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宋肇始祖清之公后裔世系简表

·鹤凫渚·

<h3>由于本族谱图片比较大,打开查看需等几秒,以下各图片均可放大查看,查看方法为:保存到手机相册,然后再在相册打开,可以放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郑氏宋肇始祖清之公后裔世系总表</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郑氏宋肇始祖清之公后裔世系简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更新于2025年4月8日</p><p class="ql-block"><br></p> <h3>以下文字是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郑恒公、清之公先祖的简介。如有错误请联系指出。</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郑氏宋肇始祖清之公后裔世系简表之郑恒公、清之公简介</span></div><br>郑恒公<br>中文名:郑桓公 别 名:王子友、郑伯友<br><br>郑桓公(?-前771),西周末年周厉王少子,周宣王异母弟。姬姓,郑氏,名友,故又称姬友、郑友或郑伯友,史称郑桓公。为周司徒,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是春秋时期郑国的第一代国君。周幽王时期,郑桓公身为周王室的司徒,看出西周马上就要灭亡,于是,在太史伯的建议下,于桓公三十三年(前774年)将郑国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百姓迁移到东虢国和郐之间(今河南嵩山以东),号称新郑(今河南新郑一带)。<br><br>桓公受封<br>  周宣王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静把自己的异母兄弟姬友分封到都城镐京附近的咸林,在今陕西省华县西北一带,国号为郑,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郑国。姬友,史称郑桓公,又因为郑国是三等诸侯国,国君为伯爵,郑桓公也叫郑伯友。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姬宫涅即位,因为郑桓公是他的亲叔叔,就封他为司徒,掌管全国土地和户籍。<br><br>--------------------------------------------<br>清之公<br>郑清之(1176年-1251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郑覃之孙,郑洽玄孙,宋孝宗淳熙三年出生,嘉泰二年(1202年)进士及第,曾和史弥远一起议定废济王赵竑而立理宗为皇帝,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曾三次担任宰相,第三次担任宰相时,年事已高,政事都由他的妻子、儿子处理,使那些被废罢的人都趁机用贿赂的手段得以任用,被世人所轻视。<br><br>荥阳郑氏,世居河、洛流域(河南省荥阳郡),晋代永嘉之乱,荥阳郑氏为避战乱,遂衣冠南渡,跨越长江而客居江南,遂称渡江后裔、客家人、河洛儿郎,其祖先南宋丞相郑清之原先客居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后晚年因致仕福建,卒于任上,葬于福建汀州永定县,其子孙遂居福建,尊郑清之为福建汀州永定郑氏入闽一世祖,下传裔孙现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四川等 地及海外。<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派字眼及世系次第(辈分)排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派字眼及世系次第(辈分)排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汉九公后裔世系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九公后裔世系表<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冲九公后裔世系表<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