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折多

伟大

<h3>  匆匆赶路,路遇一座神庙。</h3> <h3>   红草地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极目远望,一片红彤彤的景致映入我的眼帘,红得那么热烈,那么艳丽,也那么醉人。在或黄或绿的白杨树的衬托下,灿灿生辉,妩媚无比。近视,“山青心欲燃,红树醉秋色”,我们徜徉在公路畔的小村庄,“红草地”在阳光下奏鸣着令人陶醉的红色旋律,真想套用唐代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也喊出一句“停车坐爱红草地,霜叶红草十月花”。</h3> <h3>  桑堆小镇位于距稻城县城西北28km,牧场在公路沿线平展铺开,河水静静地从中穿流而过。遥望远处,在起伏的山峦间散落着村落、牧人、牛羊,呈现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从稻城去桑堆的路上还会经过稻城著名的“红草滩”。红草滩的季节性很强,每年仅在秋季出现,而且时间很短,只有十几天时间(10月初)可以看到。那时湖水里、沼泽边布满红色水草,一片红彤彤的景致映入眼帘,热烈而艳丽,十分醉人。</h3> <h3>   红草地蓝天白云和阳光照耀下的红草地令人赏心悦目,只是几天不见红草枯萎了许多,红草地的最佳观赏期就要过了,几个藏族小孩依然不停地要这要那纠缠不休,干脆去草地的另一边,草地的另一面正对着太阳,整个红草地处在逆光下,树叶透亮透亮的,草地中的石头在光的照射下轮廓分明,水塘倒映着蓝天和白云</h3> <h3>   兔儿山,在四川的甘孜,海拔4696米。兔儿山得名一是因为这里的环境适合野兔生长,二是因为山顶一块岩石酷似一只兔子,沿途能亲眼目睹野兔穿行于草丛之中。兔儿山的古冰川遗址值得一看。冰川是消融了,但冰川搬来的大大小小的石头还到处可见,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石头河。几十公里的石滩,黑森森的堆挤着巨石,石缝中长满干枯黑褐的灌木,怪异中透着几分狰狞。</h3> <h3>  兔儿山是理塘去往稻城、亚丁的必经之地,它位于海子山自然保护区的北部,海拔4696米,远观酷似兔子耳朵屹立在风中,山势十分奇特,长在寸草不生的山峰之上,颇为壮观宏大。天气好时坐车沿着公路走过,远远望去,仿佛是小兔子受到了惊吓。</h3> <h3>  传说是从前有两个夫妇,膝下有一儿一女,视同心肝宝贝。天神伍金绒布,为了弘扬佛法,动员夫妇俩现出他们的儿女去西天取经,并告诫他们说要有诚意,要舍得奉献,儿女动身时,不得伤感,更不得回头去看他们,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做到了,不经佛法在世间可以得到弘扬,他一家四口也可以成佛。可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老两口毕竟不忍心儿女远行,所以,当女儿上路时,兄妹俩才走了几步,老两口就不忍心情不自禁的转身去看了一眼,顿时,老两口化成了一朵石柱,儿女也舍不得父母,也转身,顿时化成了两墩石头。可怜的一家四口就此永远立在哪里经受着雪、雨、风、霜。</h3> <h3>  折多山为大雪山一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折多山 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62米,垭口海拔4298米,与康定市的海拔落差达1800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此有“康巴第一关”之称,折多山既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就是&quot;折多&quot;二字。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quot;多&quot;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h3> <h3>  折多山位于四川甘孜州康定市境内,垭口海拔:4298M。 是国道318线通往西藏的必经之道,也称进藏第一关。在山顶环视贡嘎群峰,山峦叠嶂,白雪皑皑,折多山是318国道(川藏线)从成都进西藏需要翻越的第2座大山(第1座大山是大名鼎鼎的二郎山),在康定市境内,山垭口海拔高度4298米,站在山顶上,可以眺望到“蜀山之王”--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自从二郎山隧道的贯通,折多山便成了川藏线上的第一座具有挑战性的高山,318国道在这里穿过了4298米的垭口后一路下行就进入了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h3> <h3>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海拔4270米,是康巴第一关。折多山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态等方面处于过渡地带,主要分布着有“嘉绒”之称的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坝州的大小金川一带,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又是“折多”二字不</h3> <h3>  折多山为大雪山一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折多山 “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就是&quot;折多&quot;二字。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quot;多&quot;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h3> <h3>  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以往,不过折多山不知川藏公路之难,这里的山口海拔4298米,路面极窄,塌方常见,冬季雨雪不断。如今,改建后的川藏公路已不复往日的艰险,道路平整、宽敞。折多山一线的地理地貌由于受岷江、大渡河等水系的强烈切割,地形高差大,沟壑密布,山岭纵横,且林木茂密、气候温润,带有典型的亚热带温湿谷地特征。</h3> <h3>  走在模板铺成的吊桥上,看两岸青翠的山,远处的亭台,桥下翻涌不息的水,听湍急河水怒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