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周年祭-周和平 周东东 周星星

东进续曲 (周东东)

<h3>  写在前面的话  2006年的一天下午,我坐在屋外与父亲闲聊,忽然,父亲对我説:我的档案里还留着一个尾巴。58年反教条主义,反到我头上干什么,我做的那些事都是军区党委会上讨论定下的嘛。</h3><h3> 由于父亲向来很少谈自己,所以,这突如其来的话题着实让我非常意外。不过细细想来,父亲对待此类事情的态度历来决绝,就是:<font color="#ed2308">不申诉,不求情、不低头。</font><font color="#010101">如此一来档案里留下尾巴,也就不奇怪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上个世纪50年代,华东军区,南京军区的正规化,现代化军事训练,始终走在全军的前列。从1950年12月至1958年,父亲在军区军训处工作,有幸经历了整个过程。他是属于战争年代</font><font color="#ed2308">很出色</font><font color="#010101">,和平岁月</font><font color="#ed2308">特能干</font><font color="#010101">的那一类干部。</font><font color="#167efb">从55年始到58年止,军训处直隶军区首长领导,这在军区历史上算是空前绝后!</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010101">此外,军区还成立了训练委员会,由军区第一副司令郭化若任主任,成员有:司令部参谋长张才千、副参谋长王德、军训处处长周蔚昌、作战教练科科长宋胜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项举措,得到了叶剑英元帅的高度肯定。</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父亲评价説: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一门心思干工作。开创了全军军事训练的全盛时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反教条主义‘’斗争,使得这场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硕果累累的训练高潮戛然而止。</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军区副参谋长王德伯伯和我父亲,被作为在军区推行‘’反动军事路线‘’的代表性人物,遭到无端攻击和猛烈批判。从此,他离开了军训处的岗位。</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真是天大的笑话!</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 以王德伯伯和我父亲两人的职务,居然能在军区推行一条‘’反动的军事路线‘’。只能说明,当时的军区党委是不合格的。</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其实,真实原因,就我父亲而言主要是两件事:1.就‘’战略家,战术家‘’提过意见,2.因工作原因与</font><font color="#ed2308">苏联军事顾问</font><font color="#010101">发生争执,苏联人将状告到军区主要领导那里,此人不分青红皂白,大发雷霆。面对如此不可理喻的领导,父亲愤然摔门而去。</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此领导为之一直耿耿于怀,于是借着运动泄私愤,报私仇。</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好在历史无情又有情。</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我的好友、红色收藏家纪克先生,得知我在收集我父亲的资料。专门在他的30万册收藏中,找到郭化若将军的回忆录,当他发现书内有涉及我父亲的内容后,立即慷慨将书赠給我。</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郭化若将军在这本个人回忆录中,专门用一章谈论军区58年反教条主义斗争,为王德伯伯和我父亲主持公道,并給予他们高度评价。在书中,他连续使用三个排比句,直抒胸臆,仗义直言,关爱之情溢于言表。其情之真,其意之切,令人动容!</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今年是我父亲逝世十周年,我就用这篇文章和一些老照片作为对他的纪念,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font></div><h3> </h3> <h1> 郭化若谈王德和周蔚昌(摘录)</h1><h1> 1955年2月11日,国务院作出了将原来的6个大军区改划为12个大军区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华东军区于4月1日改编为南京军区,我被任命为副司令员。</h1><h1> 到南京军区任职以后的头几年,主要是在军区党委领导下,分管军事训练工作。</h1><h3> </h3><h1> 在领导体制上,经我建议,军区设立了一个训练委员会,由我担任主任,成员有司令部参谋长张才千、副参谋长王德、军事训练处处长周蔚昌、作战处教练科科长宋胜等同志。这个训练委员会,是协助党委抓日常训练工作的专门机构,在训练中起到了统一和协调的作用,把步兵和工程兵、炮兵、装甲兵、通信兵、防化兵的训练都抓起来了。这样一个组织形式,得到了主管全军训练工作的叶剑英元帅的肯定。</h1><h1> 这里,我想简要地回顾一下50年代后半期,在军事训练和军队建设中反对教条主义的问题。</h1><h1> 1956年4月,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明确地指出:对于苏联的经验,‘’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南京军区于1957年5月召开的党委扩大会议和战术训练会议上,突出了反教条主义的内容。</h1><h1> 在党委扩大会议上,我在发言中专门讲了反教条主义的问题。在军区第三次战术训练会议上,我在讲话和总结发言中,又着重讲了改造军队训练工作,克服教条主义的问题。</h1><h1> 我觉得,那个时候,无论是南京军区还是全军范围内,对军事训练工作中确实存在的教条主义的错误,所进行的批判是必要的,也是实事求是的。它对改进军事训练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又没有伤害主管军事训练的同志。可是,在1958年8月以后,南京军区在贯彻中央军委5月至7月间举行的扩大会议精神中,又在全区范围内普遍发动所谓反‘’教条主义‘’的斗争,把一些已经基本解决的问题重新提出来作为现实的错误倾向加以批判,把本来属于工作中的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上升到反对党的军事路线的高度加以追究,对负责训练工作的一些领导同志进行错误的批判、斗争,伤害了一大批好同志。南京军区直接负责训练工作的司令部副参谋长王德同志,军事训练处处长周蔚昌同志,都是<font color="#ed2308">很有见地,很有干劲,很有建树</font><font color="#010101">的高级干部,在这次反‘’教条主义‘’的错误斗争中,都未能逃过劫难。1960年,军区有的领导同志还执意安排王德同志转业地方,我为王德説了几句公道话,想把他留在军队,也未奏效。</font></h1> <h3>1953年4月在第27军指导‘’加强步兵团在水网稻田和巨大灌溉网条件下的进攻‘’实验性演习时摄于苏南某地</h3><h3>左、彭德清(27军军长)、中、苏联顾问加克里斯基上校(华东军区司令部参谋长顾问)、右、周蔚昌(华东军区军训处处长)</h3> <h3>1953年于苏州南园宾馆 左起周蔚昌、XXX、彭德清、张文和(79师参谋长)、XXX</h3> <h3>1953年摄于苏州南园宾馆 上、周蔚昌 中、彭德清 下、XXX</h3> <h3>前排左二周蔚昌、加克里斯基上校、右张新华(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h3> <h3>1953年正规化训练前在27军帮助集训工作时摄,第一排左一何书荣、右一严燮南;第二排左五孙端夫(代军长)、周蔚昌、 左七罗映臣(80师师长);第三排左五刘仁通、左六黄权、左七胡远春、左十一左志远、左十二芦超</h3> <h3>1953年11月前往朝鲜时摄于安东镇江山公园 左周丕振(时任华东军区人民武装部即动员处处长)、周蔚昌</h3> <h3>1954年于华东军区司令部军训处</h3> <h3>1954年12月25日 于福建沿海海训</h3> <h3>1954年11月15日于马桥水网地带演习后拍</h3> <h3>1954年于马桥地区演习后摄 左周蔚昌、魏金山(离休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委、中将)(1956.5-1963.南京军区司令部军训处战术科参谋)</h3> <h3>1957年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张才千中将(左一)、60军军长饶子健中将(中间者)、南京军区训练处处长周蔚昌上校(右一)在60军179师训练场。(<font color="#167efb">苏联炮兵顾问安得溜金少将摄</font>)</h3> <h3>1957年在60军179师训练场和坦克兵交谈(邓守智摄)</h3> <h3>1957年在南京军区军训处工作时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赴20军59师指导攻打金门临战训练时摄于杭州西湖 左起周蔚昌、王希先、张力生</h3> <h3>1958年军事学院于南京军区领导接见英模代表前排左起萧望东(南京军区副政委)、郭化若(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唐亮(南京军区政委)、钟期光(军事学院政委)、宋时轮(总高级部校校长)、许世友(南京军区司令)、鲍先志(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第二排右三周蔚昌</h3><h3> (钟德苏供稿)</h3> <h3>在军训部茶话会上发言(军训部供稿)</h3> <h3>1991年春节在南京军区司令部军训部茶话会时新老干部合影 第一排左起王希先、原所荣、于通智、周蔚昌、马文考、宋文信、王寿山、鞠维海、二排左起陈玉生、陈升安、郑照廉、傅义拴、余西祥、姜中坤、李秀登、三排左起费敦先、胡磊、多运动、王庆祥、朱清泽、赵克石、袁刚、刘万勤(军训部供稿)</h3> <h3>巴忠倓(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司令、中将)王修贞阿姨</h3> <h3>张铚秀 原昆明军区司令员、云南省委书记</h3> <h3>赵克石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1990.08-1994.03 南京军区军训部部长、党委书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