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18年5月6日伴着濛濛细雨,我们兴华中学四位教师在曲沃县教科局党组成员张惠龙、师训股股长费玲梅、教研室主任王建民、安检股股长张勇的带领下安全抵达仰慕已久的教育之城——南通,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学习之旅。</h3> <h3>当天下午2:00,我们参加了曲沃教科局党组成员张惠龙、南通大学党委书记陈炜出席的开班典礼,典礼由南通大学教授郁美主持。</h3> <h3>这是南通大学副教授严奕峰开展破冰活动。</h3> <h3>在他的指导下,老师们积极准备,群策群力,最后各小组的精彩展示赢得了在场同仁们的热烈掌声。</h3> <h3><font color="#010101">5月7日清早,我们在酒店台湾厅聆听淮安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於德甫的《阅读教学的三个着力点》,他的观点如一缕曙光照进每个老师的心田,语文阅读教学中,文体感的培养极其重要,阅读与写作都是文体思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感。</font></h3> <h3>当天下午,我们初中语文组乘车来到田家炳中学,校长陈永兵给我们分享了他的《校园情感场构建的情感交往型课堂》探索过程及他的愿景:处处散发情感文化气息,事事发现情感文明素养。</h3> <h3>校园里处处彰显学生情感交往:爱心暖壶、诚信超市,最引人注目是放在楼道边的这架钢琴,不仅能弹奏优美的乐曲,更是奏响师生和谐之曲的琴,相信悠扬的琴音,一定会乘着改革之风穿越空间,传到千里之外的北国小城。</h3> <h3>这是田家炳中学宋花艳老师和宣卫东老师的公开课《永久的生命》和《口技》,孙老师切入无痕,走进文本,呼吁大家珍惜生命,遇见最美的自己。宣老师睿智幽默,他在课堂上故设失误,激活了学生思维,使学生自我解读文本,自我构建课堂。</h3> <h3>离开田家炳中学前的留影,希望这所学校的情感交往课堂理念留在心中。</h3> <h3>初夏,南通,清晨还有一些凉意,但挡不住老师前往学习的脚步,5月8日来到通州区育才中学。</h3> <h3>这是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经典诗文同课异构活动现场,上午,首先是南通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王艳玲老师和上海市浦东区骨干教师唐敏老师的《登幽州台歌》课堂教学展示,她们的课堂引导自然流畅,使学生能够穿越时空与忧郁悲愤的陈子昂对话,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去感受那个怀才不遇的陈子昂。</h3> <h3>《河中石兽》的同课异构现场。</h3> <h3>我们认真学习不想错过课堂上的每一个精彩片段。</h3> <h3>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丽钧《信仰中文》的报告,让我们领略了中文的“美”、“洁”、“芳”、“旨”、“妙”。</h3> <h3>5月9日来到期盼已久的南通大学,心中还有一些激动与兴奋,看到校园里步履匆匆的莘莘学子,顿时,心生几分羡慕,来不及细看郁郁葱葱的道旁树;来不及欣赏茵茵草坪里的朵朵野花,直奔18号楼的1114教室。</h3> <h3>在南通大学的教室里听了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海清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和南通大学的副教授黄新辉的《数字化时代的课堂重建》的报告,对核心素养的内涵是深度学习,它的指向学生的多维思辨、知识再建、学习以创新。</h3> <h3>休息之余走进南大范曾艺术馆,透过范曾的书画作品,足以窥见他的家国情怀。</h3> <h3>学习的第四站,在东方中学观摩了科幻小说《带上他的眼睛》和文言文《河中石兽》的课堂教学过程。</h3> <h3>5月11日上午,聆听了市教科院教研员、特级教师李凤老师的《读人 读文:语文教学的要旨》的讲座,语文老师要读文章、读教材、读学生,老师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伙伴,要人生出彩,先做好人,做真人。是的,我们要做一位有幸福感的老师。</h3> <h3><font color="#010101">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一周的时间我们圆满完成规定的课程。</font></h3> <h3>颁发毕业证书</h3> <h3>我们四人的课堂笔记。</h3> <h3>老师们每天晚上都写出自己当天的听课心得。</h3> <h3>直入人心的震撼,精准独到的专业,智慧在脑海中碰撞,心灵得到启迪。感谢曲沃县教科局的领导、感谢美丽的南通,初夏的小雨浸润我的心,滋养我的智慧,让我们携手一路向前,追逐更美好的教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