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大炼钢铁遗址考察-本文及图片作者(彭波)

肃南县职教中心

<h3>1957年11月,毛泽东曾提出要在15年左右时间在钢铁等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的口号。在“ 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钢铁生产指标越提越高。北戴河会议正式决定并公开宣布1958年钢产量为1070万吨 ,比1957年翻一番,号召全党全民为此奋斗,开展空前规模的大炼钢铁运动。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从此掀起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但其最后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高达200亿元民币。大炼钢铁运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严重削弱了农业,冲击了轻工业和其他事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h3> <h3>1958年到1960年肃南县响应全国大炼钢铁运动于现在的肃南县白银蒙古族乡黑窑洞村境内南山坡上建立土法炼钢炉群。通过考察发现现残存的炼钢炉大小共计159个,最大的高8米,直径14米,最小的高2.5米,直径2.7米。且多为宝塔状,炉内有烟道,内膛用土坯或杂石砌筑而成,还有10多个连成一体的。</h3> <h3>站在跃进桥旁的指示牌前我有诸多思考,上河西学院时历史学院王美蓉教授的声音又在耳畔回响,工作三年多每次路过这里总想停下来看一看大跃进的历史遗址,但又不得不马不停蹄的奔向我的张掖。</h3> <h3>已是冬季梨园河只有稀疏的冰下流水声,2017年12月23日下午我独自一人考察了这一历史遗迹。</h3> <h3>梨园河南岸</h3> <h3>李园河北岸</h3> <h3>这里是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大炼钢铁遗址。能够有幸考察是也算是我对4年多专业学习历史的一个答复。工作以来诸事不易,渐渐的稀疏了自己的专业,只能闲暇十分捞几本专业书读一读聊以自慰。也在告诫自己不要忘了自己所学的专业。</h3> <h3>坍圮的遗址在凛冽的寒风中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的激情。</h3> <h3>炼钢炉外景</h3> <h3>规模很小的炼钢炉</h3> <h3>高大的炼钢炉内壁像城墙一样</h3> <h3>炼钢炉内景</h3> <h3>酷似将军头盔的炼钢炉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烈火</h3> <h3>烧焦的炉口</h3> <h3>炼钢炉内景</h3> <h3>当年炼的铁渣半个世纪了仍然在这里</h3> <h3>炼钢炉内景</h3> <h3>炼钢炉上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