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韵博学社·乖乖猴手作坊】幸福的手作时光

乖乖猴

<h3>  人生自是有清欢。美好的一天,从手作开始。触摸纯粹的质感,享受手作的温暖,追求工匠的精神。</h3> <h3>  这学期周六尝试跨界,承担手工DIY课程,我的课程宗旨是把旧物改造进行到底。第一节课教孩子们做中国结之玉米结编织方法,我平日里收集的各色纸袋提绳派上了用场,未完工的作品,做钥匙链不错哦。</h3> <h3>  今天的课程是YoYo花,孩子们家里不穿的棉布衣裤有用武之地了。</h3><h3> </h3> <h3>  黎蒙完成了他的第一个YoYo花,兴奋地跑来告诉我:"张老师,我做了一个包子。"大家被他的话逗乐了,乍一看,真的有点儿像。他满脸得意,来了个放长线钓包子的造型。心若和心悦都是安静的手工人,不声不响地暗地里使劲,做好的YoYo花一个赛过一个。</h3> <h3>  小乐快人快语,说起话来像倒豆子一样,手上的活儿也丝毫没有耽搁。今天她是我得力的助手,收了两个徒弟,体会了当师傅的辛苦,看我站了快两节课,不时地提醒我:"老师,坐下吧!站这么久,腿都酸了。我有过这样的体验。"好一个能将心比心、会体贴人的女孩儿。</h3> <h3>  各色YoYo花在孩子们手中绽放,<span style="line-height: 1.5;">不必在意针脚是否均匀,不</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必在意花型是否完美,只为那份边做边聊的轻松和愉悦。</span></h3> <h3>  多么可爱的布艺糖果,放在家里能给生活增添几分色彩和蜜意。</h3> <h3>  YoYo花、糖果、草莓,几节布艺DIY课之后,孩子大呼家中棉布告急,小乐更夸张,说家里一床床单都被她用完了。</h3><h3> 于是,今天学做绒球,昨晚因诵读活动到家近十一点,一大早忙着给孩子们准备纸模。</h3><h3> 一进教室,一阵忙活,让孩子们把拿到手的圆片剪成环形,叫苦声不迭。</h3><h3> &quot;方法总比困难多。谁有办法?&quot;话音刚落,一女孩儿尖声叫道:&quot;把圆对折剪个口,剪刀就能插进去了。&quot;&quot;动手吧!&quot;该缠毛线了,没多大功夫,求救声四起,有毛线打结的,有无从下手的,还有没带毛线的……&quot;可惜老师没有三头六臂。&quot;</h3><h3> 一边把我准备的毛线分给没带材料的孩子,一边帮他们解开线结。几双乞求的眼神,几张扬起的苦巴巴的小脸上分明写着&quot;怎么做&quot;的字样。</h3><h3> &quot;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制作方法,只是做出的绒球没有用纸模做得漂亮。&quot;我开始将毛线在两个手指上缠绕,一会儿功夫就完成一个绒球。一阵惊呼之后,纸模大多被弃之一旁,唯有三个女孩儿选择了坚持。黎蒙把缠在指上的线圈伸过来,指头都变色了,这哪是在缠线,分明就是绑架。立马叫停,叮嘱他们要轻轻绕,而非使劲捆。</h3><h3> 绒球一个接一个诞生,小潘的毛线却成了一堆乱麻,淘气的他索性用毛线捆住双腿,让自己动弹不得。一女孩儿戏言:&quot;你是想坐轮椅吗?&quot;也许是看着都有成品,这小子拿了我的毛线,再加上他自己的毛线,绕成一个马头给我看,还真有点儿像,不管怎样,也不枉一节课的时间啊。</h3><h3> 小乐缠纸模,越缠越上瘾,缠了九圈,可苦了剪刀和我的老胳膊,竟让我那皮糙肉厚的手硬生生起了个泡。</h3><h3> 把做好的绒球挂在脖子上成了项链,吊在耳垂下成了耳环,那两个红色的小球别在耳朵上像不像两朵绣球花……</h3><h3> 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靠纸模做出的三个绒球漂亮极了。真所谓&quot;慢工出细活&quot;,这也是大师和工匠的差别吧。</h3><h3>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两节课匆匆而过。但愿孩子们收获快乐的同时,也积累生动的写作素材。</h3> <h3>  今天教孩子们做相框,材料是一次性纸盘和毛线。</h3><h3> 先把盘子剪成狗牙边,"简单!"没看几眼,孩子们就开始操起剪刀动手了。直到绕线时才发现有的三角剪得太小,连毛线都挂不住。</h3><h3> 唯有体验,方知不易。孩子们,好好琢磨琢磨,回家继续练习,把狗牙边剪均匀。功夫练就绝非一日之功,加油啊!</h3> <h3>  小乐上手最快,回家后一发不可收拾,埋头苦干,这不,书柜成了照片墙。</h3> <h3>  今天,继续进行坐垫制作。三角造型不难,穿针打结还是老大难。"老师,帮我穿针!""老师,我不会打结!"考验我近视➕老花的眼睛,幸好有绝活。不用看穿针法,让孩子们艳羡吧!</h3> <h3>  &quot;老师,做一个垫子要多少个三角?""那得看你做多大的?西餐桌凳子要一百多!"倒吸凉气者不少。"小的呢?""最少16个。"耳边响起一阵数数声,"我做小的,我的屁股没那么大。"心里暗笑:你的屁股只有拳头大吗?</h3> <h3>  终于有孩子完成了十六个三角,颜色单一的,相互交换。让孩子们聚拢来,看我如何组合,叫苦叫难声一片,"老师,还是YoYo花容易。"有比较才有鉴别。匆忙中,两件半成品出炉。</h3> <h3>  2017年接近尾声,今天教孩子们开运挂饰——曼陀罗。主材还是毛线,还有一次性筷子。心悦姑娘够省,一双筷子两头黑,怕是家里油炸食品用的。黎蒙准备了十一种颜色的毛线,远远超过我规定的两三种。</h3> <h3>  把两根筷子绑成十字,开始有规律地绕线。一次次示范,很快,围在我身边的孩子一一散去,回到座位上专注地绕起线来。不多时,又聚拢来,一个个嘴里叫唤着:&quot;老师,帮帮我!&quot;还是老问题,换线不知道怎么打结。放慢动作,又是一次次示范,手工老师绝对需要更大的耐心。</h3><h3> "老师,我没线了!""用我的呗!"</h3><h3> "老师,能不能借我一双筷子?"完成了一个成品的小乐用笑眯眯的眼睛看着我。</h3><h3> "会还吗?"</h3><h3> "……"支吾了半天。</h3><h3> "那就别说借。"</h3><h3> "要说送我一双筷子。"几只小麻雀齐声道。</h3><h3> "拿吧!"</h3><h3> "老师,你要破产了。"</h3><h3> "手工人最大的乐趣是共享。"</h3><h3> "老师,我的毛线都给她们了。"小潘炫耀着。</h3><h3> "好样的!大方!"</h3> <h3>  一个个炫彩的曼陀罗诞生了,小潘的作品因为颜色明艳备受青睐,黎蒙的则因颜色暗沉屡遭打击:"开运挂饰,怎么会这么暗呢?"这小子有点儿沮丧,要来小潘的蓝色毛线想加进去,被我否定。</h3><h3> &nbsp; <span style="line-height: 1.5;"> "我喜欢黎蒙的配色,配色很协调,属于一个色系。"我趁势跟孩子们谈起了手工配色问题。</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 "我奶奶一定喜欢。"不知是哪个嘴快的丫头。</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 "言下之意,我是奶奶级喽。"我调侃道。</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 "哈哈……"</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 卢玥姑娘因为课上总惦记着她的坐垫,下午在等待弟弟妹妹时完成了她的开运挂饰。一见到我,兴奋地跑过来跟我分享。</span></h3> <h3>  2018年1月6日,教孩子们利用瓦楞纸编制微型挂毯。首先教孩子们制作瓦楞纸编织器,长方形的瓦楞纸,纵向画十根竖线,间隔2厘米左右,两端沿线用剪刀剪开,以便挂住经线。孩子们的瓦楞纸有厚有薄,厚的剪起来吃力,薄的编织起来容易变形。通过实践,孩子们终于明白瓦楞纸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开始编织经线,几个来回的示范之后,孩子们掌握了方法,很快完成了,几个性急的孩子开始叫唤:"老师,下一步该怎么做了?"等所有孩子把经线编织好,开始纬线的编织,叫苦不迭声此起彼伏:"好难啊!什么时候能缠完呢?"</h3><h3> "老师,你做一个要多久?"小乐是要将我一军吗?"说真的,我没试过。""哈哈!"脸上带着一丝坏笑。小样儿!这个手工活儿,对你师傅我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嘛!</h3><h3> "老师,你看小潘……"循声望去,小潘把毛线揉成团,像团乱麻。</h3><h3> "刚才还好好的,怎么……"</h3><h3> "打结了!"他高叫着。</h3><h3> "解啊!"</h3><h3> "解不开。"</h3><h3> "能结就能解。"</h3><h3> " 那不一定。"旁边一女孩儿帮腔。</h3><h3> "给我吧!"只能老将出马。</h3><h3> "我还是做开运挂件吧,那个容易。"小潘放弃了挂毯编织,开始重操旧业。</h3> <h3>  因为上次的作业在家已经完成了大半,艾欣今天第一个完成任务,并当起了小老师。在她的指导下,上一次课请假的两个女孩很快明白了做法。有时候,孩子教孩子的效果比老师还好,很庆幸,我又多了两双手。</h3><h3> 心悦姑娘的微型挂毯像不像海绵宝宝?我今早在小区里捡的小树枝真的派上了用场,分给了几个没带齐材料的小宝贝。手工的快乐除了分享,还在于就地取材,废物利用。</h3> <h3>  今天,孩子们终于在编织中摸到一点儿门道,心静了许多,叫苦不迭声远去,不断有人在分享心得——</h3><h3> &quot;老师,我终于知道怎么编更快了!&quot;小乐不再抱怨自己做的纸模大了。</h3><h3> 肖杨也终于在我两个来回的示范后,找到了毛线不打结的诀窍:&quot;老师,我坐你的位置。&quot;左右手开工,速度提高了不少。</h3> <h3>  2018年1月20日,是本学期最后一次课,带着孩子们一起挑战微型曼陀罗,筷子被牙签取代,数量由两根变成四根,缠缠绕绕,吊坠挂件应运而生。</h3> <h3>  孩子们最期待的"优秀学员"颁奖结束。"老师,为什么只有两个?"看得出眼里的失落。</h3><h3> "在老师的眼里,你们都是优秀学员!有奖品发给你们。"打开带来的盒子,里面是我做的糖果、玉米结、草莓。"耶!"孩子们一拥而上,奖品一抢而空,之前的失落烟消云散。</h3><h3> 孩子们,本学期的课程结束了,愿你们享受手工、追求美的心永远不变。</h3> <h3>  对一两样事物有专致的兴趣,这种专致的兴趣很可能发展成一个人的特长,一个有特长的人,他的人生很难是灰色的,兴趣爱好会是生命的一根坚强的支柱,他会比没有特长的人更能承受打击,看待事物更容易乐观,因而能够活得更加优雅。如果我们没有一两样专致的兴趣,我们也一定要对世界充满广泛的兴趣,这种粗浅的兴趣更应该是对世间各种美好事物的敬意,知道每一样事物背后都存在着深厚的学问。</h3> <h3>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h3><h3> 看到孩子们享受手作,陶醉其中,作为师傅的我心生欢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