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老挝,湄公河边一个不大的国家,人口数量与香港差不多,被殖民过,曾是大名鼎鼎的"金三角"之一。有人说老挝也是"佛教大国",这个"大"到底体现在哪,去之前也不太理解。老挝的话题和新闻似乎不多,大概就几类:1.人们信奉佛教,民风淳朴,信任的乌托邦,安逸祥和;2.时常爆发武装冲突;3.一个可以没有目的性的旅行去处;等等。保持着好奇心,决定去那里看看!</h3><h3> 老挝的国旗是这样的</h3> <h3>我们搭承老挝航班由常州直飞老挝首都万象</h3> <h3>经三个多小时飞行到达老挝首都万象瓦岱国际机场</h3> <h3>老挝的国微长这样,从国微上可以判定这是一个纯农业国家</h3> <h3>一下飞机换了300元人民币的老币,瞬间有了奔小康的赶脚。</h3> <h3>鸡蛋花为老挝的国花,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无语</h3> <h3>鸡蛋花,夹竹桃科的落叶小乔木,又名缅栀子,其花瓣洁白,花心淡黄,极似蛋 白包裹着蛋黄,因此得名。</h3> <h3> 香昆寺(万佛公园)香昆寺又叫万佛公园,公园里到处都是佛教和印度教的雕塑,是一个怪人的荒诞野心的纪念物</h3> <h3>公园里的佛像看上去年代久远,其实是建于1985年。有一位抱负奇怪的高僧本勒·苏利拉,他把印度教和佛教的哲学思想、传说和肖像学融会贯通,形成一种神秘的学说。</h3> <h3>据说现有一中国企业出资300万美元进行修缮,获得30年经营权</h3> <h3> 塔銮—美丽的金色塔銮寺是老挝最重要的国家纪念碑,它是佛教和老挝主权国家共有的标志,主塔形象还出现在了国徽里。</h3> <h3>1550—1571塞塔提腊国王将首部从朗勃拉帮迁至万象</h3> <h3> 建于1556年的塔銮寺是老挝寺塔中最为宏伟的一座,佛塔全身用真金覆盖,即使是阴天也可以远远地便看见这座金塔。据说佛塔下面曾埋了佛祖释迦牟尼的头发和佛骨</h3> <h3>塔銮南庙卧佛</h3> <h3>塔銮左侧是老挝佛教寺院和僧人的管理机构</h3> <h3>老挝国家地标性建筑"凯旋门",最初为法国人建造,后被具有老挝民族特色的建筑装饰加以改造,六十年代末中国政府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帮助老挝政府重新修缮凯旋门和广场使之成为中老两国友谊的见证。</h3> <h3> 老挝国家主席府又称"金宫",位于万象湄公河畔,是一座古典装饰风格的大型法式城堡,和凯旋门位于万象市中心的中轴线上,站在凯旋门上往南看就可以看到国家主席府。</h3> <h3>老挝总理府</h3> <h3>西蒙寺又称"神城寺",是万象香火最旺盛的寺庙。</h3> <h3>西蒙寺于1828年的一场大火损毁了寺庙的大殿,唯有一尊石的坐佛免于其难,因而这座佛像也被认为具有达成愿望的功力。</h3> <h3>寺庙僧人</h3> <h3> 万荣是老挝一个很著名的休闲旅游地,位于万象和朗勃拉邦两个主要城市之间,距万象160公里。</h3> <h3>山清水秀,民风纯朴,来到这里的中国人都吧他称为"小桂林"。</h3> <h3>万荣的山都很俊秀,没有一点做作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巍然耸立,形态万千,气势雄伟</h3> <h3>这里也有帐蓬酒店</h3> <h3>万荣乡村的芦花也很美</h3> <h3>坦江溶洞—坦江溶洞在老挝上世纪的战争年间,曾是红色游击队的屯粮和宿营地。洞在半山腰</h3> <h3>溶洞中的景观</h3> <h3>溶洞内的景观和国内溶洞景观还是有差距的</h3> <h3>溶洞中的水田</h3> <h3>山下有一泓泉水,清澈见底,</h3> <h3>老挝万荣最美的地方在南松河,河岸上有桂林山水一般的美丽风光</h3> <h3>有点桂林山水的味道</h3> <h3>穿梭在南松河的长尾船</h3> <h3>等待游客的长尾船</h3> <h3>我们乘坐长尾船行驶在南松河,湖光山色,尽收眼底。</h3> <h3>河水不深,水牛可以在河中戏水</h3> <h3>游客与水牛</h3> <h3>河岸牧牛</h3> <h3>南松河围绕在万荣周边,河两岸风光秀丽。这里就是一幅天然水墨山水画卷</h3> <h3>傍晚在朗勃拉邦偶遇老挝人的婚礼</h3> <h3> 琅勃拉帮也名"銮佛邦",是一个精致的古色古香的小山城,亦是老挝的王都,这是大皇宫</h3> <h3> 琅勃拉邦大皇宫是1909年为西萨旺皇室建造的,当时整个老挝是法国的殖民地,而琅勃拉邦则是以"保护地"形式行使皇权。整个皇宫由西萨旺皇宫(博物馆主馆)、琅勃拉邦像安置祠、普西会议厅和西萨旺·冯国王雕像组成,可惜内部禁止拍照,只拍了外观照片。</h3> <h3>皇室佛堂</h3> <h3>类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一样,皇室建筑都是金碧辉煌</h3> <h3>皇宫花园也非常漂亮</h3> <h3>琅勃拉邦织布村落</h3> <h3>织布姑娘</h3> <h3>普西山顶俯瞰琅勃拉邦全景, 普西山是俯瞰琅勃拉邦的最佳地点,爬到山顶看湄公河缓缓流向远方,整个城市一片安静祥和。</h3> <h3>普西山最吸引人的是可以在山顶观赏琅勃拉邦的日出日落</h3> <h3>普西山日落</h3> <h3>等待观日落的游客</h3> <h3>湄公河畔</h3> <h3>湄公河畔洋人街,沿街都是酒吧歺厅,我们是早上去散步,没有了昨夜的喧嚣氛围</h3> <h3>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湄公河干流全长4909公里,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世界第七大河流;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内,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个出海口,故越南称之为九龙江,</h3> <h3>没有湄公河,就没有老挝。</h3><h3>蜿蜒曲折的湄公河,不仅划定了老挝近一半的国境,也养育了老挝这个国家,老挝所有大城市都是建在湄公河畔</h3> <h3>我们乘坐游船观赏湄公河两岸风光</h3> <h3>光西瀑布:又叫考安西瀑布,在琅勃拉邦的南边大约30km处,是由一个大瀑布和山下多个小瀑布组成的瀑布群,总落差100米</h3> <h3>景色美丽如画,有些像四川黄龙的钙化池,一路上山树林葱郁,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洒下来,洒在一路流下山的小瀑布群和水池里。</h3> <h3>如丝如画的瀑布群</h3> <h3>香通寺是琅勃拉邦最宏伟的一座寺院,由国王于1560年建造,直到1975年都是王室私有资产。</h3> <h3>它是琅勃拉邦最美丽最宏伟最著名的一座庙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经典的琅勃拉邦寺庙建筑风格。 </h3> <h3>代表最高等级寺庙的标志</h3> <h3>清晨的布施</h3> <h3> 布施是小乘佛教国家保持了千百年的佛教传统。每天清晨5、6点,僧侣们光着脚,背着锡铂接受信徒或游客赠予的食物。</h3> <h3> 布施的由来:在这里每个村子都有一个寺庙,出家相对自由,你可以当一个月和尚,也可当一年,十年都可以。寺庙里的和尚过了中午以后就不能再进食了,而且寺庙里是不开火的,所以才有了布施的由来。</h3> <h3>大约不到6点,和尚们开始排队从寺里出发,来接受布施</h3> <h3> 和尚也会把得来的食物分一些给路边的孩子,有得有施</h3> <h3>施主早早的就等候在那里</h3> <h3>老挝的经济很落后,但是否存在一种精神是我们暂时无法企及的呢?</h3> <h3>惊艳"蓝色泻湖" —万荣是一座传奇的东方小城。四周环绕的喀斯特石峰,一条清澈安宁的南松河蜿蜒流淌。遥远梦想中的田园风光就在这里完美呈现。百年大榕树,枝丫粗壮遒劲,成为了这里最为迷人的天然跳水台</h3> <h3>"蓝色泻湖"的意思只是从溶洞流出的水。但这泻湖实在耀眼,人们争相到此,跳入蓝色的湖水中享受清凉</h3> <h3>南俄湖,原名为塔拉大水库(又名千岛湖)是老挝最大的湖泊也是湄公河次流域最大的人工湖泊</h3> <h3>远远看去,山缠着水,水绕着山,钟灵毓秀,水碧山青,充分体现了老挝山林国家的特色。</h3> <h3>湖光山色,风景优美</h3> <h3> 老挝这个中南半岛的内陆国家,没有缅甸近代历史的风云诡谲;没有泰国阳光海滩的风光旖旎;没有越南殖民文化的浓墨重彩;也没有柬埔寨吴哥遗迹的旷世惊天,但是他却是一个值得品玩体味的地方。</h3> <h3>老挝瓦岱国际机场,我们将在这里乘机回国结束老挝的旅游行程,在这里祝老挝人民吉祥幸福。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