宝贵的健康。</h3><h3> 五十五个冬夏,我们共闯荆棘,同跨泥潭。</h3><h3>如今,我们迎来了绚烂的夕阳,让我们共同沐浴阳光晚霞,度过人生最美好的温暖时光。</h3><h3> 影集制作:GSS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