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的“拼命三娘”——记第一届“感动湖南工行”员工湘潭湘江支行童亚平先进事迹

美友9881557

<h3><b>敢于攻坚,在布局谋篇中享受欢乐</b></h3><h3> 熟识童亚平的人,都认为她是个性倔强不乏似水柔情,办事慎密不失雷厉风行。正是这看似矛盾的两种性格或两种作风,在童亚平身上却如此和谐统一,令她牢牢把握了人生中足以改变命运的每一次机会,在这个多元而善变的时代,运筹帷幄、布局谋篇,充分展示她富有诱惑力的多面才华。</h3><h3> 童亚平是1994年元月从湘潭市粮食局主办会计岗位改行来银行工作的。来银行后,她从最基层干起,一步步走过一线操作、中层干部岗位、基层支行行长的历程。她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她实践经验丰富,天生一副湘乡人的霸蛮与豪气,只要认准一个目标就不会轻易改变。</h3> <h3> 有人说她有着柳树的特质,插在哪里就能在哪里扎根发芽;有人夸她是一员福将,放在哪里就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让哪里的事业兴旺红火。</h3><h3>  这样的比喻一点不假,她到湘钢第二储蓄所,第二储蓄所各方面考核指标立竿见影,遥遥领先;让她到岳塘支行办公室负责,支行办公室工作便风生水起,成为同类支行的标杆;担任芙蓉支行行长职务,她便用不到三年的工夫,就让这个在当时市工行系统内唯一一个没有拿到存款激励费用的网点,成为人均增存、人均模拟利润等主体业务指标领先全市兄弟网点,绩效考核排名季季位列全市同类支行的榜首。</h3><h3> 2009年底,她还未来得及享受自己在芙蓉支行创造的劳动成果,又受命升任湘江支行行长。 </h3> <h3> 被人信任,是莫大的幸福。童亚平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这个有着“拼命三娘”之称的“小女子”,在支行员工大会上,握紧拳头、掷地有声地表态:“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我童亚平愿意搭上这后辈子,和大家一道,两横加一竖——干!”</h3><h3>  “困难当头,只有背水一战!否则,今年喊困难,明年喊困难,支行将在无止境的困难面前一事无成。在困难面前,牢骚无益,退缩可耻,向上伸手是无能!我们只有捆紧把子,眼睛向内,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就没有过不了的坎!”</h3> <h3> 话音刚落,台上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童亚平的眼睛湿润了,领导的信任,全支行员工的信赖,给危难之际接任行长的童亚平增添了摆脱困难的勇气和信心。</h3><h3> 童亚平在不断整合湘江支行的资源中,布局谋篇,指挥若定,给每位员工搭一个自我提升、自我挖潜、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让员工看到支行发展的希望、前景 ,让员工在不断增长自己才干的同时,也不断增长自己的财富。</h3><h3> 童亚平以其人格魅力吸引着员工同舟共济,使支行全体员工迅速成为结构合理、业务精通、乐于敬业、敢于创新的精英团队。童亚平的汗水没有白流,她与她的团伙从中体会到了成就感和无与伦比的快乐。</h3> <h3><b>身先士卒,在业务拓展中感受艰辛</b></h3><h3> 2009年底, 湘江支行50多人的队伍,只有1.3亿元贷款, 不做资产业务,湘江支行没有出路,然而,大中型企业的资产业务又不能很快找到门路, 童亚平与同事们研究了“战情”,制订了方案,作出了紧急部署,继而全员出动。她身先士卒,冲在了最前沿。她一家一家登门拜访,一个客户一个客户地做工作,以最虔诚的态度,最细致周到的服务措施,挽留着客户,开辟新的资产业务市场。</h3><h3>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那超强的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对上级行重大决策、文件、行长工作报告精髓的透彻领悟能力。她用她那灵敏的嗅觉感觉到,支持中小企业将是该行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于是,当她在一次小型饭局上,获悉湘潭九华示范区将建一个钢材物流园时,她顿时眼前一亮:这是十分难得的机遇,谁抢占先机,谁就可以独领风骚,湘江支行彻底翻身在此一举!她立马出击,成立了专业市场营销小组,精心制定专题营销方案。在省、市分行的大力支持下,她多次专访相关公司高层,与他们共商融资方案。为了强有力竞争同行,童亚平经常把下班时间推迟到深夜,周末双休日也成了她的工作日,陪客户经理努力摸索小企业信贷流程,协调各方面关系,并督促客户经理建立物流园项目营销工作进度档案,对所有的明确事项要求在2个工作日内进行逐条逐项,细化分析和回复,并与市分行和省分行公司业务部,小企业融资业务部及授信审批部加强沟通,及时向上级求解信贷政策中遇到的难题,确保融资项目在客户要求的时限内得到省分行的批准。</h3><h3><br></h3> <h3> 进入最后冲刺的一天深夜,灰蒙蒙的大地和天空变得愈来愈阴冷昏暗,一阵刺骨的寒风刮了起来,落下来的一半是雨,一半是雪。童亚平揣着一大叠资料,晚饭都没顾着上吃,下班直奔一位来自福建的钢材老板家。不料铁将军把门,令她进退两难。童亚平心想,现在是关键时刻,决不能让煮熟的鸭子从手中飞走,她决计来个守株待兔。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足足等了四个多小时,这位老板才回家,当他发现站在雨雪中等待的童亚平,一时惊诧得叫不出声。感动得连连道歉:“真的对不住,真的对不住。”最后,他用坚定的语气说:“童行长,你们的服务做到了这个份上,我们所有的信贷业务都让你们做!”刹时童亚平这位打落牙齿和血吞的“拼命三娘”,眼睛突然变得湿润,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h3><h3>  紧扣机遇,点石成金。湘江支行终于在九华物流园的项目中赢得了先机,抢占了第一批钢材物流商户80%以上市场份额,并于新年的第一天,成功发放了49笔小企业贷款3亿元,累计新增对公结算账户240多户,吸收和稳定存款1.2亿,贷款余额全市排名由同期的倒数第二上升为顺数第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500万元。</h3> <h3> 在资产业务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童亚平带领客户经理从该园商户的经营特点、发展规划等综合资料分析入手,积极开展金融产品组合营销,为客户提供基本结算账户、电子银行、信用卡、商务卡、POs机、分期付款、理财金账户、代发工资等金融产品的捆绑营销,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客户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提供周到、超值的服务,从而实现了资产、中间业务、转型产品一体化的综合营销目标。</h3><h3><b><br></b></h3><h3><b>诚心待人:在营销客户中品味愉悦</b></h3><h3>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童亚平和她的团队坚守着服务的宗旨。“客户是咱们的衣食父母”,“只有以诚开拓的储源才不会枯竭,只有用心建立的关系才会日益牢固”。在芙蓉支行,在湘江支行,服务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时髦口号,而是一种制度、一种规范;奉献更不是空头支票,而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是一种自觉行动。</h3> <h3> 2009年2月,一位个人网上银行客户,因网银升级而不能顺利进行网上交易,便来到了工行芙蓉支行的演示厅。大堂经理立即向他演示了升级流程。但由于客户对电脑操作不很熟练,童亚平就亲自前往客户家中进行实地演示和操作。就在这一来一往中,童亚平得知客户急需在网上汇款200万元到建行的下游客户,他说这样的业务每月都有。童亚平立刻感觉商机来了,在与客户的进一步沟通中,又得知客户和他的合作伙伴都希望选择灵活性又收益较高的存款方式。童亚平当即趁热打铁,抛出以灵通快线为切入点的理财方案。客户获悉后,银行通过网银购置了200万元灵通快线。几经尝试,客户被灵通快线深深吸引,陆续从其他银行转入了300万元存款。不仅如此,在他的带动下,他的下游客户也于同年7月1日从建行汇入该行金卡账户1976万元,还将基本结算账户转了过来,欣然接受了工行的个人网银和企业网银,购买灵通快线2000万元、法人理财产品700万元。</h3> <h3>  童亚平经常对员工说:“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只有对‘父母’孝顺到位,‘父母’才会乐意为我们提供衣食”;“只有客户有了,我们什么才会有;只要客户好了,我们才什么都好。”为此,她把提高服务质量和以客户为中心作为湘江支行的长期策略,要求全体员工以品牌为手段,全力服务客户的经营方针,打造湘江支行的全新形象。每年春节,湘江支行的一百多户福建钢贸商都会回老家过春节。除夕之夜或新年之初,童亚平和客户经理总是逐个打电话或发短信,在送去春节祝福的同时了解他们想关心的问题,尽可能的为他们排忧解难。凡优质客户家中红白喜事,父母、妻子生病等童亚平总会以个人名义送去关怀与关爱。有一次,她在200多公里以外的亲戚家喝喜酒,听闻一客户也是这天生日,她刚刚赶到亲戚家送了红包,立即赶回湘潭为该客户送去良好的祝愿。一位家住张家界的大客户的母亲过世,童亚平硬是拔掉吊针,驱车数百公里上门吊唁,令这位大客户亲朋戚友唏嘘感叹不已。打此之后,这位客户和他的朋友,都成了童亚平所在银行的“黄金客户”。</h3> <h3><b>勤勉敬业,重伤不下火线</b></h3><h3> 童亚平作为湘江支行高速发展的牵引车头,在该行两年半的征程中,她没有“八小时”概念,只有“加快营销”和“做优服务”的思维,是工行湘潭分行众所周知的“拼命三娘”。她的工作日程都安排得很紧,营销占据了她的大部分时间,是她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客户中午在休息时,她的“内务”时间便开始了:常常是一顿简单的盒饭后,就开始查看邮件、走流程、学习最新政策和上级行精神,或与班子成员在例行午餐会上商讨全行的大政方针。白天劳累的工作过后还不算完,晚上又一个“新的战场”:走访客户。她在饭局上半开玩笑地说:“客户能给我拉来多少业务,我就能喝多少酒”、“没有能喝酒的人,只有能拼命的人”,客户常被她豪爽和痛快的酒品所折服,不胜酒力的她也常常被下属扛回医院打点滴,但她依然不改本色。</h3> <h3>  在童亚平的办公室,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多了两个厚厚的棉垫。它既非用于靠背,也非用于垫坐,而是她的特殊用具。原来因长期患有腰椎肩盘突出,又疏于医治,一旦患病,就不能站不能坐。但作为“拼命三娘”的她,工作还得做、文件还得看、流程还得走,怎么办?于是她从家里带来两个棉垫,忍着疼痛,咬着牙跪着工作。2011年11月,由于病情的越来越严重,医生警告:再不动手术将会成为残疾人。在领导和同事的多方劝导下,她终于被推上了手术台,术后第二天,她就忍着剧痛把“办公桌”搬到了病床上,每天照常是三件事“数据、指标、流程”。得知支行组织召开客户座谈会,她不顾术后还没拆线的身体,背着医务人员,忍着剧痛、跪在的士车上前去参加座谈会。她说:“这是宣传业务的好机会,时间就是金钱、服务就是生命,我不能失信客户,我个人失信客户就是工商银行失信客户”。连她的主治医生都说:“你们这个童亚平太不听话了,还没有拆线,就要出门,不要命啦?说是住院,完全不听医嘱,电话多、来客多、偷跑多,这哪是住院,干脆把办公室搬来算啦。”湘潭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许青闻其“不安分守己”,就带着其他行领导前往病房“兴师问罪”,她却巧妙地把相关工作资料藏起来,躲过领导的“检查”后继续办公。</h3> <h3> “铁娘子也有柔情时”,她虽是行长,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攻城拔寨的女强人,但她同样为人妻、为人母,上有已入古稀之年的父母,下有一个正在读初三的女儿,常常疏于照顾家庭而遭来家人的不理解。2008年6月,时任芙蓉支行行长的童亚平一方面为半年度任务加紧冲刺,另一方面一直重病在身的父亲突然病危入院,女儿又值小学升中学,三件事,哪件都是大事。作为女儿、作为母亲、又作为行长的她,她将单位的事放在第一位,她咬紧牙关,一声未吭,没请一天假,带领全行员工圆满的完成了上级行下达的各项任务。天遂人愿,她渡过了难关,老父亲病情转稳,女儿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内某知名学校。虽然如此,每每谈及自己未尽的义务,她都对家庭充满了愧疚之情。 </h3><h3>  童亚平,湘江支行的领头雁。在她的带领下,湘江支行这支团队以雁的飞跃、雁的灵动、雁的豪迈,飞越千山万水,搏击狂风暴雨,朝着认定的目标前进,前进……</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湖南分行宣传文化专家咨询团队微文化小组</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制作人:彭一笑</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审定人:肖炳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