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龙背坡刘氏家族的来龙去脉 一(未完待续)

刘思源

<h3> 追根溯源</h3><div> 龙背坡刘氏家族的来龙去脉</div><div> 未曾生我谁是我,</div><div> 生我之时我是谁。</div><div> 长大成人方知我,</div><div> 合眼朦胧又是谁。</div><div> 一、四川刘氏宗亲联谊会及《四川刘氏通志》</div><div> 刘姓在全国姓氏中以人口6460万居第四大姓,受世界刘氏宗亲联谊总会(会址:马来西亚国)的影响,国内各省宗亲会相继成立,应运而生的四川刘氏宗亲联谊会于2009年在成都成立,会员为四川全省大部分市、县刘氏宗亲,有党、政、工、农、商、学、兵,学识较高的文化人和成功企业家是主体,有秘书处、办公室(专人常年办公,随时接得海内外刘氏宗亲来访团体及处理日常事务、)、经济委员会、族谱委员会、汉文化委员会、公益慈善委员会、科技委员会等组织机构,本人也参与了筹办和成立庆典大会,并负责协助四川全省刘氏宗亲族谱的收集、整理、编辑工作,有缘博览了全国刘氏浩瀚的谱、牒、志,给我们龙背坡刘氏家族寻找“黄帝尧帝”、“源明累公”、“洪洞大槐树及大移民”、“汉室家风”、“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麻城孝感乡”等祖宗世系(以后陆续将在本栏目中一一介绍)带来了十分难得的机遇。</div><div> 四川刘氏宗亲联谊会组织对姓氏谱牒有研究的学者、教授、专家上百人,筛选后决定由11人组成,2012年6月在幽静的青城山桂溪园历时半个月,封闭式逐字审稿编辑,9月《四川刘氏通志》首集出版,本人有幸参加编纂工作的全过程,我们龙背坡刘氏家谱也被选录上书入志,是乐至安岳两县所有刘姓中唯一的一家,也是“湖广填四川”至今294年,繁衍子孙14代,第一次书面融入刘氏大家庭,有了一席之位。一百多年前从乐至去泰国的刘姓华侨,其后裔在《四川刘氏通志》中得知,于2016年从泰国专程赶赴到龙背坡刘氏的祖坟上取了一袋泥土回国,放在神龛上供奉,以故土作为对祖宗的无限怀念和深情敬意。</div><div> 国有史,姓有志,家有谱,《四川刘氏通志》是中国研究姓氏文化的工具书(详情待续),是刘姓寻根问祖的指导书,深受海内外姓氏研究的学者和刘氏宗亲的喜爱。2012年首版仅1000本,大多已被海外的很多国家(含台湾)的刘氏名人大家所收藏,国内除国家、省和市博物館收藏外,只有极少刘氏宗亲收藏有,现已成为无价的收藏珍品。</div><div> 源明公151代孙、邦公77代孙刘思源编辑</div><div> 2018年清明</div><div> 未完待续</div><div>附:</div><div> 照片14张</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 <h3>2009年四川刘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全体会员合影</h3> <h3>2016年6月《四川刘氏通志》全体编委在青城山桂溪园合影</h3> <h3>入川前龙背坡刘氏家族老族谱</h3> <h3>入川前龙背坡刘氏家族老族谱</h3> <h3>龙背坡刘氏家族入川后1987年首续家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