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姓第一村——大长陇

申晓辉

<h3>自古注重宗族关系的潮汕人 在潮阳、揭阳、普宁等地区 </h3> <h3>以同姓氏族 形成的大村落 是很普遍的现象</h3> <h3>一万人以上的氏族大村落 犹若群星璀璨 </h3> <h3>两、三万人以上的 放眼潮汕平原 还最为普遍</h3> <h3>2月25日我们从广州坐高铁到潮汕 发现去乘那的列车 单走一个通道</h3> <h3><font color="#010101">不到一小时 就发一列 且车车满员 临近检票口 人都没处可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初十当天 我们没去 曾为中国人口第一县市的潮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而到达 现在中国人口最多县市 普宁</font></h3> <h3>在普宁 有着人口几大特点的村庄 最多的方姓同宗聚集地——洪阳镇</h3> <h3><font color="#010101">最大的庄姓村落——果陇村</font></h3> <h3>人口最多的村庄——大长陇</h3> <h3><font color="#010101">大聚村落 使潮汕地区形成“陈林蔡 天下半”的现象</font></h3> <h3>最有名的如“普宁陈半县”、“普宁客家四族:郑赖杨温”、“洪阳方半镇”等 </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住的洪阳镇 距大长陇村40多公里 街边吃饭一问 几家店铺老板也都姓陈</font></h3> <h3>大长陇每家每户的内大门上 都写着"颍川旧家"问来历 很多年轻人不明</h3> <h3>以为是"颖川旧家"" "颍"和"颖"不同 颍川即颍河 发源于河南登封 流进安徽注入淮河</h3> <h3>周武王灭商之后 封舜的后裔妫满在陈国 即现在河南开封以东、安徽毫县以北区域 </h3> <h3>妫满的子孙以国为姓 于是就有了“陈”这个姓</h3> <h3>妫满本支繁衍 传到25世孙妫健 生三个儿子升、桓、轸 陈国被秦始皇灭亡后 轸到楚国做了丞相 </h3> <h3><font color="#010101">被封颍川侯 迁至河南颍川 成后世陈姓汉族人的共同祖先 这就是“颍川旧家”的来历</font></h3> <h3>后陈姓祖先 从河南迁移至福建的莆田</h3> <h3>至680多年前 大长陇的祖先陈秋月来了</h3> <h3>陈秋月 1336~1406年 他是莆田第一任县令陈迈公第21世孙 </h3> <div>乳名逢子 官将士郎 妣杨氏 生四子 陈昆岗 陈养 陈阳 陈德 </div> <h3>旧时的大长陇村属潮阳县 1958年划归普宁军埠镇时 即被誉为全国人口第一村 </h3> <h3><font color="#010101">常住人口达4.5万 比一些镇的人还要多 其海内外人口约为20万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村呈块状分布 建筑多为传统贝灰 三合土结构潮式民居 也有新建钢筋水泥楼 古寨围神庙多处</font></h3> <h3>自明清到民国至现代 历建祠堂约四十六座 公室公厅则不胜其数</h3> <h3>过春节时 旅居东南亚、欧美及香港等地 从大长陇村出去的人 只要有条件都回家过年</h3> <h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他们为家乡捐资建影剧院、产育院、侨联楼、福利院、学校等多处</h3> <h3>大长陇灯笼 除姓氏郡望之外 写得最多的是“千子万孙” 游神活动 最震撼的是 响彻云天的"老爷保贺"声</h3> <h3>初十四的黄昏 没人指挥 更无人疏导 村中各处各户人家的男丁 </h3> <h3>陆陆续续走行 来到东门埕神厂前营圈 </h3> <h3>每人手持一把T字型的架子 架子两边挂灯笼 架子中间插香火 </h3> <h3>连续几巡之后 再抬出老爷出游</h3> <h3>我们注意到在巡游队伍中 始终不见女性身影 不用问便知 </h3> <h3><font color="#010101">在男尊女卑的封建制度下 这个习俗也延续下来</font></h3> <h3>历史上 大长陇曾分成三乡 即一乡长盛 二乡长泰 三乡长乐 </h3> <h3>三乡不知何时拆 也不知何时并 像大长陇这庞大的村落 早应拆分为多个行政村 </h3> <h3>但这里没有 只形成七大自然村 七个村中 又细分多个角落 </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些角落 以一座祠堂形成分支而自治 最终以老寨东门始祖祠 陈氏家庙萃涣堂 为核心枢纽</font></h3> <h3>进而呈现 相对独立又统一的村落系统 这就是典型的潮汕村落</h3> <h3>这个超级大村 大得震撼 从西至东3公里连绵 自北向南2.5公里不断 以中部建于明代的老寨为中心 </h3> <h3>新老不一的寨围 厝局呈放射性 朝四面扩展</h3> <h3>其中以东部聚落为最大型 南部近山而止 西部 北部临普宁大道 </h3> <h3>陈家后人出过 清朝红顶商人陈玉斋 也有法国籍华人首富陈克威 陈克光 也不乏普通的挑夫民工</h3> <h3>为拍好每一图 我们接连两天来此村 第一天摔了跤 就地三个滚的老泡儿 </h3> <h3>第二天就被村民认出: "老人家,你可千万当心呀" 能分享辛苦所得 值了 插入米缸的灯笼 来年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