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苍桑之褒斜道 ,关中平原翻越秦岭至四川盆地

赤乌老左

<h3>巍巍秦岭,绵延千里,成为横亘于我国中部的一道天然屏障。古时,人们为了南北之间交通的便利,便在秦岭之中先后开凿了多条栈道,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这些栈道中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沿用时间最久者当数褒斜栈道。</h3> <h3>褒斜道,南起褒谷口(今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北至斜谷口(今眉县斜峪关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名,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干道路。</h3><div>古往今来,历史的发展让这里留下很多历史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萧何月下追韩信;诸葛亮六出祁山……。这条古道,在历史的车轮下,见证了太多的过往,也承载着巨变的沧桑。</div> <h3>《读史方舆纪要》称:"褒斜之道,夏禹发之,汉始成之,南褒北斜,两岭高峻,中为褒水所经,春秋开凿。</h3><div>夏代,褒水流域的褒国是夏王统治下的一个"诸侯"国,周幽王“烽火戏诸,千金买一笑”的美女褒姒,就是褒国人。褒人经褒斜道进入关中,再去中原朝见夏王。</div><div>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秦派张仪、司马错伐蜀,大军即经此道,秦国的势力由关中拓展到巴蜀。“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史记》</div><div><br></div> <h3></h3><div>《史记货殖列传》载:"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当时已是"商旅联槅,隐隐展展,冠带交错,方辕接轸",蜀汉丰富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长安三辅地区发达的文化流传蜀汉,发展了南北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div> <h3>公元前206年,鸿门宴之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刘邦沿着子午道离开关中时为了防止追兵追击,烧毁了子午道,后来又听从张良计策,烧掉了通往关中最为便捷的褒斜道,表示他将永居汉中,再也不会和项羽争夺天下,用来麻痹项羽。在汉中休养生息,重整军队的刘邦在萧何的劝柬下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散入秦,取得关中,为他以后统一天下建立大汉王朝奠定了基础。</h3><div>“不是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位于汉中市留坝县马道镇北侧的凤凰山下,现存有嘉庆十年和咸丰五年两通石碑,记载着公元前206年“萧何月夜追韩信”的典故。相传韩信弃楚投汉之初未受重用,无奈不辞而别,独骑北上,是夜寒溪夜涨道路受阻,萧何星夜追至,力劝韩信回到汉中。刘邦筑坛拜将,终成帝业。</div> <h3>汉建安24年(公元219年),曹操驻兵汉中褒谷口运筹国事,见褒河流水汹涌而下,撞石飞花,挥笔题写"衮雪"二字,随从提醒:"衮字缺水三点"。曹操抚掌大笑:"一河流水,岂缺水乎!"遂成千古美谈。后刻于河中巨石上流传至今。</h3> <h3>发生在这里最悲壮的故事,要算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八月,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病死五丈原军中。蜀军沿褒斜向汉中退,“所过烧绝阁道”。</h3><div>唐代安史之乱后,玄宗李隆基入蜀,同样亦取道褒斜。</div><div>褒谷口的石门隧道开凿于汉明帝时期(东汉永平九年),是为贯通褒斜道而建的,长13.6米,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一说是用我国古代“火烧水激”的原始技术修建而成,是全世界最早的人工隧道。</div> <h3>褒斜栈道在记载着历史的同时,也见证着古人的智慧。褒斜栈道的设计、建筑艺术有深远影响。秦、汉时期的褒斜道、线位大致选定在高出常年水位二至九米的地方,纵坡随自然河面进行了实用与合理的调整。据现代全面勘察测量,全线平均纵坡不到百分之一,起伏自然,并富有节奏感。</h3> <h3>当时的行旅食宿设施属于道路建设范围,一般是5里一站,10里一亭,30里一驿。亭、驿建筑相当讲究,</h3><div>刘禹锡在《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中称赞:"由是驶行者忘其劳,吉行者徐其趋,孥行者家以安,货行者肩不病,徒行者足不茧,乘行者蹄不\,公谈私咏,溢于人听"。这种造型,近看如廊,远眺如阁,台阁相配,亭廊成趣,行息适宜,雨晴两便。"上面能防空,下面能藏兵",真是沿溪曲折行,一步一新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