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中央电视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文艺晚会上,一个“再见吧,妈妈!”节目,让曾经参加西南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军人感慨不矣。</h3> <h3></h3><h3> 12月15日,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芳华”公开上演</h3> <h3> 虽然这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用了一个多小时讲述那些唱歌跳舞的文艺兵争风呷醋,欺负新兵和老实人,描写军人为国浴死战的镜头只有6分钟,但已经让参战军人压抑了很久的绸胀心情得到释放,很多参战老兵抽泣着看完这部电影。</h3> <h3> 看着电影,让很多参战老兵再一次回忆曾经经历的战争</h3> <h3> 那是生与死的考验</h3> <h3> 含着眼泪回忆当年的情景</h3> <h3> 拜祭烈士战友时的悲伤</h3> <h3> 边看电影时我边想,冯小刚导演跟据"临时战地记者"见闻写成的小说拍成的电影就另观众如此动情,如果冯导能多了解一些真正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的经历,那他今后再拍这类题材的电影必定更能打动国人的心</h3> <h3> 2012年5月,原165师工兵营战友第一次组团到凭祥南山烈士陵园拜祭死难战友</h3> <h3> 烈士战友的墓碑震荡着每一位参拜者的心田</h3> <h3><br></h3> <h3> 这是工兵营杨道纬教导员,他说:有一年到凭祥南山烈士陵园拜祭死难战友,正在拜祭李达信烈士时,墓园管理人员过来问:“是你的战友吗?”杨教导员说“他是我的部下”,管理人员继续说“李达信烈士是广西防城人,还是位副指导员,防城离凭祥只有200多公里,但我到烈士陵园10多年了,一直未见这位烈士的家人来扫墓,你是他的首长,应该去了解一下他的家人是什么原因不能前来为自己兄弟扫墓”。</h3> <h3> 这就是李达信烈士的墓,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山乡潭蓬村旧基屯人,牺牲时是165师工兵营二连副指导员,中共党员</h3> <h3> 陆军165师师部,我们都是165师的兵</h3> <h3> 165师工兵营营部</h3> <h3> 李达信曾住过的工兵二连营房</h3> <h3> 我新兵入伍就到了他的新兵班。</h3><h3> 有一首《班长对我说》的军歌,歌词是这样说的:</h3><h3> “不要把太多的苦累讲给妈妈听</h3><h3> 不要让想家的书信惊动她好心情</h3><h3> 我们走的路和先辈们都一样</h3><h3> 大漠边关长河落日说起来也普通</h3><h3> 你是一颗星 我是一颗星</h3><h3> 星座牵万家 父母是老百姓</h3><h3> 戴上这颗红星 与民就同甘苦</h3><h3> 亲爱的士兵兄弟啊</h3><h3> 我们是子弟兵</h3><h3> 要让那人间的冷漠都化作温馨</h3><h3> 要用那战士的怀抱让天下驻和平</h3><h3> 我们流的血和英雄们一样热</h3><h3> 赴汤蹈火出生入死脚步也从容</h3><h3> 你是一颗星我是一颗星</h3><h3> 星座连万家 同为军旗红</h3><h3> 穿上这身军装 山河就染春色</h3><h3> 亲爱的士兵兄弟啊</h3><h3> 我们是子弟兵"</h3><h3></h3><h3><br></h3><h3> 每一个当班长的都这样教过自己的兵,因此,每一个当过兵的人对自己的班长都有深刻的感情。</h3><h3><br></h3><h3><br></h3> <h3><br></h3><h3> 重寻故地,想念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乐于助人的老班长</h3><h3><br></h3> <h3> 1978年年终总结,被提升为排长的老班长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h3> <h3> 12月中旬,老班长回广西防城探亲了,期间,他认识了在县招待所工作的盘姑娘,二人一见钟情,双方交换了定情信物,李达信送给盘姑娘的信物有一块手表,盘姑娘送给李达信的信物中包括一张相片(这里就不把相片发上来了)。</h3><h3> 12月底,西南边境战事紧张,部队紧急从广东驻地开赴到了广西边境,部队发加急电报令他火速归队,李达信丢下刚认识10天的女朋友,依依不舍直接奔赴边境。到边境后李达信被提拔为副指导员,临战训练空隙,李副指导员时常拿出盘姑娘的照片给战友们看,战友们对李副指导员能找到心爱的人羡慕不已!都感受到了未来军嫂这份亲情的鼓舞。</h3><h3> 正是因为有这位心地善良姑娘的鼓励,战斗中李副指导员身先士卒,舍生忘死,冲锋陷阵!</h3> <h3> 1979年2月17日6点25分,战斗正式打响了,</h3> <h3> 165师工兵营官兵就是跨过浦寨15号界碑冲国境,教训忘恩负义的越修小霸的。</h3><h3> 165师与兄弟部队一起,占同登,克谅山,摧毁巴别大桥,歼灭越军3师12团、327师42团、337师52团和193、201公安屯 ,毙敌3162名,伤敌940名,俘敌154名,战绩位列参战29个步兵师第二!将叫嚣“打到凭祥吃早餐,打到南宁过春节”的越军没有了半点“第三军事强国“的神气。</h3> <h3> 战前,李副指导员被任命为火力侦察队队长。</h3><h3> 2月17日下午,李副指导员带领着由9个人组成的混合侦察班骑上了第一辆坦克,肩负为2000多人的穿插部队侦察开路,包围同登守敌的任务,当坦克前进至越南高禄县伯良村前一片开阔稻田时,埋伏在离坦克只有200米左右堑壕里的越军向坦克射出了疯狂的重机枪子弹、迫击炮弹和火箭弹,坐在坦克最前面的李副指导员首先成为越军瞄准的对象,一颗罪恶的重机枪子弹击穿李副指导员头上戴着的钢盔,从李副指导员的前额进去、从后脑穿出,重机枪子弹削去了李副指导员的小半个脑袋,李副指导员的脑浆和鲜血当场飞溅,本能地哼出“啊”的一声,口中喃喃动了几下,没能留下一句完整的话就摔下坦克,当场壮烈牺牲!</h3><h3> 同一坦克上的一位副班长则被火箭弹爆炸的气浪揪翻了头皮,跌落地时一只手一只脚被摔断,九死一生!</h3> <h3> 当年,我们上战场时口袋里都装有请战书、遗书,还有亲人的相片,现在我们已经无从考究当时李副指导员身上有没有带这些东西,但是,凭他27年的人生,7年的军旅生涯,对家乡亲人的挂念,对盘姑娘的眷恋,在他生命游离之际,我们可以想像一下李副指导员临终前张口想说而又说不出的话是什么?他想说什么呢?</h3><h3> 李副指导员被战友们抬回祖国后,安葬于凭祥南山烈士陵园一排25位。</h3> <h3> </h3> <h3> 追记二等功,立功证书和奖章</h3> <h3> 为了解李副指导员牺牲后的状况,2013年4月29日,何沾源、李焕开、黄珠开和我4位战友踏上了寻找李副指导员家人的路。</h3><h3> 时值春夏之交,南方强对流天气时常发生,一路上时而烈日当空,时而狂风暴雨,严重时高速上能见度只有10来米,节日前的高速公路严重堵车,中午我们只在服务区吃了八宝粥便又匆匆赶路</h3> <h3> 进入防城港市,手机收到这两条信息:“滨海倚山、海纳百川”,防城人民欢迎您!“敬海敬山敬人,开放开明开拓,共建美丽防城!”</h3> <h3> 防城港市好气派</h3> <h3> 从热闹的防城市区到李达信的家乡——江山乡潭西村旧基屯只有12公里左右,而且潭西村是防城市区通往热闹的旅游区——白龙半岛白龙滩的必经之路,但从潭西村到旧基屯却有两公里多不通汽车。</h3> <h3> 电话联系上李达信的侄子,4个侄子开着4辆摩托车载我们进村,两公里多的山路要翻过三个山头,穿过三道山涧,趟过一片水稻田,行走在陡坡、坭泞和积水的山道上,几次差点摔在坭泞中。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到达依山而建,街巷泥泞的旧基屯。映入眼帘的是低矮的房屋,简陋的陈设。</h3><h3> 进入李家四哥的家,见到了李达信的大哥、四哥、几位嫂子和几位侄子。</h3><h3><br></h3> <h3> 谈话中得知:李家兄妹7人,李妈妈在部队送达烈士牺牲通知时当场哭昏过去,之后身体一直不好,不几年就追儿而去,父亲和二哥也于10年前离开人世。</h3><h3> 问及几位大哥:你们知道你们家兄弟是怎样死的?他们说:据说是部队撤退时,我们家兄弟经过一道桥梁时下车观察,被越南兵追着打中而牺牲的。</h3><h3> 听来另人唏嘘!现实是:战场上,你们家兄弟是冲锋在最前面而中弹牺牲的!而且死得英勇壮烈!</h3><h3> 问及亲人有否保留有李达信的相片,大哥说相片已经找不到,但他的女儿几年前凭记忆画了一幅叔叔的素描像,虽不太像,但总算找到了一张。</h3><h3> 问及李副指导员当年相过的女朋友后来怎样,回答是:盘姑娘是个善良,又有爱心的好姑娘,五弟牺牲几年了,盘姑娘还经常到李家看望李家父母,并对李家人说:“达信不在了,今后我们就兄妹相称吧!”</h3><h3> 盘姑娘还送给李家父母保健品、电饭煲等物,过年过节都带礼物来探望李家双亲和李家兄妹,李家人怕忱误盘姑娘的婚姻大事,劝了两年才使她放下对李副指导员的一往情深。</h3><h3>盘姑娘的忠贞品格羸得一位高大、英俊的人民警察热爱,几年后,那位警察与盘姑娘结成连理,并育下一对儿女。但是,两年前那位警察因病去世了! </h3><h3> 问及村上人的生活,他们说:生活来源主要靠种地收入,农闲时到山里帮人家砍树挣些生活费,有时也帮工下海打渔,小朋友上学就麻烦了,要不寄宿在山外的人家,要不每天走几公里的山路去上学,所以两辈人读的书都不多。</h3><h3> 问及30多年来,父母、兄弟、侄儿三代人有没有去凭祥为兄弟扫墓,回答说没有,一是不知道达信葬在哪里,二是筹集路费有困难!</h3><h3> 听完家常话,我们内心隐隐作痛!从防城港市到凭祥才200多公里,公共汽车也就5、6个小时,自驾车两个多小时,但是亲人们想去拜祭却无能力!他们曾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答复是可以开具证明,但你们自己去凭祥,到凭祥后由当地民政部门负责接待3 个人,如果多去了是要你们自己负责的!</h3><h3> 据了解,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防城港市江山乡共两名烈士,从防城港到凭祥可当天来回,费用每人500元就可解决。</h3><h3> 烈士拼死保卫国家,但他们的兄弟想去拜祭却无能为力,这是怎么了?</h3><h3>我们作出了多种假设:假如李副指导员不参加那场战争?</h3><h3> 假如李副指导员在那场战争中没有牺牲?</h3><h3> 假如李副指导员能活着回乡参加家乡建设,旧基屯村会是否那么落后贫困?</h3><h3> 盘姑娘会不会经受那么多坎坷错折! </h3><h3> 给三位老人留下慰问金,天完全黑下来了,再一次摸黑穿越两公里泥泞山路来到村委会所在地的小镇上,在一户农家小馆坐下吃饭,8个人(其实只是我们4位战友,因为送我们出来的4位李家侄子已经在家吃过晚饭)点了几份防城海域打上来的海渔,几份自种的蔬菜,外加一斤防城土炮(自酿的米酒,每斤也就10来元钱),埋单时老板说996元,我们寻思,这样的菜在防城市区不会超过500元,是否见我们是外地人而欺生,便说:我们是从广东来防城慰问烈士战友亲属的,请你算准一些吧,老板说:那就收990元吧!我们说:优惠我们6元钱,老板说:没错!</h3><h3> 吃过晚饭,进得防城市区已经接近9点钟,我们到处找住宿的地方,防城港市游客多,绕来绕去11点了,我们还未找到住宿的地方,同行的何战友拿出警官证到当地派出所欲寻求作个介绍指引,值班警官说:“你们就是来探望烈士家属我们也没办法呢,你们自己慢慢找吧”,临近12时,我们才在新区铁路边找到一间有床位的小招待所,那晚,听着“哐堂、哐堂......”的火车声,数着一趟又一趟列车通过,就这样在防城港市区渡过了一个不眠之夜!</h3><h3></h3><h3> 中国30多年没有战事,现代人已经习惯了在和平环境中生活,也习惯了和平环境下的思维方式,他们不曾看到、或者已经忘记了战争的悲壮,也不曾感受、或者已经忘记了为国捐躯英烈的丰功佳绩,也许许多人已经淡忘了那些“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h3><h3> 但愿烈士战友的血不会白流! </h3> <h3> 知道我们找不到李副指导员的照片,当年与李达信同在营部侦察班的李裕红战友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李达信当年的相片。</h3><h3>照片上的李达信多么英俊潇洒!</h3> <h3> 盛开的红莲</h3><h3><br></h3><h3> 穿过了断壁残垣</h3><h3> 穿梭在生死前线</h3><h3> 胸膛涌出鲜血</h3><h3> 好似盛开红莲</h3><h3> 浸血罗纱遮面</h3><h3> 象枫叶染红了天边</h3><h3> 泪水涌出眼帘</h3><h3> 模糊了我的视线</h3><h3> 硝烟还在弥漫</h3><h3> 却无法再见到你</h3><h3> 只盼轮回后千年</h3><h3> 我们再续这尘缘</h3><h3> 就在我倒下瞬间</h3><h3> 我多想你在我身边</h3><h3> 用最后一点的时间</h3><h3> 诉说对你的爱恋</h3><h3> 就在我倒下瞬间</h3><h3> 我多想再见到你</h3><h3> 在生命最后的时刻</h3><h3> 喊出爱你的誓言</h3> <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