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的回忆

嘉非

<h3><p>当你看到了这些老照片时,熟悉的人,熟悉的景,熟悉的厂区,会勾起你的回忆吗?那些红色的砖墙,轰隆隆的机器,滚滚的岷江水,还有那些只有内迁人才知道的过去……</p></h3> <h3>当年宁江机床厂有着灌县最大气的建筑,厂门的气派也不非凡,宁江厂在很长一段时期也是这座以水闻名的县城的标签,而街上的南京口音也成了当地一道特别的风景。<br></h3> <h3>听前辈说,在1965年全面内迁之前,就有先遣小分队多次进川选址,规划,建房,为安排上万职工家属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他们亲力亲为,人拖肩扛,吃尽辛苦,平地造起第一幢厂房和家属楼。庆幸的是当年决策者的英明,选址在离县城只有二公里,离小火车站只有三公里的地方创建了著名的宁江机床厂,以至于后来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今天,这块宝地仍为宁江厂造福。</h3> <h3>&nbsp; 在国家的一声号召下,数千名职工在1965年到1966年间,分期分批,老老少少,拖家带口离开了富庶的江南水乡,跨过长江来到了当时还很落后的四川灌县。人们现在还会说起你是第几批的,其实无论是第几批的,我们都是一批火车走了四天四夜来四川的,这种情是永远不会变的。</h3> <h3>初到四川,充满了好奇,鸡蛋是认个卖的,猪肉是挂着切的,牛奶要跑去养牛场等现挤的,厂里为了职工们改善生活,行政科经常组织采购各种水果生鲜,回南京时骄傲的和小伙伴们炫耀,我们吃水果是一筐一筐地吃的,不象你们那样只用小纸包买苹果梨了。冬天,每当供应山里的牛羊肉,那可是满院飘香,家家饭桌上都有着相同的菜肴。</h3> <h3>那时住在这样简陋的家属楼里,每户人家的居住面积也很小,用着煤炉做饭,用着搓衣板洗衣,在大门口买着附近农户种的菜,来自南京的职工们就这样在异乡开始了生产生活。后来,为了迎合南京人的口味,农民们就用南京带去的菜种,种出了矮脚青菜,菊花脑,雪里蕻等南京特有的蔬菜。</h3> <h3>邻里们的关系就象是一家人一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帮着接个小孩,开个炉门,代买个啥东西都是常有的事,再不象现在住了十几年,也不知道对门姓啥。</h3> <h3>那个年代,尽管物质贫乏,生活艰苦,可人们的业余活动也很丰富,厂里经常有各种文娱演出,来自各个车间科室的文娱骨干们吹拉弹唱样样在行,最让人难忘的是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能排出完整的一台京剧沙家浜,把京剧的唱,念,做,打完美的展现给全厂职工家属,以至附近十里八乡的当地人说起看过这出戏都是满脸的骄傲。如今老人们还会津津乐道地说起谁演的阿庆嫂,谁演的沙奶奶。</h3> <h3>这条家属区的主干道,画上白线就是百米冲刺的跑道,运动会的跑步比赛都在这里进行,道路的尽头是医院和灯光球场,还有食堂。这条数百米的主干道烙满了我们的生活轨迹,去食堂,去医院,去澡堂,去上班.......。这条道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从这里走向学校,走到工作岗位,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h3> <h3>宁江子弟校的大楼,全校都在这里上课,做作业,排节目,在课桌上画条分界线,跑到对面小河里淌水迟到被罚,还记得吗,还记得你的班级在哪里吗。子弟校的操场就是最大的活动区,厂里很多活动也会在这里举行,什么排球赛,灯会,过年的猜迷。。。。</h3> <h3>每周必放的电影是宁江人固定的娱乐项目,开始完全露天的,小孩子们会早早地拿着凳子去占位子,有时正面人太多了,也会坐在反面看,为了照顾上夜班的职工还会加放一场,孩子们又会再看一遍。最有趣的是,每当突然断片时,全场都会齐声欢呼着“李保华,李保华”。</h3> <h3>后来,有了宁江电影院,那就正规了许多,要买票进场了,也不会有下雨停放,延放的事了。<br></h3> <h3>现在大家还常常说起宁江食堂,食堂的大师付也都是来自南京,烧的一手正宗江淮菜,现在提起食堂的狮子头,蜜汁叉烧肉,虎皮扣肉,肉包子,还有二两一个的大馒头,那都是满满的舌尖上的回忆。</h3> <h3>宁江医院,电影院,灯光球场、食堂、洗澡堂、粮店、小卖部,太多太多记忆,那是一个时代印记,我们相信每一个在老厂区里工作或者生活过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故事与回忆,这些故事,你愿意说给大家听吗?</h3> <h3><br></h3> <h3><br></h3> <h3>父母是宁江职工,他们的孩子都是在宁江子弟校的学生,父母是同事,孩子是同学,是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的同学,现在再重逢,别人问起你们是什么同学会,总会骄傲地说:是幼儿园的同学会。宁江子弟校造就了我们这种情意,好好珍惜吧。<br></h3> <h3><p>宁江机床厂自1965年建厂以来,一直在中国机床行业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离不开几代宁江人的努力,我们的前辈们的智慧和汗水,为今天的宁江集团打下了坚实地基础。尽管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变革,尽管老厂房,老同事,老宿舍,终会在我们的记忆中渐行渐远,但做为与宁江有着半辈子缘份的人们来说,宁江情永在,宁江魂永不散。</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