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闲

宝玉

<h1><b>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我们芸芸众生,就如一粒尘埃漂浮不定。想来,每个人都被时代和时间的洪流裏挟着前行,无人幸免。<br></b><b> 到底是人生短暂,还是岁月漫长?人啊,好不矛盾!千金难买寸光阴。2010年12月31号,单位里再次民警“大洗牌”后,我们这些身处基层,年龄较大的,理所当然地要让岀位置来。实际上,是免去小“纱帽翅”,然后,只顶一个虚名,甭按部就班的啦。春华秋实,各有风采。 从蹒跚学步到走岀童年,自长大成人至年过半百,到如今,我终于尘埃落定,回归平淡、赋闲状态中。<br></b><b> 2011年春,我们两名老民警,被外派到县里新成立的“岀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办公室”上班,主要职责是调查处理和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非法引流产(简称“两非”)案件,以及配合人口与计划生育局执法检查大队,查处超生案件及社会抚养费征收等。不过,不大用按点坐班,有任务就去协助,平常大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业余时间,由于种种原因,书报还读一些,文字上我却金盆洗手,很少再动笔墨,包括文学作品。县作协的活动也退了岀来。可以说,主要是回归到了家庭和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下子,工作、生活的轨道,转向了另一个方向上。不用再朝八晚五,听人使唤,有了安逸和自在。可以说,以前身在组织内,就得受约束,工作上压力也较大。几十年来,大部分时间自己说了不算,如今,大部分时间是自由的。从前日月属官家,自此光阴归己有。生命得到了自由的舒展,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进入了第二个春天。</b></h1> <h1><b><font color="#ff8a00">  2011年春天,我又来到另一个新环境里坐了下来。</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最美不过夕阳红。沐浴着晚霞,我的生活列车,驶入了另一轨迹。</font></b></h1> <h1><b>  岁月情长,竹马成双。<br></b><b> 时至2011年,独生女在春暖花开之时,牵手如意郎君,嫁给了一名刑警。女儿结婚成家,了却了做父母的最大心愿。在隆重的婚礼上,像她小时候一样,我牵着女儿的手,在神圣的殿堂里,将她交到另一个男子汉的掌心。</b></h1> <h1><b><font color="#ff8a00"> 女儿新婚大喜</font></b></h1> <h1><b>  独生女儿成家立业,我也处于半退休状态,便将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到照顾年迈的老母亲身上。作为党校的离休老干部,多年来,她一直居住在学校家属院的三间平房里。姊妹们中,一个在青岛、一个在临沂,所以,大多以我为主,陪伴左右。她虽然腿脚不便,步履蹒跚,多种疾病缠身,生于1925年的老人,至今吃喝拉撒尚能自理,头脑也还算清醒,几年前尚能把我们姊妹们的手机号码一口清。相比健在的其他同龄人,她应算是安享晚年的有福之人,也给我们做儿女的省了不少心,是我们的福气,令外人羨慕不已。<br></b><b> 我们姊妹四人一直觉得,老来有福才是福。母亲从十五岁在青岛给日本人干童工起,历经日本人、国民党、共产党三朝,风风雨雨一辈子,父亲又走得早,我们必须尽上最大的孝心,照顾好她的有生之年,使其尽享天伦之乐,少留遗憾。你养我们长大,现在轮到我们陪伴你到老,以尽反哺之恩。但是,经济上没问题,也都有爱心,这还不够。天长日久,伺候风烛残年的老人,主要是心累。一天天,一年年,你一定还要具备耐心、恒心,也就是平常说的——孝顺孝顺,顺才是孝。你得时时处处顺着老人的意愿说话、行事,甚至于俗语所言的“当老小孩待”才行。我自感有孝心,但在这耐心、恒心上,却做得很不够,不过,在长久的陪伴过程中,逐渐有所感悟和进步罢了。<br></b><b> 人活一世,对任何人都无所亏欠,只应该对两种人负责。对子女,你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就有义务和职责将其抚养、教育,直至成人,方可松手、放飞才是。唯独对父母,你要负责到底,再怎么倾心尽力,也不及老人对你养育恩情的万分之一。我十分信服朋友的一句话,不管父母什么地位和处境,做晚辈的都必须伺候他安然入土,方能心安。而这样的人,各方面一定坏不到哪里去。<br></b><b> 母亲也常说,自己要高兴的争取多活几年,一是为了看看这个社会还能怎么变化,二是看看睌辈们会发展到什么样子。<br></b><b> 去年,托我姐姐家的福,给母亲买上了新楼房,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由于她年事愈高,我们也全都有了空闲时间,便四家轮流值班,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我相对轻松了许多。<br></b><b> </b></h1> <h1><b><font color="#ff8a00"> 年逾九旬的老母亲,至今仍可以看书学习。</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母亲在朱家林游玩,重温当年在马牧池公社经常推碾的情景。</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两位长辈在砖埠“润松园”内游玩。</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姐姐陪母亲逛君悦超市。</font></b></h1> <h1><b>  时至2012的龙年新春,“第三代”登场,外孙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喜悦。在银行工作的闺女,上班的忙碌自不必说;女婿更是奋斗在公安一线上,难以顾家。我们便承担起照看第三代的重任,这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另一项重要任务。从襁褓到呀呀学语,蹒跚学步至即将迈入学堂,我这做外公的一直精心呵护,倾力而为。即为了使下一代减轻负担,让他们安心工作,也同时使自身尽享天伦,累并快乐着。看着外孙健康快乐的一天天成长,内心自然是喜不自禁。</b></h1> <h1><b>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br></b><b> 总说,这六七年来,解甲归田,虽然有时也曾一度呼朋唤友,喝酒捞肉,打牌下棋侃大山,但是,伺候老的,照看小的,成为了我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其间,苦乐参半,喜度年华。其实,我们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为自己活着,在社会的大舞台上,你扮演着许多角色,有许多不可推脱的人和事,需要你必须去尽职尽责。<br></b><b> 过去,如苏东坡所言: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如今退下来后,自己的时间总说比过去富裕,规避了许多无益、无效的社交、应酬,可以有选择的走亲访友,怀旧叙谈。社交圈子缩小、沉淀下来,基本上都是谈得来的亲朋好友。相见时自由自在,可以甭设防的无话不啦。特别是三五知己,相互给予了许多精神上的愉悦。其他闲暇时间,跳岀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尚有许多感兴趣的事可做,听听音乐、读读文学、健身锻炼……;另有许多值得珍惜与留恋的亲情、爱情、友情……。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闲,是心灵的休息。不再为名利的缰绳所缚,不为欲望的陷阱所迷,以一颗淡然的心,看世界的热闹,看过世界的残酷后,依然相信美好。人生就是这样哭笑掺杂、悲喜交织的过程。而精神上的富有,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如果说,大半生为了生计奔波在名利场上,身不由己,如今应该是安放灵魂、尽享天伦的时候啦。</b></h1> <h1><b><font color="#ff8a00"> 活泼可爱的外孙。</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清澈、专注的眼神。</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我长大了!”</font></b></h1> <h1><b> 尝尽人生百味,方知人间冷暖。伺候老的与照看小的,虽然都是心甘情愿的事情,但是,辛勤劳累过程中的心情,大不一样,甚至于有时截然相反。如果你能把“含饴弄孙”中的耐心程度,用在伺候老人身上,就不会岀现“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现象,自己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烦躁、闹心。<br></b><b> 我原想把这其中甘苦、体验书写抒发一番,又恐故做姿态,惹人耻笑,只得作罢。</b></h1> <h1><b><font color="#ff8a00"> 隔 辈 亲。</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带外孙到“智圣汤泉”内。</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在汶河国家湿地公园内。</font></b></h1> <h1><b> 赋闲的这几年里,正如俗话说得:父母在,不远行。家有老老少少,不宜岀外太久。另外,在游过黄山、九寨沟、丽江等名景之外,似乎也无多少兴致转悠。当然,也曾为数不多的远足旅游过。2011年女儿新婚后,我们全家再次来到北京,游故宫、观天坛、登长城,乐哈了几天。前些年,还变相的兴公款旅游时,我们随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的队伍,到胶东潇洒走了一圈,别说,威海那当年很岀名的“天尽头”等地,还真是头一回去。沾闺女单位里的光,我去了湖南一线,除韶山伟人旧居外,印象深刻的是如诗如画的张家界景色,可惜,除了大饱眼福,嘴上赞美外,我已缺乏过去动笔描述的冲动啦,连照片也拍得很少。</b></h1> <h1><b><font color="#ff8a00"> 我又站在了天安门前。</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随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到胶东一游。</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与卫生监督所李杰老弟合影。</font></b></h1> <h1><b>  体育运动方面,我已力不从心,不可能再金戈铁马,驰骋在篮球场上。闲暇时间,主要是以散步为主,有时也爬爬附近的山,或到沂河、汶河湿地公园和周边县区转转,既健身又可以欣赏美景。有时,做一做适于中老年人的“八段锦”,感觉浑身通透,神清气爽。尤其是春夏秋三季,围绕卧龙山公园内的水泥环山路转圈,成为每天晚饭后的必备课。沿途草木成林,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非常惬意。<br></b><b> 虽然篮球打不动了,我却身老心不老。作为全球篮球运动最高水平的NBA比赛,成为我的最爱之一。每到常规赛季,有空就会投入的看上一场。季后赛时,更是有点废寝忘食,特别是作为“火箭迷”,其关键场次的较量,令我有一种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的狂热感受。国内的CBA则不怎么“感冒”。<br></b><b> 老了,轻松自由了,随心所欲,寄情山水,頤养天年,健康第一,争取老而不衰,老当益壮,以达长寿善终,为家庭和社会减少一些负担。趁着尚有一定的体力、智力,跟上时尚步调,近年来,我又上了微信,学做美篇,将所见所思记录下来,愉己悦人,并感觉这种自媒体,比较过去的传统书报杂志,更易于表达的自由自在,图文声并茂,给自己带来了新的生活乐趣。</b></h1><h3><br></h3> <h1><b><font color="#ff8a00"> 在卧龙山公园入口处。</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到北大山采摘苹果</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蒙阴县所谓的“小九寨沟”,只有这一条沟。</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小瀑布”——真小。</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今年的九月九,老母亲九十二岁生日时。</font></b></h1> <h1><b> 时光倥偬,不知不觉已步入耳顺之年。<br></b><b> 人活一世,本没有多少日子,比想像的短多了。如今,当你历经沧桑,经历了春的勃发,夏的风雨,秋的丰硕,现已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之后,44个年头的工作帷幕徐徐落下,从此以后,才是人生最自由自在的时光。操劳大半生,生命的前半辈子或许不属于自己,大多要服从他人的意志,退休后的时间,应该追随内在的声音,将快乐、健康,作为一切生活的岀发点。<br></b><b>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nbsp;一笺烟雨,半帘幽梦,过去能有权有势有钱固然好,今后则不管你如何努力,功名利禄,如雾如风,已与你无关,神马都成浮云,一切该啥样就啥样了,不应该再有非份之想,该拐弯了。能使余生有趣的过着,健康的活着,终归才是最大的幸福。而如何有趣的活着,不是靠钱财堆砌来的,“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世上的一切都要归于恬淡、宁静,看透人生而不消极,老去时,应保持一种自在、从容的状态。在心中修篱种菊吧,不再胡吃海喝,随心但不随便,放下一些无聊的事,远离一些无趣的人,扔掉一些无用的物。人生此行的归宿,是放下时的安静,是释放后的湛寂。心地的万里无云,才是生命最美的风景。前半生是别人的热闹,后半生才是自己的清欢。<br></b><b> 老来方知悟,唯心独醉最天真。你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路边小草,活着不是目的,有生趣的活着才是。其实,人活着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六十一甲子,是非功过转头空。人活一世,真正拥有的是这不足百年的时间,而六十至八十岁这人生的第四个二十年,应该是黄金时代,是任何年龄段无可比拟的。如果你具备了金钱、时间、健康的话,也就具备了享受人生这七千来天的条件。你要过好今后的二十年,续写人生过往。正如三毛所言,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b></h1> <h1><b><font color="#ff8a00"> 又拿到了一个小本。基本该是自己能拿的最后一本了吧?</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单位里今年首次给退休民警发放纪念品。</font></b></h1> <h1><b> 光阴已老,韶华已逝。所有的故事,似乎都即将落下帷幕,像是叶子与枝桠的告别。但我希望我能不悲过去不忧将来,与家人、朋友,冷暖相知,喜乐同享,共度日月长。<br></b><b> 近日,我去了一趟“大观音寺”,清风入耳,尘心洁净,坐在菩提树下,在那烟火缭绕,肃穆安祥的氛围里,让你心静如禅。看那远处的灯火阑珊,近处则是青灯古墨。感觉岁月静好,唯人自扰。其实,放下执念,淡然就好。佛陀说: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聆听一段梵音,静下心来是最好的自我修持。静,是一个人最深的历练。生命本是一场无法言说的游戏,只是一场虚妄,每个人都在这场虚妄里,跋涉不超百年,生不知所从来,死不知何处去,生非甘心,死非情愿,何必活得那么纠结、辛苦呢。参透了这个世界,却依旧还能爱着她,洞察了虚妄的人生,还对今后留有期待,方为智者。<br></b><b> 走到了人生的边缘上,仰望蓝天,俯首世事,尘世浮华,弹指便是一生。给余生一个微笑的理由吧。人,来是偶然,去是必然,概莫能外,就是如此简单!活着,不必要让自己的心,承受太多的负重。这个世界,我来过。虽然结局难料,自己说了不算,唯愿今后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老了,繁华过处皆如烟,淡看人生静静过。能有一颗充实、柔软的内心,比手握沉重的外在的物质更重要。在喧哗的当今凡尘,愿我们安放好自己的灵魂,铺就通往天堂的路。佛说:你心里有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生命之舟,只有自修、自渡,别无他路。正如丰子恺所说:既然无路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意,不如释然。感谢大半生中每一次磨练,让我走向成熟。学会珍惜吧,爱你所爱,爱你所有!</b></h1> <h1><b><font color="#ff8a00"> 美丽马泉,休闲胜地。</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梦幻般的“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夜景。</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江北最大的“大观音寺”。</font></b></h1> <h1><b>   太平盛世,国泰民安。<br></b><b> 回首前尘往事,远去的一切,尚带着我的体温,却已雕刻成抹不去的曾经。翻阅流年的剪影,把旧日的光景装订成册,将丝丝缕缕的温暖,收藏于心。那些泛黄的记忆和照片,正是我生命的碎壳。当以上九期《老照片背后的平凡故事》,到此划上了一个句号之际,我仿佛已听到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中的大观音寺,传来的新年钟声敲响。<br></b><b> 纷纷的岁月已过去,从呱呱坠地到少年至白头,都随风而去;曾经刻骨铭心的,现在想来,都那么风轻云淡了。以为是忘记了的,不曾想,“老照片”又使回忆慢慢浮现在眼前。细想所经历的这平凡人生,点点滴滴在心头,值得我回味。特别是一路上不管多么坎坷不平,总会有亲情、爱情、友情等人间的温情陪伴左右,我不曾孤单。放下过去,让心归零。人生不如意常十之八九,行至“耳顺”之年,珍惜享受那一二,坦然面对或忘记那八九吧。</b></h1><h1><b> 此时此刻,当旧年远去,新岁又启,明天即将掀开新的一页时,我举头望明月,想到了《月亮与六便士》的故事,月亮是头顶上的理想,而现实是脚下的六便士。我问自己,余生到底想要的生活,是什么?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面对的命题,却又永远没有标准答案。</b></h1><h1><b> 唯愿我们共同在心里种下来年的希望,一起走向温暖的2018!</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