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南极1--初识巴西里约热内卢

<h3>  12月11日,我们一行六人自己组成小团,从浦东国际机场出发,经过两程(上海--巴黎--里约热内卢)近25小时的飞行,12月12日上午终于到达巴西著名城市里约热内卢。</h3><h3> 一下飞机, 扑面而来的是墙上醒目的动物画,热情、张扬,想到的并不是动物世界,而是巴西桑巴舞及舞者的体态,有些许期待……</h3> <h3>我们这次出行,不像去年北美北极的完全自由行。而是自行组团,根据我们的要求,通过旅行社订票订旅馆订地陪,吃住行全部由旅行社落实,因为南美不如北美发达,而且语言复杂,地理条件差,自由行能力有限。</h3><h3>车驶向里约,一路涂鸦,连高架也不放过。</h3> <h3>看这弯曲的图形,琢磨像啥呀?原来奔放的里约人把让美腿当斜拉桥的立柱,真是符合他们的性格。</h3> <h3><font color="#010101">里约的顶级学府,就看见这一栋建筑,可能是上海的高楼大厦看多了,这挂满百叶窗的大楼实在是一般般!</font></h3> <h3>路边的行道树看上去很古老。</h3> <h3>我们的地陪导游是一个30多岁的温州小伙,他说里约分南北两片,北片依山而建的是大片平民区(并不全是贫民),住着80%的里约人,房子杂乱无章,卫生习惯差,安全系数更差。</h3><h3>他曾带着非要去哪里看看的客人,正碰到有人带着枪在进行毒品交易,他说如果碰到两火人火拼,或者警察介入而枪战很难保证安全,所以不能去平民区的。</h3> <h3>来到桑巴大道,路两边都有看台,这里每年2月份都要组织桑巴舞大赛,那时就是里约的狂欢之日,一支支有组织的桑巴舞队伍,从四面八方巡游过来,周边完全交通管制,我们只能想象这狂欢时刻……</h3> <h3>还有些桑巴舞的服饰道具的商店。</h3> <h3>这是还保留着的台格路</h3> <h3>这是在街心花园休闲的市民,整个市区看上去市民穿着随意,路边流浪者(人躺在行李边)随处可见,但是看到这位看上去邋遢的老人却认真地在路边看报纸,这也是一种素质吧!</h3> <h3>著名的天梯教堂。</h3> <h3>外表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于欧洲,没有棱角,就是一共圆柱型的钢筋水泥建筑。</h3> <h3>这是钟楼,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吧!据说应该有七个钟分布在各个层面,而现在只有四个且比较小,看到了吗?那方方的便是钟。</h3> <h3>走进教堂,高大而雄伟。顶上十字天窗连着四面彩绘的窗户直落地面,其余是格状镂空的墙透光挡雨。</h3> <h3>十字架悬空高挂,艺术且庄重。</h3> <h3>窗户会根据太阳光照而变化色彩,教堂照明基本靠自然光很环保。由于现代扩音设备俱全,所以教堂内只见小部分象征性的管风琴。</h3> <h3>服务台的帅小伙。</h3> <h3>周边也有里约最现代的建筑群,这栋房子从天上看就是十字架。</h3> <h3>棱面的墙体倒影着钟楼,很符合建筑群的意境。</h3> <h3><font color="#010101">里约体育场外穿着巴西足球衣招揽拍照生意的人。</font></h3> <h3>卖足球纪念品的地摊。</h3> <h3>比比皆是的涂鸦中,这三张名人的画像最著名。</h3> <h3>来到彩绘阶梯。座塞拉隆阶梯(Escadaria Selaron),又被称作里约彩色阶梯,是由旅居这里的智力艺术家乔治塞拉隆于1990年开始策划并修造的。</h3><h3>起初他只是在家门口贴瓷砖,后来越贴越多,吸引了几十个国家的艺术家前来参与,终于成了旅游景点。</h3> <h3>在这里,你如果穿彩色的衣服,那就一定被淹没,因为这里的色彩太鲜艳了,还不如穿个黑或白色。</h3> <h3>他们在彩绘自己的肌肤。</h3> <h3>他们也成了这里的风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