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好的课堂

悟言

<h3> 12月15日,初雪刚过,虽说屋外寒气袭人,却阻挡不了四小教师们学习的热情。我们市直四小教师代表杨军英、杨晓丽、杨丽涛、李云青一行4人奔赴省城,参加了“中国互联网+教育——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与核心素养培养研讨会”。</h3> <h3>微课创始人胡铁生老师。</h3> <h3>国内翻转课堂发起人张渝江老师。</h3> <h3>华东师大汪晓东博士</h3> <h3> 四位教师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认真地聆听了微课创始人胡铁生老师、翻转课堂发起人张渝江老师、华东师范大学汪晓东博士的专题报告,在优秀微课设计和制作方法及技巧、翻转课堂如何使课堂更高效、移动学习资源制作与开发、移动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获益匪浅。</h3> <h3> 在讲座间隙,老师们还就以上方面内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培训结束后,老师们及时对此次培训进行了总结,对以后的教育教学有了更新的想法。</h3> <h3> &nbsp; 且学且思 &nbsp;</h3><h3> 杨军英</h3><h3> 经过两天的培训学习,不仅使我认识到“互联网+” 教育,是中小学课堂改革的时代要求,同时对微课和翻转课堂从理论上有了较多的了解,而且通过观看具体的微课小视频,深切体会到微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教学效率,对翻转课堂有了全新的认识。微课是由教师课前经过精心选择,精心设计制作的一个短小的、反映一个小知识点的视频。它一般在5分钟以内,虽然精短,但“五脏俱全”,有它的教学设计(重难点、教学环节等)。它可以把静止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地展示给学生,直观,好懂。它可以让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网络环境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提前观看预习,自主学习,课上老师答疑及指导运用,从而达到掌握所学知识及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真正实现了“先学后教”。而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翻转,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念的翻转。教师转变成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从而引导学生,努力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鲜活。</h3><h3> 此次培训学习,开阔了我的教学视野,激活了我的教学思维。也学习了微视频的制作技术。它可以用手机,可以用PPT,也可以运用各种录屏软件制作。这就要求各学科教师必需储备丰富的教学资料,具备熟练的信息处理技术,从而制作出吸引学生的微视频来。</h3><h3>  微课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也绝非万能的。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个工具,使其为己所用,是一个值得每一位一线教师、多深思、多实践、多发现、多总结,进而多延伸的命题。我觉得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技术,教学设计是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目标的设定、学生情况的了解、策略的选择比技术的使用更重要,技术使用得再好,把握不住教学的本质的话,那也只是个花架子,只能去哄哄外行人,对学生学习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有了好的教学设计,恰当的技术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至于选择哪种技术合适,我个人觉得不用太多,要操作方便、省时,适合的就是最好的!</h3> <h3></h3><h3> 微课不“微”<br></h3><h3> 李云青</h3><h3> 12月16日上午,我们聆听了胡铁生教授的讲座,作为中国微课创始人,胡铁生老师深入浅出地为与会的老师们详细介绍了微课现状和本质理解、微课制作方法与技术、微课的教学设计策略,以及微课的应用与发展趋势。通过图文并茂的调查分析,鲜活精彩的案例展示,诙谐有趣、声情并茂的语言向老师们展现了融合先进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的微课魅力。</h3><h3>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有很大的收获:</h3><h3> 一、我知道了其实微课是指利用5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h3><h3> 二、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h3><h3> 三、胡铁生老师强调,所谓微课,微到极致才是经典。微,是其外在特征,课,才是其本质特征。微课的基本资源可以用4+1来概括,1即微视频,4即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学习任务单。真正的优质微课必须做到:第一,教学针对性强;第二,教学过程简短,时长在5至8分钟左右最为合适;第三,教学内容精选;第四,资源容量小;第五,注重教学设计;第六,以服务学生学习为主。一个好微课需要有恰当的主题、创新的设计、精美的课件、精彩的讲授,以及良好的视频编辑。</h3><h3> 四、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其实手机和摄像机是最容易操作的,比如:平时听数学们老师说,数学中的除法那一部分知识特别难,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老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力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就落下了。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先准备好纸笔,在纸上边写边讲解解题过程,利用手机或者摄像机把这个过程拍下来。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两三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反复播放学习解题步骤。</h3><h3> 微课的制作相对来说较容易,但是如何设计导学案,在教学内容的哪一环节设计微课,用怎样的方式设计孩子们容易理解才是最难的,也是我学习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这让我明白:今天,我们任何人,只要愿意,我们可以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不断去尝试、争取能让微课成为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有效工具。</h3> <h3><br></h3> <h3> &nbsp; 初识翻转课堂</h3><h3> 杨丽涛<br></h3><h3> 刚刚听到“翻转课堂”这个名词时,我还有些许困惑,脑子里总是闪出几个问题: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的对象是什么?如何做到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心中真是充满了疑问。我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聆听了重庆市聚奎中学“翻转课堂”发起人、教科室主任张渝江老师的精彩讲座。 他讲授的主题是《互联网+时代教学创新》。</h3><h3> 张渝江老师除了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微课”,还为我们分析了当前微课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最后分享了聚奎中学在发展微课中遇到的问题,收获的经验,以及他个人的心得体会。他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的学比老师的教更重要、更关键,而通过“微课”实现的翻转课堂能适合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学生就能得到个性化教育。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时,看得懂的加速看,看不懂的反复看,并且可以随时暂停教师的“讲课”,有更充裕的时间做笔记和理解,减少教师的重复讲解。同时,翻转课堂还为老师减轻了负担,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回答学生问题,分析学生情况,进行个别指导。至此,我理解了翻转课堂的作用以及怎样去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h3><h3> 不仅如此,张渝江老师还告诉我们做微课都需要哪些工具,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做微课,运用哪些软件去制做更好的微课,以及进行课堂互动的工具和平台都有哪些。讲座期间张渝江老师用“雨课堂”这个软件和我们进行了互动,让我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枯燥乏味的现象有了改变的信心。</h3><h3>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了翻转课堂和微课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把学习到的新思想、新理念活学活用,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新的提高。</h3> <h3> &nbsp; 所得所悟</h3><h3> 杨晓丽<br></h3><h3> 12月17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汪晓东博士,为我们参加研讨会的教师带来了一场题为《遇见更好的课堂》的技术培训讲座。培训中,汪晓东博士以生动幽默的语言,结合大量案例为教师们讲解了翻转课堂的变革而产生的起源及模式流程。本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老师们了解翻转课堂的基本特征、作用;初步掌握翻转课堂的操作方法及各个流程;最后能够自己设计一节完整的翻转课堂的教学及制作相关的资源。以理念和理论的获得为基础,以技能训练为主,以帮助教师形成独立设计和实施翻转课堂的能力为最终目标。</h3><h3> 翻转课堂就是把传统的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的模式翻转成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的的一种形式,也就是翻转了传统“课堂讲授新知识+课后巩固练习”的教学顺序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样的“翻转”既能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增加学习中的互动,还可以让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更加深入。实质所在为混合学习,是面对面的群体学习+在线的个性化学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学生学习的发生有两个阶段:一个是知识传递过程,一个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传统课堂大部分是解决的知识传递过程,而学生是否遇到的问题是否能解决是一个很关键的阶段,即知识的内化过程大部分发生在课下,即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作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翻转课堂是一个革命性,颠覆性的变革,是企图把传统的学习发生过程颠倒过来,使问题解决发生在的课堂上,而知识传递发生在课下。</h3><h3> 汪博士不仅传授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和教学设计,与老师们互动交流,还与我们分享有效的翻转课堂案例与成功的教学研究效果。分别从几种微课的设计和微课视频的拍摄方法,给我们上了扎实的实践课。让我们了解到微课不是在线视频,不是视频取代老师,不是在线学习,也不是让整个班级学生都盯着电脑视频,更不是学生在孤立的学习。在微课设计方面我还了解到:一节微课只说一个知识点,在录制微课时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是简单的内容也不要轻易放过。学生在学习完微课视频后课后可针对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体验,提出疑问,以便于在课堂上提出并解决。</h3><h3> 汪博士在教授理念的同时,组织大家分组讨论并动手制作,利用刚学习的理论来运用到实践中来。我不仅对微课与课堂翻转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而且发现其实也并不难操作。无论是课堂知识亦或是德育教育,微课是真正可以帮助我们教学的。</h3><h3> 培训带给我们许多新的理念和知识,在信息化高度普及,大数据的时代,我们教师千万不能固步自封,要敢于尝新,勇于探索,始终保持创造力。我们觉得回去之后应该马上行动来,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先思考,全面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或许,在玩翻转课堂和微课程的路上,慢慢会发现如何把自己的课堂变得另样精彩起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