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观后有感

颜世亮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昨天下午,高传礼排长来电话,推荐我去看看电影《芳华》,说片中有反击战内容,很震撼的。79年初,高排长曾奉命送兵南下,我至今还清晰记得在云南兵站告别时他那深情的军礼。</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晚饭后,我进了久违的影院 。电影2个多小时,回家后,手机上有高排长的留言,希望我能写点观后感想,我旋即应诺。</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今天,当我打开电脑,坐在书桌前,窗外和煦的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这是个心清气爽好天气,适合写些有激情的文字。 </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电影导演冯小刚和原著作者严歌苓,都曾在部队文工团服役过,都有用艺术再现那段经历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约定创作个贴近亲身经历的文工团故事。去年,严女士拿出初稿,初名定为 《你触摸了我》。</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文稿大获冯导赞赏,他迫不及待着手按小说情节挑选演员,筹备拍摄。当电影脚本完成后,最后确定影片叫《芳华》。芳,气味芬芳; 华,色彩华丽。“芳华”寓意美好的青春记忆,带有浪漫主义色彩。</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严歌苓曾在成都军区服役,作为战地记者上过前线,我认为她是当代最出色的华人女作家。她的小说意蕴丰厚,充满嗅觉、听觉和视觉感,有极度的扩张力。她既写出暴力血腥对人的伤害,有能把主人公生命的磨砺刻画得深切而纯净。小说《小姨多鹤》、《铁梨花》,不再是中国式伦理文化的非亲即恨的惯性思维,而是披上了恤暖和温情的光晕。还有《金陵十三钗》,并不仅仅挑起仇恨,更多的是艺术地激活了人们深层次的思索…… </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芳华》描述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年轻战士,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 就整体而言,应算带有悲剧色彩的作品。记得鲁迅有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芳华》就是用美丽而残忍,但又最纯粹的方式把那些虚幻的泡沫直接戳破在观众面前。 </b></h1><h1><br></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男主人公刘峰,乐于助人、质朴善良。为了他那一厢情愿的暗恋,放弃被推荐上学深造提正连的机会。当他一咬牙豁出去拥抱林丁丁准备表白时,被定性为流氓行为,因为保卫干部认为他的手触摸到了该女兵胸罩背后的扣子。于是,他被发配到伐木连,从此被摘了 “活雷锋” 的光环,仕途不再光明。</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女主人公何小萍,是一个始终不被善待,但最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的姑娘。 她为刘峰打抱不平,故意称病放弃成为A角的机会,结果被火眼金睛的政委看穿,被迫离开相对安逸的文工团。1979年,他俩都被卷入了残酷的反击战中,分别在血腥的战场绽放着自己的芳华。 </b></h1><h1><br></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芳华》战争戏不多,但拍得很有内涵,那段长达6、7分钟的长镜头,勾起了我遥远的记忆。场景很熟悉,也是在云南前线,影片是描述作为副连长的刘峰率领送军火分队途中遭越军袭击,在灌木丛的战斗。</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我想起来我们的一次遭遇战,那是在越南的柑塘附近,也是一片灌木林。我们排正搜索前进,当发现前面有越军的时候,最近的只有6、7米了。无需命令,大家全都开火了。我发射了四五十发子弹。经清点,越军尸体13具,无一活口。我们阵亡一人,负伤两人。但影片中的刘峰们就没这么幸运了,不仅战友伤亡重大,他自己也断了一只胳膊。</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何小萍是在战地医院,所呈现的场景也十分熟悉和亲切。我曾护送受伤战友去过,目睹过那些白大褂上沾有血渍的护理人员抢救战友的情景。此时的她们,被称作“天使”,一点不为过。</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影片中,那位年仅16岁的小战士临终前那番话,也算是本片的一个亮点(或叫泪点)。他没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说希望三个姐姐能轮流每年到坟上来,让同眠的战友知道他家里有人来看他了,很有面子的。  </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最具悲剧色彩的情节,是何小萍反击战表现优异,成了英雄,人却精神失常,进了精神病院。</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她的主治医生这样告诉闻讯前来探视的刘峰:大白菜冬天放在室外不会坏,移进温暖的室内,就坏了。意思是,当一个人的精神,长年处于冷冰冰没有温暖,都已习惯了,突然一下成了英雄模范,赞誉鲜花,纷至沓来,反而崩溃了。小说里对这一段的描写更为出彩:她精神失常后喃喃地不断复述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如果影片把这一情节演绎一下,将是相当煽情的。  </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刘峰悲剧的一幕,是带有时代社会烙印的。为了生计,他带着残疾去海南贩运图书,被联防队(类似现在的城管)抓了,要敲他1000元罚款,而他当时每月辛苦只能赚300元。他试图用送烟,求情说好话少交点,但被拒绝,还被揍了一顿。</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此事碰巧被当年文工团战友郝淑雯看到,气得不得了。对联防队大骂一声 “我操你妈”,接着也只能是替他交了罚款了事。好在她有记者身份,联防队才没太难为她。</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的确,面对不公,小人物除了骂这四个字,还有什么能做的呢?记得我初办公司时,也曾碰到过那些手上掌握点公权,就拿腔拿调,故意刁难人的家伙。只能自认倒霉,回家喝点闷酒,说几句 “恨不能把他桌子掀翻” 的牢骚话而已。  </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影片用的旁白,是让演配角的以第一人称来讲述别人的事,致使最后没有哪个角色的形象足够丰满立体。 电影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不能像小说可以抽丝剥茧般地精细刻画,做不到文字那么丰富具体和富有想象力。 </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好人没那么好,坏人没那么坏。这应该是冯导对原著的拔高。假如坏人坏到极致,那是一个个体,人们只是憎恨或唾弃。事实上,群体性的戕害人性,更让人痛心疾首,这我们这辈人都有耳闻目睹。 文革期间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恰恰是一些不那么坏的普通人,这是一种“庸众之恶”。故事里没有敌人,但“恶人”又无处不在,好坏善恶都只是一线之间。那个政委再三让刘峰读大学,后来却又对何小萍下黑手,现实中更多的就是这样平凡的庸人,的确没那么多纯粹的坏人。</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相比电影,小说里的批判性更强,也更血淋淋。然而为获得公映,避重就轻,不得已弱化一些敏感东西,可以理解。 </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总之,这是部令人回味的好影片,太多感同身受的情节,会让人想起一句歌词:</b></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从来不需要想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永远也不会忘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颜世亮 </b></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color: rgb(1, 1, 1);"> 2017年12 月於杭州桥西</b></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