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中国2016——骑行日记(十二)归来

重庆(周玉健)

<h3><br></h3><h3> 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小雨</h3><h3> 合肥—全椒—南京 165公里</h3><h3><br></h3> <h3><br></h3><h3> 为赶路,今提前一小时起床,6点出发。</h3><h3> 路边吃了早餐。</h3><div> 在<u>肥东</u>,被一女的自行车斜碰,我往左拐,左后边一个三轮车撞上我,我人车倒地。我爬起来,扶起车,趁我说那女的时,三轮车拔身跑掉。那女的对我说了“对不起”,我看车没事,人也无大碍,就叫那女的走了。</div> <h3>9:37 包公出生地</h3> <h3>9:40</h3><h3><br></h3><h3> 一直下着毛毛细雨。</h3><h3> 赶到12点多钟,在<u>六镇</u>路边店大家都点了一碗羊肉面(20元),吃了赶路。</h3><h3> </h3> <h3>16:27 离安徽 入江苏</h3><h3><br></h3><h3> 手臂放车把上,看手机查地图。看完用左手臂掌握车,右手把手机放后衣袋,不好放,车把晃了二次,后一次没控制住,车倒向右边,我扑倒在花台里的花草上。</h3><h3> 今天两次危险,一次別人撞我;第二次是自己找事。骑行中国到最后关头,得小心,安全第一。</h3><h3><br></h3> <h3>18:13 浦口渡轮过长江</h3><h3><br></h3><h3> 天渐黑,一阵猛赶,到了(南京)<u>浦口</u>码头,随即乘渡轮过<u>长江</u>。</h3><h3> <u>老韩</u>和其他<u>上海</u>车友赶来<u>南京</u>迎接我们。</h3> <h3>和赶来南京接我们的车友们</h3> <h3><font color="#010101">我的重庆老乡 老胡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u>老韩</u>和其他<u>上海</u>车友赶来<u>南京</u>欢迎我们。 为我们接风。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费用:早6 午20 过江3 住50 合计79</font></h3> <h3><br></h3><h3><br></h3><h3><br></h3><h3>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雨转阴</h3><h3> 南京——常州 130公里</h3> <h3><br></h3><h3> 下了一晚上的雨,天亮未停,只好(推迟)晚点走。</h3> <h3><font color="#010101">7:18 渡江胜利纪念碑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吃过早饭,收拾好后,天给脸,雨停了,我们加迎接的车友十几个人出发。</font></h3> <h3>8:30 南京街景</h3> <h3>8:31</h3> <h3>南京“总统府”</h3> <h3>8:57 南京“总统府”</h3> <h3>8:59</h3> <h3>8:59</h3> <h3>9:07</h3><h3><br></h3><h3> 去看了<u>总统府</u>。</h3> <h3>挹江门</h3><h3> </h3><h3> 在(南京)城里走走停停看看,从<u>挹江</u>门出城,出了城已大上午,没走多少路。</h3><h3> 出了城,人多骑车你追我赶,速度较快。</h3><h3> 上午走了50公里,到<u>句容</u>吃午饭。</h3><h3> 饭后赶路,余下路程到<u>常州</u>,八十多公里。</h3><h3> 从S122转G312,路平缓,大家都跑得快。</h3><h3> 正跑得欢,我前轮扎胎。<u>陈建忠</u>帮我换好胎。其他人一个个冲前面去了,我急急追赶。</h3><h3> 超过几个人,赶上LYF,我们一直跑到<u>常州</u>。</h3><h3> 过一分岔路后停下,联系先前跑到我们前面的人,不知何故,他们都在后面,我和LYF反而在前面。</h3><h3> 等大家(赶)来。</h3><h3> 天黑,<u>海星</u>(及其他车友)赶来,我们就住这里。</h3><h3> 即找旅馆,找了几家后,在“中元”宾馆住下,65元/间。</h3> <h3>到达常州</h3><h3> </h3><h3> 到对面饭馆吃饭,点了一桌菜,大家相聚甚欢。</h3><h3> <u>东方</u>电台明天要采访<u>海星</u>(进行实时播报),他感到紧张,我给他打气,就象平时那样谈我们的骑行。</h3><h3><br></h3><h3> 费用:早8 午晚住80 点心7 合计95</h3> <h3><br></h3><h3><br></h3><h3><br></h3><div>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阴</div><div> 常州——昆山.花桥 157公里</div> <div>  大队走了一段时间,在一立交路口休息。海星在后面,8点30分要接受电台采访。(休息)后,其他人先走,我与顾大侠等。 <div>  过一阵,我两慢慢走,等海星追上来。 </div><div> 走了好久,却见海星在我两前面,我们三人汇合。 </div><div> 过了无锡,前面的人不知跑了多远。</div><div> 在路边吃快餐,很实惠,10元一份,有肉有菜有汤,白米饭吃饱。</div><div> 吃完饭,大队的人从后面赶来。怎么回事,跑到前面去的人,却掉到了我们后面?他们肯定走了绕路。</div><div> 全部汇一起赶路,今天要走的路不少。</div></div> <h3>往太仓</h3> <h3>13:40</h3> <h3>13:40</h3> <h3>14:07 路过“沙家浜”</h3> <h3>14:16</h3><h3><br></h3><h3> 路过<u>沙家浜</u>,拍了个照。</h3><h3> <u>常州</u>过来,<u>无锡</u>一带,整个一天都是灰蒙蒙的,这不是雾,而是污染空气的霾。</h3><h3> 下午4点半,天就差不多黑了。</h3><h3> 5点过到<u>昆山花桥</u>,天黑。<u>上海</u>车友为我们找好住处。入住后,即去用餐。</h3> <h3>昆山.花桥</h3> <h3><br></h3><div> 来欢迎我们的<u>上海</u>车友为我们接风。</div><div> <u>上海</u>这边安排好明天到<u>上海人民广场</u>的有关事项,准备好隆重的迎接我们。</div><div><br></div><div> 费用:早5 午10 住40 合计55</div> <h3><br></h3><h3><br></h3><h3><br></h3><h3>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阴</h3><h3> 昆山.花桥——上海人民广场 42公里</h3> <h3><br></h3><div> 7点,我们出发,二<u>老顾</u>带路,(依)我、LYF、<u>陈建忠</u>、<u>海星</u>为顺序,其他车友跟在我们后面,向<u>上海人民广场</u>前进。</div> <h3>二老顾带路</h3> <h3>依序行进</h3> <h3>7:28 抵上海界</h3> <h3>7:28</h3><h3><br></h3><h3> 四十几公里,3小时走到。沿途都有车友欢迎。</h3> <h3>  10点到达人民广场,在那里等候迎接的车友有好几百人,他们热烈的欢迎我们凯旋归来。</h3> <h3>上海人民广场零公里</h3><h3><br></h3><h3> 欢迎仪式搞得有些乱,人太多,忙着拍照。</h3><h3> 我很平静,骑行中国这一事今天在<u>上海</u>这里结束。</h3><h3> 他们3个可能很激动。</h3><h3> </h3> <h3>接受媒体采访</h3> <h3>  后来我们接受媒体采访。</h3><div> 我也讲了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中国那么美,我更想去看看。骑行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div><div> 欧亚玛自行车送我们四人每人一套骑行服。</div> <h3><br></h3><h3> 欢迎活动搞了好久。</h3> <h3>10:07 上海零公里标志</h3> <h3>10:08 上海零公里</h3> <h3>和好友老韩</h3> <h3>10:09 和老韩、老黄(陨石)</h3> <h3>11:30</h3> <h3>上海人民广场</h3> <h3>完成“骑行中国”</h3><h3> </h3><h3> 与<u>海星</u>、<u>陈建忠</u>握手道別,感谢他两在骑行途中对我的帮助。</h3><h3> </h3><h3> <u>顾祖安</u>和<u>王建</u>陪我去<u>上海</u>站,先托运了自行车。</h3><h3> 到售票厅买今天下午Z257次上海——重庆的火车票,已售完,明天也没有,只买到后天的中铺。给<u>老韩</u>打电话,我去他家。与<u>老顾</u>、<u>王建</u>告别。</h3><h3> 乘地铁3号线,转11号线到<u>嘉定</u>北,到<u>老韩</u>家。</h3><h3> 给 L 和亲友、车友发了信息,告之<b>骑行中国今日完成,历时八个月,行程二万六千多公里。</b></h3><div><b><br></b></div> <h3>2016 骑行中国</h3><div><br></div><div><br></div><div>待续:(十三)回顾</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