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三人行——第013期

成钢

<h3>编者按&nbsp;</h3><h3><br /></h3><h3> 《图说三人行》摄影平台已经陆续出了几期,引起了一些摄影师的踊跃参与,从目前投稿的摄影作品的情况看,有些摄影作品从技术、内容方面很到位,但是文字评述不够贴切和富有思考性,使得作品稍为逊色,那么如何让摄影作品与文字内涵相得益彰,让摄影有哲学的思考,文学的美感,诗中有图、图中有诗、唯一途径是加强摄影艺术语言与哲学思想的文化积累,这也是我们创立《图说三人行》的初衷。&nbsp;</h3><h3><br /></h3><h3> 这里所说的文化积累不是死背硬记读书的那种积累,而是指那种文化是否渗透到了你的潜意识深处;我们说的画中有诗,也不只是构图与虚实的处理,而是指你是否意识到了你内部的那种混沌、本能的东西,而产生的诗情画意。当前有些作品,有明显的缺陷,是平面的图解,没有层次是幼稚的,这里所指的层次是文学与摄影作品融合产生的层次感。所以善于阅读领悟文学、哲学经典文章作为摄影的基本功之一,是理所当然了。</h3><h3><br /></h3><h3> 大自然造就了生命,也造就了艺术。形而上之思为抽象思维,形而下之思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辅相成,哲学最高境界是艺术,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哲学,因此图说理论研究与摄影艺术创作何岂为水火?</h3><h3><br /></h3><h3>——图说三人行工作室</h3> <h3>  殿堂山水画艺术家陈克永把家安在燕山脚下,家中有大型展览馆,馆内作品林立,画家勤奋作画,乐此不疲,激情四射,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大自然及群山的瞬息变化,让生命永驻活力。</h3> <h3>  爱就像野生的芦苇,它自行生长,深深地扎根于水中,甚至浅水的废墟上也能茁壮成长。一个人只要能忘我和爱别人,他在心理上就不会失衡,他就是一个幸福和完美的人。</h3> <h3>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树化石让人们惊诧地看到数亿年前火山喷发引起泥石流急速埋没树木,将树木硅化,然树木依然挺拔且更加坚硬成为玉石这是生命的奇迹与转换 ,让我敬佩无比。</h3> <h3>  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要像那大山中的盘山路,不管如何蜿蜒曲折仍能从容通往终点。</h3><h3><br /></h3><h3>——以上轻舟作品</h3> <h3>  没想到喧哗的昆明城里也有这么多鸟,人们在自由与鸟分享食物。问了才知道这是天然的,并非人工喂养,每年冬天会飞来,夏天会北去。鸟儿也知情,人又懂吗?吸引人才必竟是靠真实的环境。</h3> <h3>  微信是座篱笆墙,难见真人,却投射着每个人的表演。然在墙后的人,虽有隔离,却从缝中仍然可以看到真实的事,真实的人,真实的世界。</h3> <h3>  只有在新疆天池巡船时,才能感觉天山山水的宏伟和美,不一般的层层崇山压在湖的尽头,天池仿佛挤出的乳水,孕育着湖畔的绿洲。人常常喜欢在甜水中泡大,却往往不曾想体会高山的险峻,没有高山,哪有平湖?</h3> <h3>  迷雾笼罩天子山,无缘相见神农溪,却是诚心来此趟,撩起面纱见一回。</h3> <h3>  借用摄影师赵张根拍的照片,为互联网借题发揮,蜘蛛色彩艳,引蜂又招蝶,毒液随时备,张网等你来。谁知人聪明,造出机器蜂,哪怕蜘毒深,破网又逃生。</h3> <h3>  躺着的犀牛看似很温顺,但站起来你看看,再如果成群你看看,老虎狮子也不是它的对手。</h3><h3><br /></h3><h3>——以上波斯猫的眼睛作品</h3> <h3>  时光如水,过去是上游,未来是下游,过去是朦胧,未来是迷蒙,只有现在,我才看得清你。你就是好奇的鸟!</h3> <h3>《电脑与记录本》</h3><h3>黑的深不见底,却是开电脑的一瞬间,这世上有多少个一瞬间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时刻?力量是深植于血液的自信,红彤彤将要爆发,流遍全身会让记录成为代谢的昨日。</h3><h3><br /></h3><h3>——以上朝小夕作品</h3> <h3>秋水微澜随波去,叶萎影残化西风。</h3><h3><br /></h3><h3>——以上阿呆作品</h3> <h3>  时间,飘零在脚下。来去匆匆的,是眼前的岁月。人们习惯抬头仰望,让风吹散满地的故事。谁是旅人,谁是过客?问世间事,为谁停留……</h3><h3><br /></h3><h3>——以上阿彬的视界作品</h3> <h3>  同样是床,有人从这里躺下,有人从这里站起,生命的意义在于你选择了如何活着!</h3> <h3>  这种老式的爆米花机,它的全名是"大炮手摇爆米花机"。砰地一声,炸出儿时的味道!听朋友说,在美国,这样的操作是要戴头盔的!</h3> <h3>  干部与群众的区别在于他们坐着的时候你选择站着,共同点在于所有人站起来的时候你还是要站着,而且要挺起脊梁!</h3> <h3>  真实的生活是这样: 那些诗歌和远方都是从这样的苟且开始的!</h3><h3><br /></h3><h3>——以上成钢作品</h3> <h3>  如果您也喜欢这种方式,也喜欢摄影,也有一肚子的话要说,请和我们联系;或分享给您的朋友!</h3><h3><br /></h3><h3>《图说三人行》工作室 </h3><h3>微信投稿 yq2004168</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 </h3><h3><br /></h3><h3><br /></h3> <h3>『回音壁』摘选</h3><h3><br /></h3><h3>好想法。好图片,不仅留下美感,更要紧的是记载历史,有图有真相。</h3><h3><br /></h3><h3>——联合时报原总编</h3><h3><br /></h3><h3>见仁见智,同一张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建议,就用您自己的图,在群里,征求不同的解读,然后汇总。</h3><h3><br /></h3><h3>——何玉兴</h3><h3><br /></h3><h3>赞,总让人惊艳,阿琳的摄影欣赏过没觉的特别,但配上文字就完全变样了,可见文字才是点晴之笔呢,让你自由发挥,仍其想象变的简洁而生动,特别有几位大师的配字真是才华横溢,若行云流水般的充滿诗意,使你们的摄影文化蒸蒸日上,期待下一期。</h3><h3><br /></h3><h3>——沈庆芳</h3><h3><br /></h3><h3>成钢老师的《图说三人行》我已跟踪了三期,每一期都有独到的思想和创意,这期的图文都很棒!细细品味,越嚼越有嚼劲,正如我们的人生!👍👍</h3><h3><br /></h3><h3>——永恒的微笑</h3><h3><br /></h3><h3>阿呆的残荷很美,本人赋诗一首赞之。</h3><h3>野湖微波迎西风</h3><h3>残荷叶萎仍自容</h3><h3>度罢严寒近春色</h3><h3>又见芙蓉渐葱茏</h3><h3><br /></h3><h3>——方继武</h3><h3><br /></h3><h3>每一期都很期待,都是一次学习和思考的机会。👍</h3><h3><br /></h3><h3>——阿彬的视界</h3><h3><br /></h3><h3>光影精致透理念,文蕴详解溢品味👍 👍 </h3><h3><br /></h3><h3>——韩国宪</h3><h3><br /></h3><h3>每次的序文写的都非常好,文学就如你们所说是一种结累,是功底由心而发,但每个人看图眼光不同,理解也不一样,所以文字也不会一样,看波斯猫的几期配字,就觉的很舒服,优美而自然,我们点字评画浓淡相宜间是灵魂的默契,是梦想和追求,是美的享受,要达到什么高度,为什么,我都不敢看了,初心就好了。</h3><h3><br /></h3><h3>——沈庆芳</h3><h3><br /></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