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芳华”联想起的陈年往事

淘乐

<p class="ql-block">"芳华"上映以来,引起轰动,众说纷纭,褒也罢,贬也罢,我不想参与。殊不知,一千个人嘴里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是尘封已久的一段陈年往事又浮现在眼前,几分苦涩,几分悲凉,不吐不快。我想把这个真实的故事与大家分享,权作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吧!</p> <p class="ql-block">故事的主人公叫"慧",我们曾在一个宣传队待过。这个宣传队是在上级领导授意下,以探索专业文艺团体走亦工亦农的五七道路为宗旨,在全市范围内经过层层选拔而组建的,还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叫“五七工场”。闲暇,安排我们跟工人师傅干活,更多时间则是练功、排练、演出。我们先后排演了交响乐《沙家浜》,歌舞剧《收租院》、《安源烈火》,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片段,京剧《海港》、《智取威虎山》片段,演出频繁,很受欢迎。也许因为我和慧是同年同月生,也许因为她演喜儿我伴唱,也许因为我俩都是狗崽子的缘故,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后来,王效禹(时任山东省革委会主任)倒台,宣传队解散,我们下放到工厂。好在上苍比较眷顾我,因"白毛女"伴唱的成功,我被调到歌舞团,后来又当了兵。而慧就没那么幸运了,她作为三选一其中之一,被借调到歌舞团。大家都说,她们三个人慧的舞跳得最好,琪的扮相最好,波的年龄最有优势。而我则坚定地认为,这个名额就该是慧的,没有之一。</p> <p class="ql-block">然而,事与愿违,慧不但没有被留住,反而因违纪被退回原厂。我不能相信,慧怎么敢违纪?再见到慧时是一个阴沉沉的日子,我们相视一笑,她有意避开我的目光,像是对我,也像是在自言自语。“反正就这样了,随他们去吧!”我语气坚定地跟她说:“我不信!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去跟他们说!”她开始控制不住自己“说!说!我能说得清吗?芭蕾舞鞋就在我书包里,我怎么能说得清楚啊!我只是想周六拿回家显摆显摆,周日就还回去了,要知道这样,打死我也不敢啊!”她终于失声痛哭起来,那么委屈,那么无奈。望着那起伏颤抖的身躯,我的眼圈也湿润了。</p> <p class="ql-block">一双芭蕾舞鞋,现在看来微乎其微,可在当时,却是那么的珍贵。在那红色风暴铺天盖地压得人快要窒息的日子里,它不仅是青春的梦幻,更是精神的寄托。后来才知道,剧团是不准许把服装带回家的。慧拿鞋的时候被琪看到了,也许是干掉竞争对手的天赐良机,也许是她的觉悟真的很高,反正周日慧回到歌舞团迎接她的第一件事就是搜包。接下来的事情就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听说,琪也没留在歌舞团,她去北京当了兵,嫁给了一位将军的儿子,后来她又改嫁给一位美国的老将军,再后来她继承了不菲的遗产,成为一名腰缠万贯的寡妇。宣传队的一位男生在美国见到她,说她现在很西化,不论是穿衣戴帽还是人情世故,不再是当年那个笑眯眯的小女生了。</p> <p class="ql-block">再见到慧时,是我从部队退役到地方,她从幼儿师范毕业,在厂子里做幼儿园园长。慧,再也不是从前那个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的慧了,她变得健谈而爽朗。她说了她这些年的经历,她说她一定要发奋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作为朋友,我为她的振作和努力而由衷地高兴。</p> <p class="ql-block">若干年后,我又接到了她的电话,约我共进晚餐。此时,她已在某大饭店任总经理了。她告诉我离别后的经历,她停薪留职,去了广州白天鹅大饭店学习,参加了自学考试,如今她在商海游弋。回味起来,有苦有乐,有酸有甜。我为她不屈从命运,敢于抗争的精神而深表钦佩。</p> <p class="ql-block">如今,和专注在家含饴弄孙的我不同,她把精力放在了幼儿舞蹈培训上,并乐此不疲。也许,她是想圆自己未能实现的舞蹈梦吧!</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人生。一件事可能改变你的命运,但它不能剥夺和泯灭你的权利和欲望。一个人的能量是微乎其微的,但只要你努力了,就会有收获,就会有价值,就会苦中作乐,就会感受到生命的真谛。纵观那些时代的宠儿又待如何?有的人还不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性命"?有的人还不是如常人般的青春已逝,腰背佝偻,再也没有了过往的精气神?所以啊,为人之本要善良。我笃信,人最重要的不是你的睿智和心智,而是要做个好人!</p>

歌舞团

宣传队

也许

芳华

芭蕾舞鞋

后来

慧时

伴唱

大饭店

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