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

轻风吹来

<h3>  很久以前,就想写一篇感恩母亲的文章,却拙于言词,羞于表达,只好搁下,时隔几十年后的今天,正逢母亲节,借此机会,我要用最朴实的语言叙说一下,含辛茹苦,养育我长大平凡而伟大的母亲。</h3><h3> 母亲张翠英(1923年-——1984年)大同县吉家庄东安堡村人,十九岁时与父亲吕振兴成婚,父亲吕振兴是个苦命人,(1925年——1955年)五岁时,其母因病去世。父亲为人诚实厚道,给大同市私营主当车把式,干活勤奋,博得掌柜的好评。</h3><h3> 母亲先后生了五个孩子,只剩下姐姐和我,另三个子女因种种原因,先后夭折。姐姐长我八岁,我于一九五四年腊月生,这对于父母来讲,喜得儿子,满心欢喜,全家人非常高兴,父亲为了四口人生计,起早贪黑,任劳任怨,计划好好干几年,全家就迁到大同市,第二年(1955年)的春天,父亲早早地到大同马掌柜处打工,三月,父亲想回家给庆贺‘百岁’日。但当时马掌柜建筑工地需要沙子,再三挽留,没有回家,可就在三月初七这天,也就是我的‘百岁’,日刚过几天。意外发生了,父亲挖沙子,沙子上面的土方塌下来,把父亲轧伤,送进医院,抢救无效。于第七天,也就我刚过‘百岁’曰几天,就抛下了我们孤儿寡母,撒手人寰,匇匆地离开了我们。</h3><div><br></div> <h3> 千斤重担落在妈妈的肩上,妈妈带着九岁的姐姐和嗷嗷待哺的我,三口人相依为命,过日子是多么的艰辛。街坊,邻居看到孤儿寡母多么地不容易,于是有人提出妈妈找个新家,可每次都被母亲谢绝:‘我的命苦,不能让我的孩子受苦,受歧视’。为了糊口,供我和姐姐上学,母亲省吃俭用,克勤克俭,白天参加生产劳动,多干些苦活,重活,粗活。下工后拖着疲惫的身子还要从地里背捆玉米杆子,为了节省点儿煤钱,收工后还要挑水,推碾子(当时没有自来水,磨面机),特别是到了冬天滴水成冰的时节,井台的冰冻得高,非常光滑,井口的冰冻得刚好放下小水桶,人们挑水的时候,防止滑到,在冰的上面撒些土和沙子,遇到街坊邻居挑水时,就帮母亲从井里提上来,再提到没冰处。冬闲时,油灯下,母亲还要给人纳鞋底,用布垫很厚的鞋底,用麻绳一针一针纳得密密麻麻的,拉麻绳时绕在手上,勒得手背一道道红肿,一对鞋底,需熬几个黑夜,就这样母亲即当爹又当妈,十多年风风雨雨,人生路的坎坎坷坷,饱经了各种磨难,母亲咬紧牙关,只盼着把两个孩子拉扯长大。</h3> <h3>  好不容熬到了我上学,当时的学杂费,每学期也就是一二元,但对于我的家庭,也很难拿的出来,所以最怕开学过节,开学时学费书费一拖再拖,“老师,再迟几天再交,等家里卖了鸡蛋再交”。过年过节,人家的孩子买新衣,买玩具,扑克,但我从没有这个奢求,不攀比,母亲太不容易了,决不能给母亲增添负担,母亲没钱给我买新衣服,就把棉衣拆洗的干干净净,一到冬天就给我做棉鞋,冬天从来没有冻过脚。</h3><h3> 九岁那一年,因和伙伴玩耍,脚踝骨脱臼,急得妈妈团团转,又是求医买药,还要端屎送尿,看着母亲忙得满头大汗,真是于心不忍,不能给母亲分忧,还要给增加麻顿。好不容易过了三个月,才扔掉拐杖,妈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h3> <h3>一九六六年,我小学毕业,村里办起中学班,不用住宿及伙食费,这对于我的家庭来说,真是一件大好事。母亲对我说:“村里有了初中班,我辛苦点儿没啥,无论如何也要学完初中”。就这样母亲克勤克俭,省吃俭用供我上学到高中毕业。</h3> <h3>  一九七二年高中毕业,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上大学,中专实行的推荐选拔制度,我的家庭成分是富农是根本不可能的。于是高中毕业后就回到了农村。</h3><h3> 高中毕业后,参加生产队劳动,母亲看到儿子前途无望,这段时间是母亲最难熬的岁月,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再是几年来辛苦劳作,积劳成疾,五十多岁的人,牙掉光了,头发花白,逢人便讲,:“守了一辈子寡,可熬到头是这样一个结果”。</h3> <h3>  一九七七年,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身体一天比一天瘦,经常拉肚子,到医院诊断为结肠癌,医生要手术治疗,这该怎么办,于是我和姐姐找二叔商量。二叔说县里最近招考民办教师,你先准备参加民办考试吧。</h3><h3> 八月,在县里参加了全县招收民办教师考试,没过几天,接到教委通知,我被正式录取为民办教师。我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母亲,紧接着高考制度恢复,我积极备考,由于那个年代课程没有开齐开全,只报考了中专,七八年三月,我接到了师范录取通知书,走进了师范学校,人逢喜事精神爽,母亲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h3> <h3>  一九七九年师范毕业后,年底我与妻子成婚,成家后,母亲和我们一起居住。母亲为了我,辛苦了一辈子,让老人晚年享享清福,过几天好日子。</h3><h3> 一九八四年,一天晚饭后,母亲突然咳嗽不止,大口大口地吐血,赶快叫医生,等医生来了,母亲就这样急匆匆地走了。</h3><h3> </h3> <h3>六十二年一瞬间,生平历历在前眼前。</h3><h3>母亲一生含辛茹苦,勤劳俭朴,三十一岁守寡,毅然决然挑起了难想象的重担即当男,又当女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辛勤耕耘,田里地里,拼命干活,日夜操劳,为供子女读书,长大成人,饱经磨难,您为子女付出的太多太多,留下的是对母亲的无尽的思念,终生内疚和心痛,母亲的养育之恩,永世难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