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二师六团二百多名战友重回第二故乡美丽紫阳

查新年

<h1> 由著名书法家、原六团老班长向延法发起,经过半年多的充分酝酿和精心策划,并得到紫阳三线建设志愿者服务协会的大力配合,二百多名六团战友重回第二故乡一一美丽紫阳,终于成行。</h1><h1> 此次活动也受到了紫阳县委和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副县长亲自召开协调会,统一安排布署相关部门分头负责,全力以赴,给予高规格的接待。</h1><h1> 5月20日战友们从全国各地赶往紫阳报到,分别入驻在新华、紫苑、鑫煌、源森等四个酒店。</h1><h1> 5月21日上午在紫阳中学多功能厅举行联欢会,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及相关部门领导到会。与英雄的铁道兵老兵们共联欢。</h1> <h1> 联欢会前,各省战友上台合影留念。</h1> <h1> 县上领导致欢迎辞,向老兵们介绍了四十多年来紫阳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紫阳人民的崭新精神面貌。35万紫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伟大的铁道兵当年为我们修建了一条幸福大道,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紫阳永远感谢铁道兵,热情欢迎老兵们常回紫阳看看。</h1> <h1>  本次访问团长、原六团副团长王青年发表讲话,已经78岁的他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回顾了铁二师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的辉煌历史,又回忆了四十八年前从越南战场回国后,赶赴紫阳修建襄渝线的坚苦岁月,六团几次转换修建工地,战友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物质馈乏的年代,紫阳人民养育了我们,军民情深。四十多年过去,重回紫阳,成为战友们的共同心愿。感慨紫阳的巨大变化,感谢紫阳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热情欢迎和接待,感激紫阳志愿者服务协会为我们所做的一切。</h1> <h1>  向延法战友分别向县政府、文广局、民政局、紫阳志愿者服务协会赠送了书法作品。</h1> <h1> 紫阳县人民也向英雄的铁道兵老兵们回赠了礼品,紫阳富硒茶。</h1> <h1> 紫阳第一声邹建军和六团老兵共同主持了联欢会。</h1> <h1> 紫阳志愿者和六团老兵同台演出。</h1><h1> </h1> <h1>  紫阳民歌《欢迎您到紫阳来》。</h1> <h1> 六团老兵唐太明诗朗诵《重返大巴山》。</h1> <h1>  六团老兵李桂专独唱《巴山顶上修堰塘》</h1> <h1>  六团老兵京胡独奏《夜深沉》。</h1> <h1>  六团老兵和紫阳著名民歌传承人夏清华先生合凑《咱们是一家人》。</h1> <h1> 紫阳志愿者小合唱《郎在对门唱山歌》、《三月三上茶山》。</h1> <h1> 紫阳瑜伽协会表演《伽人瑜伽》。</h1> <h1>  紫阳志愿者们始终是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他们用真挚的友情和热情的服务,赢得了铁道兵老兵的尊敬和赞美,在老兵们心目中,他们就是紫阳对外的名片和形象大使。</h1> <h1>  台上是演员,台下是服务员。</h1> <h1>  任玉文战友走了,我们尊敬的崔嫂接过丈夫的班,更加热情地为战友们服务。</h1> <h1> 巴山埋忠骨,汉水荡英魂。在当年机械化水平还不高,全靠的人海战术奋战,数百名铁兵学兵,近千名民兵为襄渝线建设付出了年轻又宝贵的生命。紫阳境内共有大巴山、向阳、东山三个陵园,分别安葬着铁六师和铁二师几百位烈士。</h1><h1> 战友们每天清明节前都会自发的到紫阳为烈士扫墓。每年重回紫阳的战友们也要集体组织到烈士陵园祭奠牺牲了的战友。</h1><h1> 本次六团访问团还有几位烈士的家属前来祭奠自己的亲人。</h1> <h1>  5月21日下午,战友们打着伞冒着雨,走上东山烈士陵园,举行了庄严的祭奠仪式。</h1> <h1>  老指导员宣读祭文。</h1> <h1>烈属祭奠自己的亲人</h1> <h1> 濛濛细雨,是我们哭泣战友的热泪。</h1><h1> 亲爱的战友,安息吧,祖国不会忘记你们,紫阳人民和并肩战斗的战友更不会忘记你们。</h1> <h1> 摄影摄像:李志芳 程前方 查新年 撰稿:查新年</h1><h1> 2018.5.22.清晨5:57于西安南郊</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