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瓦房.五省会馆

康华兰

<h3>紫阳北五省会馆位于距紫阳县城8公里的向阳镇任河与汉江交汇处,始建于乾隆末年。</h3> <h3><br></h3><div> 紫阳至今还保留着清代的北五省会馆。</div><div> 在汉江支流任河边有一个小镇叫瓦房店。明清时期,瓦房店以其独有的地理和交通优势,成为整个陕南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有西北“小汉口”之誉,商贸活动繁荣。全国南北客商为了保持乡土联系,增强商业竞争力,纷纷在瓦房店修建会馆。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紫阳境内共有商号76家,涉及陕西、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福建10个省,会馆分布于县城和其他乡镇,其中瓦房店就有17家。现在,在瓦房店遗存下来的就剩下北五省会馆了。</div><div> </div> <h3><br></h3><div> </div><div> 北五省会馆建于乾隆末年,座北面南,依山势营构,自山门至大殿形成十米高差,俯瞰任河,气势宏伟。整个建筑沿南北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戏楼、观戏楼、钟鼓楼、过殿、大殿,形成三进封闭院落,建筑均为砖木结构,雕梁画栋,工艺精湛,馆内保存完好的壁画十分珍贵。观戏楼前矗立着的两棵古桂花树把院落遮盖得严严实实,能想象的到秋天桂花花香弥漫,沁人心脾的情景。</div><div> 北五省会馆和壁画之所以能够保护下来,是在五十年代把整个建筑做了粮库,才躲过了文革浩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