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系统内低年资护士对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及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保障病人生命安全和健康,6月8日下午,心内保健系统对N0~N1能级护士进行了床边应急演练和急救能力的全面考核。<div>当天下午由科护士长侯岩芳老师的带领下,各个病区的护士长对我们九个护士进行了考核。考核时要求设定场景随机抽取,病区护士随机分组,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抢救职责,各种护理操作包括吸氧,心电监护,心电图,微量泵,静脉输液,吸痰,电除颤,简易呼吸球囊使用等穿插整个急救过程。现将6B</div><div>护士急救考核的部分场景展示如下:</div><div>第一组:猝死</div><div>刘慧如:评估患者/胸外按压</div><div>王爱霞:心电监护/电除颤</div><div> 冯杰: 吸氧/简易呼吸球囊/检测生命体征</div><div> 荣頔:建立静脉通道/心电图/抢救过程记录</div><div>巡视病房过程中发现病人呼之不应,床旁呼叫器呼救其他医护人员,判断病人意识丧失,无颈动脉搏动,立即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使用简易呼吸球囊,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同时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准确记录抢救时间及用药,抢救过程中呼叫就近人员联系麻醉科气管插管(8931),在抢救时病人出现室颤,征求家属同意,立即电除颤,复苏成功后留取心电图,最后安抚患者,并于家属沟通……</div><div><br></div> <h3>第二组:输液时发生过敏反应演变成过敏性休克</h3><h3>刘艳萍:评估患者、胸外按压</h3><h3>李瑞霞:吸氧、简易呼吸气囊</h3><h3>于风杰: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h3><h3>曹媛媛:抢救记录、建立静脉通道</h3><h3>阚俊玲:吸痰</h3><h3>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皮肤潮红,呼吸困难,立即停止输液,呼救其他医护人员推抢救物品至床旁,更换输液器及液体,提高氧流量,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患者血压80/40,脉搏细弱,口唇发绀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你盐酸肾上腺素静推,又设定患者猝死,发生室颤等场景,给予胸外按压,电除颤,联系麻醉科气管插管,吸痰等,复苏成功留取心电图,安慰患者,并于家属沟通……</h3><h3><br></h3> <h3>通过这次考核,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的不足,现把考核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h3><h3>1、抢救记录不完整,抢救时不是做每项操作时都看时间,抢救意识差,配合不够默契,现场混乱</h3><h3>2、抢救时未及时撤离床头,挪床。</h3><h3>3、胸外按压时中断</h3><h3>4、电除颤除颤时位置不正确,按压力度不够,未询问家属的意见。</h3><h3>5、呼救时未遵循就近原则。</h3><h3>6、抢救过程混乱,心里素质差,仪器放置不合理</h3><h3>7、胸外按压过程中未及时松开面罩</h3><h3><br></h3><h3><br></h3> <h3>通过这次考核,不仅使大家熟练掌握了应急能力,抢救技巧,还使大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激励我们努力加强自己的操作水平水平和专业知识,做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