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7年12月9日至11日,“千课万人”海峡两岸八大群文阅读团队课堂教学观摩会,在杭州天长小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老师参加观摩研讨活动。</h3><h3>福建省建阳师范附属小学阎晶晶老师作为福建省小学语文教研室黄国才团队成员,应邀在海峡两岸“八大群文"阅读团队观摩展示活动,执教《神话中的诗意 古诗中的“神”韵》,让老师们领略到,纵身阅读研究的魅力,指向语文课堂的深层次变革,实现实践与理论的高度结合,改变儿童阅读方式和体验,提升儿童阅读素养,获得与会专家老师们的一致赞誉与好评。</h3> <h3>一、广阅读,选材料,定主题</h3><div><br></div><div>晶晶老师为这节课做足了功夫,翻看研究《刘禹锡传》、《杜牧传》、《蒋勋讲唐诗》、《南怀瑾先生说唐诗》、《叶嘉莹说中晚唐诗》、《唐诗指要十讲》、《吟诵拾阶》、《重温最美古诗词》、《阅读课我们这样上》、《中国神话史》、《给孩子们的山海经》……</div><div><br></div><div>研读资料时,她发现当神话进入诗作,它能够帮助读者很容易地进入诗作的境界,读懂诗作大意,体会到诗作的主旨和诗人的情感。</div><div><br></div><div>然而,神话用典诗中引用“牵牛织女”最多,多达数百首,表现的角度最广的。神话诗可以成为孩子们学习用典诗的一个窗口,《牵牛织女》诗就是走进这扇窗的第一步。</div><div><br></div><h3>因此晶晶老师今天选择上的是一组以引用《牵牛织女》为例神话主题古诗,分别是《浪淘沙》、《秋夕》、《乞巧》。这三首诗呈现了三个角度:一首是励志诗,抒发的是被贬官员的乐观;一首是宫怨诗,描绘的是深宫女子的孤寂;一首是习俗诗,勾勒了乞巧的热闹场面——内容不同,主题不同,对象不同,身份不同,表达情感不同。</h3><div><br></div><h3>选择引用“牵牛织女”诗为群诗阅读材料,带领孩子们去发现引用神话,对促进读诗情感体验的作用,同时在读诗中丰富神话故事的内涵,对三年级的学生很有研读、探讨的价值。</h3> <h3><br></h3><div><br></div><div>二、善策略,创情境,显思维</div><div><br></div><div>在课堂展示中晶晶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div><div><br></div><div>1.统整互联,核心问题从学生中来。课堂伊始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这三首诗为什么都有牵牛织女呢?”产生出学习内驱力,胜过老师“千言万语”、“花言巧语”的调动。</div><div><br></div><div>2.讲究排序,方法策略应内容而生。读有故事的诗,要从故事入手去读。而组诗,不但有大的背景故事,更蕴含着《牵牛织女》这个神话故事。因此在教学时,主要教给孩子的阅读策略就是了解背景,想象神话故事,相互比照,体悟情感。</div><div><br></div><div>诗作本身相对三年级学生的难易程度不一样,因此排序有讲究,策略的侧重点亦不同。</div><div><br></div><div>《浪淘沙》重在拓展牵牛织女的故事,铺垫刘禹锡被贬的背景资料,丰富人人羡慕的牵牛织女“家”的内涵,学生悟出"原来刘禹锡借牵牛织女"表达内心的苦中有乐呀!</div><div><br></div><div>《秋夕》写宫怨,太凄凉,通过听读背景,想象画面,对比“牵牛织女”,就自然地读出杜牧写牵牛织女,对比出内心的难以排遣的寂寞、凄凉、愁苦,以及对牵牛织女美满生活的羡慕。</div><div><br></div><div>《乞巧》最贴近儿童,就放在背景里结合“牵牛织女”相会画面的再建,重点读,重点体会,林杰借牵牛织女希望世间团圆的幸福画面就出来了。</div><div><br></div><div>值得一提的是,晶晶老师把韵部作为体会诗人情感的角度,以吟唱《浪淘沙》给了学生别样的诗歌抒情体验,更使诗歌的音韵美、用典美、意蕴美,美轮美奂互为融合。</div><div><br></div><div>3.学法总结,课外延展依课堂遁迹。在学法总结中,让孩子学会此类阅读,践行阅读方法,开展专题研究。这才是此节课的终极目标。</div><div><br></div><div>整堂课下来,书声琅琅,笑声盈盈,歌声泠泠;议论纷纷,思考默默,表达确确,很好地实现以下两点教学价值:1.借助此类故事,读懂此类古诗,亲近诗心诗境。2.借助此类古诗,读懂此类故事,了解丰富神话愿望内涵。</div> <h3>三、成效好,反响大,回味深</h3><div><br></div><div>课后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老师们纷纷议论:"听了这样好课,这次'千课万人'就没有白来。”主持人点评:“这样美的诗词教学,我们感受到天上是寂寞的,人间是热闹的,单身的刘禹锡、伤感的杜牧、快乐的林杰都是向往幸福的,美丽的晶晶老师是所有语文老师中唱歌最好的。”带班的虞老师这样感叹道:“听完这堂课实在太感动,真心感谢晶晶老师带给孩子们这么棒的课堂体验,这么美得诗情画意!孩子们和我都会一直记得这堂课。”福建省教研室黄国才教研员这样说道:“真功夫,非朝夕,你是标杆。”</div> <h3><br></h3><div>这次 活动落下圆满帷幕,晶晶老师依旧表示:课,每年还是要开的。在建阳,在附小,同样要很认真的。因为她是建阳小学教学指导团的成员,开课能促进阅读、促进思考、促进想方设法上好课;促进自己成长,亦带动身边的老师一同成长。过程,尝试,结果同样重要。</div>