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造价值,科技改变生活—农业的科技之路(二)

护苗科技

<h3> 随着东北早熟型单季稻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户在稻田生产中掌握良好、科学的施肥方式,才能使寒地水稻高产、优质。因此,广大农户朋友在水稻生产及施肥过程中,因注重以下几点:</h3> <h3>一、晒田创高效 </h3><h3> 东北地区种植水稻是有季节限制的,因此稻田休闲时间很长。而农户在水分管理上,任稻田长期淹水却不重视晒田,实际上晒田可获得多方面的良好效应,有利于水稻的高产高效。</h3> <h3>二、因地制宜增加钾肥 </h3><h3> 经过土壤测试显示,东北地区大部分水稻田土壤有效钾的含量处于中等或偏低水平,而长期以来磷肥和氮肥的施用较多,对钾肥的施用量不足。应该注意增加钾肥的施用,使氮、钾和磷的供应趋于平衡,才利于水稻高产高效的获取。</h3> <h3>三、根据实际确定施氮总量 </h3><h3> 最新试验研究表明,施氮量约100~120公斤/公顷,就可满足寒地水稻对氮素的需求。而我们广大农户的习惯施用量都要再增加50~65N公斤/公顷。由于施肥时期等其他施用技术的不当,造成了稻田氮素的损失增加。</h3> <h3>四、调整氮肥施用时期 </h3><h3> 由于气温较低,该区的水稻生长期短,长久以来,栽培管理一贯要促进分蘖早生快发为目标,在氮肥施用时期上特别强调基蘖肥的施用比例,建议氮肥施用时期的分配比例为:基肥∶蘖肥∶穗肥=4∶3∶3。把氮肥的施用重点放在前期,而后期投入太少,这就造成氮肥施用时期的不合理。</h3> <h3>五、氮肥施入深度很关键 </h3><h3> 试验证明,深施是减少氮素损失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最有效的方法。氮肥表施和深施的不同可以造成氮肥利用率相差50%之大。在寒地水稻生产中,有一个时期值得注意,那就是从稻田打浆施基肥到插秧之间的相隔时间较长,约20天左右。由于基肥用量较大,如果不深施,氨挥发所造成的氮素损失是严重的。所以要坚持氮肥深施的关键技术。</h3> <h3> 寒地水稻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其施肥方式与南方水稻施肥方式不同,因此,要因地制宜的科学施肥,这样才能使寒地水稻高产优质。</h3> <h3> 护苗科技为感谢每一位使用户多年的支持与陪伴,护苗科技竭诚为您总结最实用、最专业的农技知识,为您增产丰收保驾护。<h3> 护苗科技下乡活动在黑吉辽区域火热进行中。详情请咨询当地专卖店经销商或致电我们。我们期待您的到来!</h3><h3>服务热线:400-0050555</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