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朱氏宗祠重光庆典纪念册

朱建中

<h3>重建后的五华朱氏宗祠</h3> <h3>(2008年)重修前的五华朱氏宗祠</h3> <h3>  五 华 朱 氏 宗 祠 简 介</h3><h3> 五华朱氏宗祠(珍公祠)座落于五华(原长乐)县老县城,现华城镇十字街4号,据族谱记载,朱氏宗祠是由珍公十四世孙粤锦公、万捷公,十五世孙兴候公三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已卯年,公元1759年)发动族人捐银二百染拾两买得十字街李xx宅基地一座,后由首事三人请得钟先生揀取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岁)二月初八日动工兴建祖祠,上堂癸山丁向,丙子分金,中下堂子山午向,庚午、庚子分金,于壬午年(1762年)建成,后选癸未年(1763年)十月十六日子时进火,十七日辰时,珍祖升龛登位,此后每隔若干年举行一次隆重的“转火”仪式及祭祖活动,从此,祠堂不单成了祖先灵魂栖息的圣殿,同时族人也有了聚会和议事的场所。</h3><h3> 一九四九年后所有祠堂都被当作无主产业,有的分给个人,有的被政府有关部门使用,甚至有的被拆除。也许我们的祖宗有灵,我们的朱氏宗祠虽损坏严重,但与其他各姓宗祠相比,还算保留了原有格局,上、中、下三栋约400平方米,但因长期失管,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在族中长老及有识之士们的倡议下,协商组建了以二十四世孙朱仁舟为主任,二十二世孙朱伟文为第一常务副主任,二十二世孙朱志华,二十一世孙朱展明、朱运良为常务副主任的《收复朱氏宗祠筹备委员会》于二00八年五月三日正式收回,筹委会名称随即改为《修复五华朱氏宗祠筹备委员会》,发动各地宗亲集资捐款,于二00九年九月二十一日正式动工修建,采用边集资边修建,修旧如旧的原则和现有地理环境,将原地底升高一米,严格</h3><h3>按原貌修建(原字号、原尺寸不变),由于客观原因所致修复进度较慢,中间歇工几年,后由五华新民村的朱俊标父子慷慨解囊,捐资二十多万元及迁居惠州的宗亲二十世孙朱丙基、二十三世孙朱建中、二十四世孙朱远标等人的鼎力支持,走村串户,宣传发动广大宗亲捐款,终于二0一七年八月竣工(包括左边小店),选取当年(丁西年)十二月十六日举行重光庆典。</h3><h3> 五华朱氏宗祠背靠长寿山,面向狮雄宝塔,左挨天子岗,右傍五华河,屹立于华城镇中心,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同时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修复后更是古典雅致,祖宗圣灵之光必将普照千秋,福荫万代。</h3><h3> 修复五华朱氏宗祠筹备委员会</h3><h3> 丁西年冬</h3> <h3>  2018年2月1日(农历丁酉年十二月十六日)</h3><h3> 吉日良辰 雨过天晴</h3><h3> 广东省五华(原长乐)县华城朱氏宗祠重建竣工暨祖牌升龛、重光庆典隆重举行,五华县华城镇机关单位领导、姓氏宗祠理事会代表、亲友、宗族代表、为朱氏宗祠重修贡献力量和智慧的亲友及本族宗亲代表二千多人欢聚一堂,共庆竣工庆典,同贺祖牌升龛!</h3> <h3><br></h3><h3>宗祠重光庆典指挥部部分代表合影</h3><h3>左起:新桂.木荣.展明.丙基.建中.贺荣.远标.观石</h3> <h3>修复五华朱氏宗祠筹备委员会机构名单</h3><div>荣誉主任:云开 建方 伟林</div><div>主 任: 仁舟</div><h3>常务副主任:伟文 志华 建中 展明 运良</h3><div>常务委员:丙基 远标 木荣 贺荣 志鑫 新桂 建发 唐先 辉泉 兆坤 </div><h3>委 员:森贵 焕深 运来 达人 自良 汉泉 坪增 慈佑 仁东 运宁 朱全 利彬 东生 仁廉 春贵 坤华 茂胜 煜荣 辉来 子谦 立成 德华 旭煌 秋城 梅州 乃权 汉平 展祥 远明 </h3><h3>  修复五华朱氏宗祠积极分子名单 建中 丙基 远标 展明 运良 木荣 贺荣 新桂 志鑫 唐先 建发 运宁 仁舟 伟林 辉泉 子基 相贤 朱恩 旭煌 德华 俊标 利彬 兆坤 幼雄 仕勇 贵泉 顺达 东生 文树 建平 哲生 春贵 观石 子谦 运来<br></h3> <h3>修复五华朱氏宗祠筹委会代表合影</h3><h3>前排左起:木荣,贺荣,辉泉,展明,丙基,建中,建发,唐先,新桂,运良</h3><h3>后排左起:朱家媳妇曾丽红,运来,定坤,旭煌,辉来,兆坤,立成,展祥,茂胜,志鑫,远标,运宁</h3> <h3>修复朱氏宗祠筹备委员会部分成员合影</h3><h3>左起:远标.木荣.贺荣.展明.丙基.建中.志鑫.新桂.运良<br></h3> <h3>(珍公裔)左起:利彬.建中.丙基.远标</h3> <h3>五华朱氏始祖(珍公)后裔片区负责人合影,于2017年冬在惠州市横沥墨园村召开关于重修五华朱氏宗祠的完善及重光庆典有关事宜会议</h3> <h3>五华朱氏(珍公)宗祠重光庆典活动主要内容.程序、</h3><h3>时间:2018年2月1日(农历丁酉岁十二月十六日)子时(附录日课:丁酉,癸丑,甲子,甲子)</h3><div>[一]十二月十五日晚上:出煞,呼龙牵龙,安龙,子时进火,祖牌登龛重光,主祭人拜祭,奉朝等仪式。</div><h3> [二]十六日早上7时一一10时,宗亲代表签到和到祠堂奉香拜祖</h3><div>[三]上午十点半会议,十二点午宴</div><div>[四]观看文艺节目,舞狮跳桩</div><h3>[五]晚上文艺晚会,观赏烟花</h3> <h3>  珍公是由赣入粤长乐朱氏之始祖,元仁宗皇庆元壬子(1312)年诞生于江西省吉安府大和县十三都朱林街,明洪武元年(1368),迢迢千里,迁徙广东省长乐县七都龙冈约(现五华县河东镇牛石村)神潭阁落足开基,创业维艰,创建瑛华楼围龙屋一座。卒后葬五华县转水镇蛇塘村东洋埔大路面上。配五妣:刘、王、莫、沈、陈氏,共生四子:真卿、文卿、君卿、祖卿</h3> <h3>五华朱氏(珍公)宗祠于二0一八年二月一日(农历丁酉岁十二月十六日子时)重光</h3> <h3>五华朱氏宗祠重光庆典《贺信,贺词,贺匾》</h3><h3>孝感动天回暖睛,珍公裔孙聚华城</h3><h3>朱氏宗祠重光庆,房房富贵福寿添</h3><h3>一一惠州廿世孙:丙基</h3> <h3>丁酉喜逢祠重光,百载难聚诉衷肠</h3><h3>愿我珍裔数十万,富贵发达万代昌</h3><h3>一一江西吉水廿二世孙:仕勇</h3> <h3>逢太平肖儿孙思宗恩同心同德建祠宇 值盛世众后裔念祖德出钱出力树丰碑 一一紫金廿二世孙:朱恩<br></h3> <h3>五华朱氏宗祠重光,福人福祉世代流芳,</h3><h3>朱子文化光大发扬,承前启后永铸辉煌</h3><h3>一一五华廿三世孙:汉泉</h3> <h3>  贺 词</h3> <h3>宗祠重光前“出煞”</h3> <h3>  “牵 龙”</h3> <h3>  恭 迎 接 “龙 神”</h3> <h3>  重 光</h3> <h3>  祭 拜 “天 神”</h3> <h3>  安龙神 主祭成员主祭</h3> <h3><font color="#010101">主祭成员</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诚心奉香 祭拜祖先</font></h3> <h3>丁酉年十二月十六日上午众宗亲进祠奉香祭拜祖先</h3> <p class="ql-block">丁酉年十二月十六日早上始各地宗亲进祠尚香敬仰(十六日重光后视频)</p> <p class="ql-block">  吉日良辰,行祖牌升龛重光仪式。缅怀列祖列宗 ,铭记祖恩祖德。思祖恩浩荡,催吾辈奋进。欣逢盛世,天下太平,安居永吉,家族昌盛,然木本水源之恩永不能忘!后世子孙不忘先祖佑护,感激先辈养育教诲,常念吾祖恩德永垂。</p> <h3>上午八时至十一时各宗亲代表慢步顺行进祠拜祭祖先</h3> <h3>参加活动宗亲进入会场签到</h3> <h3>众宗亲移步前往庆典会场</h3> <h3>珍裔代表团</h3> <h3> 欢聚一堂共享这一盛典,一起感恩祖德。古人云:官庶不忘祖德、显达当报宗恩!朱氏初入长乐珍公为始祖,创业不易,至今有650多年,现相传繁衍29代,珍公后裔脉脉流长,枝枝茂盛!代代荣昌!遍布全国各地、海外等地,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总人口约60多万后裔,来自各省、市、县、片区、海外等宗亲代表欢聚一堂,用真诚的孝心!祭拜祖先!共同分享盛典的快乐!</h3> <h3>  宗祠落成之日,族人欢聚,庄严祭拜,旨在教育后人秉承祖德。继承十三户精神,力求本族团结,异姓和睦,社会和谐;传统与现代文明共举,家族与民族复兴并行!追求伟大的中国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h3> <h3>来自各地珍裔代表</h3> <h3>五华朱氏宗祠重光庆典盛会</h3>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各位宗亲、各位来宾;</p><p class="ql-block">大家好!</p><p class="ql-block">寒冬即将过去,新春就要来临,值此送旧迎新时节,我们在此隆重举行五华朱氏宗祠重光庆典大会。我心情无比高兴和激动。在此向来自全国各地的珍公后裔及百忙中抽空前来参加和见证这一盛典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致衷心感谢。</p><p class="ql-block"> 华城是五华(原长乐)县的老县城。解放前县内各姓为纪念和拜祭先祖、为祖孙后代营造一个行孝场所,纷纷在县城这块风水宝地寻找一席之地,兴建了几十座祠堂,这曾经是华城一道绚丽的人文景观,如今成为古人留下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朱氏先祖也一样,在珍公十四世孙粤锦公、万捷公、十五世孙兴候公的带领下,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即1759年)在华城十字街买地兴建了一座恢宏壮丽的朱氏宗祠(珍公祠),这是我们的祖宗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年代已久,长期失管,已成危房,我们所有珍公后裔看后都心急如焚,2008年三、四月间,在族中长老,社会名流朱仁舟、朱志华、朱伟文、朱森贵等人的倡议下,协商组建了以朱仁舟为主任,朱伟文为第一常务副主任的《修复五华朱氏宗祠筹备委员会》,当年5月3日收回,选取2009年9月21日(农历八月初三)动工修建,采用边集资、边修建的方法,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和现有地理环境,经研究决定在原址将地基升高一米,拆除后按原貌重建(原字号和尺寸不变)。</p><p class="ql-block"> 中国有句老话叫“好事多磨”,在修建过程中,一开始就遇到许多麻烦和阻力,都被我们一一克服了。但由于许多客观原因所致,中间停歇了几年,一拖就是</p><p class="ql-block">八年,这八年既是修建的过程,也是我们宣传朱氏文化,宣传珍公的过程。特别是今年清明祭祖以后,迁居惠州的二十世孙朱丙基、二十三世孙朱建中、二十四世孙朱远标三人加入到筹委会,他们不遗余力,走村串户,深入发动,在集资成效显著的同时,还令不少宗亲认了祖,归了宗,在这八年中,涌现了不少朱家的孝子贤孙,他们为建祖祠,各尽所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的几千元几万元地捐,有的十元、二十元、甚至五元也要捐,以表孝心,还有好些是多次捐款。宗亲中,捐款额较大的个人有:转水新民村,朱俊标父子合计233000元,丰顺朱仁舟父子7万元,华城塔岗朱村的朱兆坤合计66500元,新民朱金耀父子(居广州)合计55850元,汉平兄弟合计51000元,还有朱仁廉、朱汉英、朱子军、朱锡光父子捐3万元。捐资额较大的村有五华的新民村、黄湖村、龙楼村,惠州的塘尾村,紫金的义容镇。此外,还有许多积极宣传、积极参与筹建工作者,除上述的建中、丙基、远标外,还有五华本地的运良、木荣、贺荣、志鑫、新桂、辉泉、运来、唐先、建发、运宁等,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宗亲的支持下,我们的朱氏宗祠终于按计划完善了各项工程(包括左边小店的附属工程),一座绚丽堂皇、古典雅致的《朱氏宗祠》又矗立在华城镇中心,今天我们可以大声地说:朱氏宗祠骏工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珍公后裔从四面八方汇聚华城,共同庆祝宗祠重光,看到大家热情高涨,深深感到一种浓浓的宗族情,有一种同宗、同族血肉相连的感动。自古以来,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人有祖才会血肉相连。朱氏人口在全国排十三位,在历史上曾有国姓之称,我们珍公后裔又是一代圣人朱熹的后代,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今天,五华朱氏宗祠(珍公祠)落成了,我们宗族中又多了一条联系族人的纽带。希望广大宗亲要珍惜,爱护这条纽带,不断将这条纽带编织得更长,更强。通过这条纽带,广大宗亲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共同奔小康,共圆中国梦。</p><p class="ql-block">最后,祝各位宗亲、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合家幸福!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朱展明</p><p class="ql-block"> 2017年腊月16日</p> <h3>朱家媳妇代表发言</h3><h3>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h3><div> 今天,非常荣幸受邀作为朱家媳妇代表发表讲话,在此感谢各位的支持和鼓励,也预祝庆典活动顺利举行!</div><div> 30多年前,我嫁入朱家,便开始了作为朱家媳妇的征程。当时,初入朱门,千头万绪,非常迷茫,不知道如何是好。经历了多年的风雨沧桑,现总结了一些经验,趁此机会与在座的各位分享。</div><div> 依照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风俗习惯,男人负责发展外部事业,女人主要负责家庭工作。虽说家庭事小,但“清官难审家庭事”便一语道破了管好家庭事务的难处。要想把家庭经营好,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点:</div><div> 一是要守得住家庭的和气。“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家庭的发展,和睦是根本。生活中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必须要戒急用忍,通过一团和气的方式化解内部矛盾。</div><div> 二是要顾得及家族的大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妻子不仅仅是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还要个人利益要服从家庭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必要时候要用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换取长远利益。</div><div> 三是要教得好自己的后代。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要在激荡中站稳脚跟,后代的培养是关键。而我们作为母亲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成长的榜样,好的教育改变后代一生的命运。 </div><div>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不足为训。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div><div> 朱家媳妇 钟运兰</div><div> 2018.2.1</div> <h3>姓氏宗祠理事会代表发言</h3> <h3>五华《原点》华城宗亲代表:朱立成发言</h3> <h3>宗亲代表发言</h3> <p class="ql-block">  在五华朱氏(珍公)宗祠重光庆典大会上的总结发言:</p><p class="ql-block"> 继往开来 弘扬祖德 传承伟业</p><p class="ql-block">各位领导, 嘉宾, 宗亲们: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值此朱氏(珍公)宗祠重光庆典的大喜日子,我谨代表修复五华朱氏宗祠筹备委员会和重光庆典指挥部、五华朱氏宗亲联谊会、朱氏瑛华楼理事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回顾2017年,在众宗亲的精诚团结,共同努力下,我们迎难而上,为宗亲做了下面几件实事:1:由建中、春贵、远标牵头,组织了一场人数众多的清明祭祖活动;2:协助完成了五华朱氏宗祠的重建工作并筹划了庆典活动。3:是向五华县政府提交了关于成立《五华县朱子学术促进会》的申情报告,我们的合法社团机构相信很快就将诞生;4:是成立了:五华朱氏瑛华楼理事会,并做了大量工作,①瑛华楼理事会朱丙基,朱建中,朱远标加入重建宗祠筹备委员会后,走片区,下村镇,访.惠.聚,宣传发动,集资宗祠重建缺额资金中大见成效,在各片区的理事会协助下,积极展开集资捐款工作,半年间筹集捐款一百多万元,解决了完善宗祠的资金,在同年11月宗祠各项工程竣工,并完善附属工程。接着策划重光庆典活动至圆满成功!②对瑛华楼祖屋年久欠修地方安排人员进行部分修复(如捡修瓦面,卫生等)使其面貌改变一新。③瑛华楼祖屋重建十周年庆祝正在筹划中。④是寻根问祖方面。协助近三万宗亲认了祖,归了宗,如有:四川庐州,宜宾市,江西宜春铜鼓和修水,江西吉安遂川的烟竹、左安、南屏,博罗县屯里,太江和红星村, 河源市埔前的老人村和安记村, 河源东源县黄村镇以及海丰县鹅蚌河背村等等的宗亲。云贵的文保&lt;璇&gt;支系和陆丰市均信公支系正在理顺归宗中。寻根访祖形势喜人。</p><p class="ql-block">古人云:官庶不忘祖德、显达当报宗恩!</p><p class="ql-block"> 诚然,我们在过去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成绩,但还要再创辉煌,谱写新篇章,现在珍公裔孙繁衍第29代, 据不完全统计约60多万人,生息在延续中……</p><p class="ql-block"> 曾有古人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朱氏后裔要想生生不息,就要倍加珍惜传承朱家的文化和美德,要倍加珍惜朱氏宗族发展历程积累的宝贵经验,要倍加珍惜珍公后裔的血脉关系,薪火相传,不断进取,争做新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的号角排头兵。</p><p class="ql-block"> 成风化人,明德至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信奉朱氏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紧密团结,凝聚有生力量。希望珍公的裔孙们, 无论身居何方, 无论贫贱富贵, 大家要牢记祖训, 合族团结, 互帮互敬, 通过各种形式的宗亲活动, 多联系, 叙亲情, 谈历史, 谋发展,一定会朝气蓬勃,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最后,祝:领导们!嘉宾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亨通!</p><p class="ql-block">祝:我们珍系家族:合族安康、人才辈出、枝荣叶茂。</p><p class="ql-block">祝:五华朱氏宗祠重光庆典顺利!圆满成功!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朱建中</p><p class="ql-block"> 2018.2.1日</p> <h3>颁奖典礼</h3><h3>朱氏宗祠筹备委员会为30多位宗亲在重建宗祠工作中的积极分子颁奖</h3><div><br></div> <h3>  庆 典 宴 会</h3><h3>来自各地的宗亲久别重逢,欢声笑语,共庆盛会</h3> <h3>欢聚一堂举杯共祝宗祠重光圆满成功</h3> <h3>庆典晚会</h3> <h3>  树有根,水有源。朱氏宗亲齐聚一堂,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同胞后裔,将同心同德,携手奋进,力图振兴。伏祈祖先,普庇裔孙,人丁兴盛,耀祖荣宗,贤哲辈出,金玉满盈。伏祈祖国之昌盛,永享太平!思祖恩浩荡,催吾辈奋进!不忘初心、共圆中国梦。<br></h3> <h3>下堂两侧墙面勒石制作的朱氏宗祠、珍公简介</h3> <h3>勒石 芳名 流芳千古</h3> <h3>  朱 氏 源 远 流 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